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千斤拔,用于肾虚腰痛 [复制链接]

1#
三种常见罗汉果止咳颗粒附联合用药方案 http://www.bairikea.com/bbbrk/6051.html
开头

在市场上收集到一个千斤拔药材,查中国药典的时候,发现药典没有收录。于是查了地方标准,现摘录广东的,因为是19年的,比较新。

以及贵州的,因为贵州离云南比较近,而云南标准没有收录千斤拔。还有广西的,因为千斤拔在广西应用比较多。

3月份去临沧的时候,遇见了千斤拔。小伙伴把根拔起来,说:这应该就是你们中药用的千斤拔了。

但没有花果,千斤拔属的植物较多,所以也没能鉴别出她具体的种。

而药材千斤拔,商户说是“小叶千斤拔”,植物志中没有提到“小叶千斤拔”,不知具体来源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些关于千斤拔的介绍,希望有读者补充文中图片上的药材和植物的具体来源。

地方标准01广东标准

豆科植物千斤拔(Flemingiaphilippinensis)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本品呈长圆柱形,往下渐细,少有分枝。断面皮部棕红色,显纤维性;木部宽广,淡*白色,可见细微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甘、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年版通则)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7.0%。

甘、微涩,平。归脾、胃、肝、肾经。

补脾胃,益肝肾,强腰膝,舒筋络。用于脾胃虚弱,气虚脚肿,肾虚腰痛,手足酸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15?30g。

02贵州标准

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Flemingiaphilippinensis)的干燥根。秋后采挖,洗净,切段,干燥。本品亦为我省少数民族用药。

本品根长圆柱形,上粗下渐细,极少分支,长3~7cm,上部直径1~2cm。

甘、辛,温。归肝、肾经。

祛风利湿,消瘀解毒。用于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扑损伤,肿痛,扁桃体炎。

15~30g。外用:适量,磨汁涂搽或研末调敷。

03广西标准

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Flemingiaphilippinensis)或大叶千斤拔(Flemingiamacrophylla)的干燥根。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本品呈长圆锥形,不分枝或少分枝,长15~50cm,直径1~5cm。断面菊花心,皮部薄,棕红色,木部*白色或淡红色。质硬。微具豆腥气,味微甘涩。

中医甘、微涩,平。归肺、肾、膀胱经。瑶医甘、微涩,温。属风药。

中医祛风利湿,消瘀解毒。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腰肌劳损,白带,慢性肾炎,痈肿,喉蛾,跌打损伤。

强筋壮骨,壮腰补肾,助阳道,健脾消食,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腰肌劳损,偏瘫,子宫脱垂,阳痿遗精

中医15~30g。外用适量。瑶医15~30g。

文献资料01药材资源

豆科千斤拔属植物全世界约有39种,我国有6种和1变种,为没有明显主干的多年生木本植物,确切有药用历史的有6种。

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四川等地。其中,以蔓性千斤拔、大叶千斤拔、绣毛千斤拔以及球穗千斤拔的研究较多。

千斤拔属植物大多作为中药使用,用于治疗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舒筋活血、祛风湿、强筋骨、四肢酸软、跌打扭伤、腰肌劳损、腹胀、食欲不振、月经不调。

02临床应用

千斤拔属植物常被用来生产中成药,如千金片、千斤拔饮、金鸡胶囊、补血调经片和壮腰健肾丸等,以及治疗腰腿疼痛和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方剂中。

在治疗妇科、风湿痹痛和胃肠道失调等疾病中效果显著。千斤拔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能有效降低卵泡雌激素浓度,提高雌二醇水平,改善更年期症状。

运用金鸡胶囊(主要成分为金樱根、鸡血藤、千斤拔、功劳木、两面针、穿心莲),治疗盆腔炎,治疗简便,疗程短,疗效可靠。

大叶千斤拔根煎服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腹痛、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25g千斤拔煎服可治疗产后体弱多病和月经不调等。

此外,千斤拔以根入药有清热化痰、祛湿通络、健脾胃、消痈疮等功效。

结尾

千斤拔的介绍就先到这里啦,从查阅的文献说明,以蔓性千斤拔和大叶千斤拔研究居多。

我的药材应该为“蔓性千斤拔”,从拉丁名看,“蔓性千斤拔”就是广东标准中的“千斤拔”,目前植物志也将“蔓性千斤拔”改名为“千斤拔”。

在市场上,主要以大叶小叶来称呼这两种千斤拔,图片药材商户说是小叶千斤拔,应该是地方标准中的“千斤拔”本种。

在临沧遇见的千斤拔属的植物,不知是否属于地方药典标准收录的种?对于种间差异较小的品种,不知能否扩大基源?

图片01市场采集的千斤拔02临沧遇见的千斤拔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