功劳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教靠老庄思想在中国发展 [复制链接]

1#

佛教靠老庄思想在中国发展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之风”盛行,士人僧人皆崇尚老庄。而般若之“空”和老庄之“无”颇为相似,这就引起了清谈家们的兴趣,进而作为老庄思想的延长线开始探究印度佛教。这也是为什么在初期的汉译佛经中,“涅槃”会被译成“无为”、“菩提”会被译成“道”、“真如”会被译成“本无”、“沙门”会被译成“道人”的原因所在。


尤其是曹魏年间洛阳白马寺所译《佛说无量寿经》里,作为老庄思想中心之一的“自然”,竟出现了五十六处。比如“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为自然,次于泥洹(涅槃)之道”、“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等等。


根据《大藏经 高僧传》记载,最早利用老庄思想理解、诠释印度佛教的僧人,是和名僧道安同一时代的竺法雅。“凝正有器度,少喜外学,长通佛义。衣冠士子,咸附谘禀……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这里的“外书”,指的就是《庄子 外物篇》。为了方便弘扬佛法,给不懂佛理的士人讲经,竺法雅借用大家熟悉的庄子思想,深入浅出的举例说明。


在竺法雅之后,又出现了另一名高僧支遁(支道林),他将老庄思想和印度佛教融会贯通,用老庄释佛理,用佛理释老庄,妙趣横生,风靡一世。据《大藏经 高僧传》记载,支遁在诠释《般若经》时说“夫般若波罗密者……无物于物,故能济于物。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理明则言废,忘觉则智全……是以诸佛因般若之无始,明万物之自然”。——这就是用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和庄子的“得意忘言”来解说佛教的般若境界,“赖其智无,故能为用”。《世说新语 文学篇》里还记载,支遁为《庄子 逍遥游篇》作注,“夫逍遥者,明至人心也。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鴳……至人乘天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这就是假借“有我在而无我执”,来说明何以得“逍遥”。


除上述两位僧人外,魏晋南北朝还出了许多深谙老庄、以老庄注解得名的僧人。比如写下《老子略注》的慧严、《老子义疏》的慧琳、《老子道德经注》、《庄子逍遥游篇注》的慧琳等等。


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老庄思想的盛行,为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受容和发展提供了渠道,而印度佛教最初也只有依附于老庄思想,才能引起士人僧人的探究和共鸣。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作者:张桐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