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古風
「让悠悠古风吹遍古老的华夏大地」
经典传承
回归传统
唤醒良知
正念正行
回顾年上半年的地球,新冠病毒把全世界搅的人心惶惶,世界各地除了大瘟疫之外,还有水灾,雹灾,雪灾,蝗灾……一系列灾祸,地球就像是一个大生命体,也是有着自己的阴阳五行,对一个人而言,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与身体对应的五行保持平衡才可以,否则,身体就会出现不良的症状,地球出现的一系列灾祸,就是地球生病了,地球在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和修复。有诗曰:
宇宙极微尘,天体小细胞
日久病疴沉,上天下猛药
摧枯复拉朽,更新万物昭
人人皆自选,留者道德高
——古义随笔.06.16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五行,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概念。无论皇帝、官员,乃至贩夫走卒,没有不知道阴阳五行的。《周易》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道就是阴阳的变化。这可以从《道德经》中得到呼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就是阴阳未分的气,二就是阴阳,三指的是阴气、阳气和阴阳二气的混合。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而且必须同时具备阴气和阳气,所以叫负阴而抱阳。四季的变化,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阴阳二气消长的结果。从阴阳的概念,古人又引发出了五行的概念。五行不是五种类物质,而是五种能量及其运动方式。五行:五种能量阴阳二气分化出了金木水火土。木的特性是“曲直”,木代表了生发,生长。所以具有生发生长、柔和舒畅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于木。就像温柔而有生命力的春天一样。所以木又代表春天,代表颜色就是青色,象征万物生长的力量。火的特性是“炎上”,炎热向上,所以具有发光发热,蒸腾上升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于火。
南方夏天最是炎热,所以火主南方,代表夏天。“红”是火的代表色,代表夏天的热情似火。火属性如同太阳高悬天空,普照四方。
土的特性是“爰稼穑”,土不仅能化生万物,还能承载万物,所以具有承载、生化作用的事物都归属于土。土厚德载物,是最包容的,所以处于不偏不倚的中央。
金的特性是“从革”,即顺应天道变革,自带一股肃杀之气,所以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特性的事物都归属于金。日落西方,洒落金*,而金的肃杀收敛很容易让人想到秋天,所以金主西方,代表秋天,人们叫秋天为“金秋”,管秋风为“金风”,此时草木枯*、百花凋零,一片金*景象。水的特性是“润下”,滋润向下,所以具有寒凉、滋润、向下特性的事物都归属于水。北方冬天最是寒冷,所以水主北方,代表冬天。此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水本透明无色,可代表色偏偏是表示阴湿黑暗的“黑”。“行”代表运动。所以五行的关系又是相生相克的。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一物生自于他物,同时也会生出另一物;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用老话说叫“一物降一物”。五行相生相克,才有了生灭,有了寒冬后的春暖花开,才有了天地肃杀,木叶飘落这些美丽的风景和天地间的勃勃生机。
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万事万物也都有相应的五行属性。五行依照顺序运行,那么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若哪一部分出现异动,就会有相应的灾祸发生。
五行之变
中国人讲“天人感应”,天地间的一切都对应着“五行”。
“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天灾,就是上天的谴责,异相,是上天震怒。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在一次回答汉武帝的问题时说:“如果一个国家有失天道,上天就会降下灾祸来警告国君。如果不知道改过,就会出现更严重的怪异的天象。还不知道改过,那么就要结束这个王朝了。”
“可是到了后世,君主骄奢淫逸,道德衰微,不能统理臣民,导致诸侯背叛,独夫与民争夺土地,废弃道德教化(这样会使社会风气不正),对百姓施以严刑峻法。刑罚使用不当,就会使民间产生怨气(邪气);邪气聚积在下面,怨恶聚集在上面,上层官员和下层百姓失和,就会阴阳错乱,妖孽滋生。这就是灾害怪异发生的原因。”
其实宇宙中,无论是日月星辰、风水雷电、天地山川、四季昼夜、禽鱼兽鸟等等,各个方面都是按照五行、阴阳相互理顺的,是不应该发生灾祸的。
如果出现了天灾人祸,一定是在五行与阴阳方面出现了问题。
或许有人会想,五行出了问题,我们也没有办法,束手无策呀。
其实五行与人体,和人的情绪心情是对应相通的。
