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七、原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焱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曰:“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谁乎!”回曰:“敢问无受天损易。”仲尼曰:“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何谓无受人益难?”仲尼曰:“始用四达,爵禄并至而不穷。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鸟莫知于鹢鸸,目之所不宜处不给视,虽落其实,弃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何谓无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何谓人与天一邪?”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解说: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法吃热饭。仍然用枯木槁枝演奏古典音乐,有工具却无法演奏出技法,有声音却表现不出乐韵,但还是能够打动人心的。颜回端庄地站在旁边偷看。孔子害怕他为了宣扬自己而自大,或者因为爱惜自己而哀伤,就对他说:“颜回啊,不受老天的损伤容易,不接受别人的帮衬困难。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人和老天相同。今天是谁在唱歌呀?”颜回问:“为何不受老天的损害容易啊?”答曰:“饥渴寒暑会阻碍人的行动,这是天地的运行,带来万物的变迁,就是讲万物与天地偕行共命。为人臣者,不能离开君王,为臣之道犹然如此,何况对待老天呢。”
颜回又问:“为何不接受人的帮衬困难呢?”答曰:“人开始得势的时候,爵禄同时到来而且源源不断。物质的利益不是自身固有的,我是好命运带来的身外之物。君子不做强盗,贤良不会偷窃,我为什么得到这一切呢?所以说,燕子是最聪明的鸟,不适宜自己看的就不去瞧,落下的果实它也舍弃而走开。它们害怕人却能生活在人间一隅,还能繁衍不绝。”
颜回又问:“什么是无始就无终啊?”答曰:“万物化育繁衍,不知道将来会变化成什么,怎么能知道最终的结局呢?有怎么知道从哪里开始呢?用正道来对待就是了。”
颜回又问:“什么是人同与天呢?”答曰:“人是老天赋予的,天还是老天的功劳。人不能据有天是本性使然,圣人是在安然逝去而结束生命的。”
释义:1、接受境遇就是接受天命,所以要安然处之。不但如此,对于困窘的遭遇还要善于处理问题。当自己无法改变境遇的时候,仍然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时间正常地度过。能够奏唱古典雅乐,表现的是个人的修养;没有乐器而用粗陋的东西替代,表现的是困窘状态。会让人既敬仰又怜惜。但是,这样的情感是不需要的,应该像往常一样的态度才是最好的。孔子不愿因为窘迫的境遇给颜回带来情感的变化,因为随遇而安才是最好的修养。他要尽为师责,开到自己的得意弟子。
2、不被老天损伤是容易的。因为老天的运行从未停息,饥渴寒暑交替而至,每个人都一再经历过,也培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建立了正确对待的意识。人都会在四季轮回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没有人会不改变自己而去期望改变四季的。对老天造成的自然状况都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对自己遭遇的其他境遇不能安然处之呢?最佳态度,就是把自己的境遇和自然变化一样来对待,坦然接受,安然处之。
3、人最难拒绝的是别人的帮衬,因为可以带来利益。最大的帮衬就是加官进爵,福禄并至,而且不断地得到锦上添花的收获。主要是人们很难拒绝功名利禄的诱惑,哪怕是不偷不抢的君子,也会在利益面前动心,甚至行为失范。虽然说,物质利益和名誉地位都是身外之物,甚或没有多大意义,但就是难以抗拒。这是人的弱点,也是圣人都慨叹不已的社会现实。
4、什么事物都会改变,什么事情也会改变。人的贪欲一旦开始,就很难有终结,但性质会发生改变;物质利益也会发生改变,可能变成了人的累赘,甚至是伤害人的元凶。物质的改变也不断发生,属于我的时候在改变,不属于我的时候也在改变,不属于任何人的时候还在改变;人死后,原本属于我的物质就不再属于我了,但物质还在,这是物质的特性。权位也一样,得到权位和失去权位,都没有改变权位本身,而只是自己曾经处在那个位置上。这是所有身外之物的特性。
5、对人来讲,外在的世界是无始无终的,在我出生以前就存在,在我死后仍然存在。只有人才是有始有终的,与人关联的事与情也是有始有终的;但是,只要没有开始,就无所谓终止;人有贪欲,至死方休。以人的有始有终对待世界万物的无始无终,最好保持与老天相同的态度。起码要有燕子的智慧,对不需要的事物不要贪欲,对不必要的利益不要贪欲,对不应得到的权位不要贪欲。这就是圣人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