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为什么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在当时有那么大的影响?”上了知乎热榜。
我记得,当时我午休刚睡醒,特别困。
但看到“周星驰”、“《功夫》”这几个词的时候,我一下蹦了起来。
床都差点塌了,没办法,实在是太兴奋了。
妈耶,这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问题嘛。
梁老师的声音选修课不就刚讲过这电影吗?
本人课表
于是我花了两个小时写文章。三个小时找素材,四分之一小时排版,终于把这篇回答写出来了。
但我的回答刚发出去,就发现它掉出热榜了。
??
我兴奋了辣么久,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好吧,努力又要白费了。
可我没想到,老铁们这么给力,第二天我以醒来,就发现:
我(的回答)被大家通宵的狂怼,硬生生地给干到了前排。
我的回答排在第一位
而且评论区一片美好,我那个激动啊,大清早抱着手机嘿嘿嘿地傻笑。
享用着网友的彩虹屁式奉承,我开心地嘴越咧越大。
可不料这时,三点钟方向飞来一不明生化武器,迅速且精准地塞满了我的口腔。
“你大爷的,大清早笑什么呢,还让不让老子睡觉了?”
我强忍着怒火,把我室友的臭袜子从我嘴里抠了出来。
就在我准备冲着他的床,大干一仗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位热心网友独特的留言:
“等你有空了把后边也写完吧,加油”
??
后边?整部电影吗?
您,您这是要我的老命吗?
你要知道,就那开头三分钟,我还花了五个小时写的呢。
这部电影,我们老师讲了半个学期,8节课乘以1.5个小时=12个小时才讲完
你们就想这么空手套白狼吗?
再说你们这么猛,要这么多,人家身体会吃不消的啦~
OK,言归正传。
确实还蛮多人留言说像继续看的。
甚至还有人催我填坑。
怎么搞得我跟我跟XX土豆那无良作者一样。。
这个更厉害了:
竟然还有人嫌我太快结束?
我毅然决定牺牲自己写剧本的时间,来把这部电影给更新完。
毕竟难得看到大家对电影幕后尤其是声音方面感兴趣
(嫌我不够持久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能不更吗?)
01
为什么选《功夫》作为分析案例,梁老师说:
于公,《功夫》是部好电影,声音处理得非常棒,在当时影响巨大,而且放在现在也是顶级的商业片。
于私,《功夫》是部喜剧电影,更容易引起同学的注意力,能有更多的人听她的课。
不得不说,梁老师选的影片非常好,教得也非常好,你看我这个半吊子学生,还写出个高赞回答嘿嘿。
(快说,是因为我优秀~)
在分析《功夫》之前,我先给大家普及几个知识点。
一、电影里的声音都有哪些
电影里面的声音包括:
人声
音乐
音响
人声:
对白、独白、旁白
音乐:
背景音乐,俗称BGM。
音响:
除了上面两种之外的任何声音,多以音效为主。
二、电影声音的基本功能
人声、音乐、音响的功能各有区分。
这里主要讲音效和音乐的功能。
音效:
叙事
表达情绪
塑造人物形象
音乐:
配合影片节奏(快、慢,快乐或悲伤),加强戏剧效果
评价场面
确立地点感和时代感
三、视听语言的真实性
此外,电影声音作为视听语言的一部分,得遵循视听语言的特性:模仿人的感官。
所以,电影声音一定要以真实为基础。
环境音的塑造对营造电影声音的真实感尤为重要。
很多学生作品包括一些网剧,就不真实,观众看上去很尬或者很假。
就是因为它们忽略环境音。
不管什么场面,不管是在图书馆还是在大马路上,就只有演员的声音,就没其他声音了,至多配个背景音乐。
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是绝对安静的,就算没人说话,没有机器响,还是能听到各种声音,尽管很小,但就是有。
平常你发现不了,但放在影片就很明显,如果没有环境音,只有人声,你就会感觉特别奇怪。
这只能说明,他们导演或者剧组对声音的要求太低了,认为只要把台词录清楚就OK了。
02
分析开始!
(建议准备好完整的影片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今天主要分析三个部分,以黑场字幕为分界线:
斧头帮“宣传片”
黑场字幕
贫困村“纪实片”
(时间线为影片5分28秒—12分24秒)
前面鳄鱼帮帮主那段戏我就不分析了,朋友们见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