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助推全民健身——写在首个"全民健身日"之际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 公兵、顾涓、吴俊宽)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其中对中国全民健身的助推作用更是巨大。把北京奥运会开幕日8月8日定为 全民健身日 ,凸显了中国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体育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标志着中国的全民健身更加受到重视。
健身器材装备不断普及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决赛赛场上,你恐怕很难想到西班牙队会穿着中国李宁品牌的服装纵横驰骋!一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 体操王子 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成为全民健身60年发展的缩影。
将镜头拉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体育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经济基础薄弱,人们对健身的意识非常淡薄,对健身器材、装备的要求基本没有,参加的健身活动多为跑步、广播操等。即便是有器材要求的项目,器材也多是 手工 制作,比如把树枝架在树杈上做成单杠,用扁担挑起农产品举重,用锯将三合板锯成乒乓球拍等。
据今年77岁的曾在北京农村体育工作办公室工作的董绍基介绍,那个时候的自己主要就是跑步锻炼身体,毕竟那时候场地资源、器材有限,因此跑步无疑成为当时许多人健身的选择。
文革 十年,令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遭受到了极大的挫折。群众体育方针*策遭到严重破坏,大量体育设施荒废或被捣毁,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已消失,自发、自娱的群众活动被迫停止。体育器材、装备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倒退。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全民健身出现繁荣景象,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打陀螺、霹雳舞、健美操成为年轻人追求的时尚,中老年人则热衷于太极拳、气功等健身活动。而随着中国*团在世界大赛中成绩越来越好,中国体育产业也随之兴起,拥有一副自己的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甚至专门的运动服对很多人而言已不是新鲜事。也正是瞅准了这个时机,经历了洛杉矶奥运会辉煌和汉城(首尔)奥运会低谷的李宁于1990年创办公司,今天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本土公司中的强者,2008年营业额达到63.5亿元,仅较之其2004年上市年度的18亿多元就已经有了巨幅增长。加上以福建晋江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圈的繁荣,反映出人们对健身的巨大需求。
进入21世纪,随着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主题的提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健身有了高品质的要求。一些很专业的球鞋、球衣以及专业器材(如户外登山装备)开始走入普通人家庭。在一些时尚论坛上,运动装备、球鞋收藏往往作为单独的板块,吸引大量体育爱好者的关注。人们对体育器材和装备的要求已经不再是 能用 ,而且要求时尚、便捷。拿乒乓球拍为例,仅仅在北京体育馆西路这一条以销售体育器材为主的小路上,就可以买到下至儿童启蒙使用的几十元的初级球拍,上至专业爱好者使用的高档球拍。运动服方面,具有排汗功能的运动装已经不再是稀罕物,而加入时尚元素的运动装更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打开很多白领的汽车后备箱,里面都会有一套运动装、一双球鞋。运动产品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全民健身无论是方式、手段,还是器材、装备上都出现了时尚化、科技化的发展趋势,健身市场日益丰富、多元化,健身器材和装备的安全系数越来越高,使用功能愈发多样化。人们的健身从原来的盲目健身变成有目的的健身,从原来只注重身体素质到注重综合素质、社会文明,从原来的被动融入生活到主动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