电影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冤屈而死的鬼魂出场时,气氛就会变的很紧张,光线马上暗淡下来,太阳不见了,出现了阴凉的风。若是有千千万万的如此冤魂集体同时出现,那么会不会就是以一种灾难的方式呈现出来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想象。
但是“冤气、戾气”的这样的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了一个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而埋怨或者易怒,心理压力过大,抑郁也成了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用于表达心情状态的词汇。
据说人生气时会产生毒素,成千上万的这种毒素与负面情绪造成的影响汇聚到一起,是否也会呈现出一种灾难。
其实我们的祖先,通过上千年的观察,已经为我们后世子孙留下了关于人心的变化与天灾对应的细致的总结。
《春秋繁露·五行变救》中有如下的描述:
五行之木
“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冰,春多雨。”
“此繇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
“救之者,省繇役,薄赋敛,出仓谷,振困穷矣。”
五行中,木之行混乱,就会表现为,春天草木不生长,反而到秋天开始繁盛起来。秋天草木上挂着冰凌,春天雨水泛滥。
这对应的是,苛捐杂税太多,百姓穷苦流离,饥民多。可以减轻赋税,开仓赈济灾民,这样就会化解这一灾难。
五行之火
“火有变,冬温夏寒。"
“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
“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
五行中,火之行混乱,就会表现为:冬天不冷,夏天冷。这和现在中国东北下雪,已经快到五月中寻,异常寒冷,无法播种下地的现状很相似。
这种现象对应的是,君王昏庸,善良的人得不到奖赏,作恶的人得不到惩治。各级官员尸位素餐,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埋没,所以冷热温度失去规律,瘟疫恶疾,也会随之在百姓中蔓延。
如果想挽救,那么就要重用贤良的官吏,赏赐有功劳的人,彰显有德行的人。
五行之土
“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
“此不信仁贤,不敬父兄,淫无度,宫室荣。”
“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悌,恤黎元。”
五行中,土之行混乱,就会表现为:刮大风,粮食受损减产。
这种现象对应的是,不相信重用善良的贤达之人,不尊老敬长,荒淫无度,国进民退,与民争利,比如瘟疫到来时不救济、不减免税赋,一味的横征暴敛,而宫室的人却可大发横财,荣华富贵。
解救的办法就是检视内部人员、物事,节省不必要的支出,忌奢华,去除刻意修饰表功的文字,不与民争利,尊老敬长,体恤百姓疾苦。
五行之金
“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
“此弃义贪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
“救之者,举廉洁,立正直,隐武行文,束甲械。”
五行中,金之行混乱,就会表现为:天上的毕宿(星宿)和昴宿发生回旋,多次相覆,有兵灾,多强盗贼寇。
这种现象对应丢弃了道义,贪财重利,轻视人民的生命,看重财物利益,行贿赂,百姓也是眼里只有钱财利益,很多人为了钱无恶不作,全社会有奸诈贪婪的风气。
解救的办法是,推举清廉的人,褒扬正直,树立正气,不搞武力威胁,不转嫁矛盾挑起事端,推行文治教化。
五行之水
“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雹。"
“此法令缓,刑罚不行。"
“救之者,忧囹圄,案奸宄,诛有罪,旧五日。”
五行之中,水之行发生混乱,那么会表现在冬天潮湿多雾。本应温暖的春夏,却频频降暴雨冰雹。
这对应的是国家的法令形同虚设,坏人得不到惩治。
若想拯救,那么就重审每个监狱的案件,冤案昭雪,缉拿真正的罪犯。
这样对应看来,是不是与我们现代的人类社会能够对应上呢?
五行之灾
而若真是如此,那么与五行对应的灾害有哪些呢?
与水相关的有水灾、海啸、冰雹、雪灾、冻灾;
与火相关的,有爆炸、火灾、旱灾;
与土相关的,有地震、泥石流、火山喷发;
与金相关的,有战争;
与木相关的有,森林之火、虫灾(迫近人类的蝗虫灾、草地蛾)、粮荒,等等。可能还有我们想象不到的。
《春秋繁露·五行变救》开篇第一句:“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还可能会出现天降石头雨这样的诡异灾难。
如何化解灾难
“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五行混乱了,应该用提升社会道德的办法来拯救整个社会,这样灾祸就可以除去了。
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儒家经典《中庸》有言: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国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只有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才能够拯救世界和人类,所以学习传统文化,整体提升人类的道德品质,是人类走出灾难,获得平安的保障。
随喜打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