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合计多字,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资治通鉴》这本书中所记载的,多年的历史书写下来。
《隋唐年》第95篇
贞观已去,武后将出
先说个事,昨天写了个《隋唐年番外篇》:李世民的用人之术,讲的是李承乾事件的小花絮,也很有意思。
但是阅读量不高,今天就再提一下,大家可以看看,能从李世民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其实这个番外篇是可以加到第94篇的,但是那样的话,文章就又怼到1万字了,很多读者觉得1万字太长了,所以,我就只好忍痛割爱给删了。
以下为今天的正文:
李世民刚把李治立为太子,就又后悔了。原因还是这孩子身体素质太差,性格也太懦弱,没有一点像自己的地方。
如果李治他妈不是长孙皇后,李世民都会严重怀疑是不是自己亲生的。
于是,他又想让把三儿子李恪立为太子了。
李恪,出生于年,虽然他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但是人长得帅、脾气硬,能文能武很像李世民。所以,从小就受李世民的喜欢。
李世民偷偷的把这想法告诉了长孙无忌,但是再次遭到了强烈的反对。隋炀帝的外孙当皇帝,脑子被驴蹄了吧,万一以后他给姥爷翻案可咋办,朝堂上还有一大群当初反隋的功臣呢。
经过这么个小波折,李世民是身心疲惫,彻底的安了心。
自此以后,李世民对待李治就跟老来得子的土财主一样,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看见李治在吃饭,李世民就对李治说:“你要知道农民伯伯的艰辛,懂得爱惜民力,就能经常吃上这口饭了。”
看见李治在他骑马,李世民就对李治说:“你得让马劳逸结合,不能一下子把马骑死,这样你就能经常骑马了。”
看见李治在坐船,李世民就对李治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就是水,君主就是船啊。”
总之,无论看见李治干啥事,李世民就跟中年妇女一样絮絮叨叨个不停。幸好李治性格内向脾气又好,不仅对李世民百依百顺,还格外的懂事。
看见被幽禁的李承乾和李泰很凄惨,李治就主动要求给这两位兄弟送衣服、送外卖,把李世民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看见小儿子这么有胸怀,李世民就把李泰给放了出来,撵到均州(今湖北)吃小龙虾去了,后来又将李泰重新封了王,一直到李治登基3年之后,李泰才因病去世。
第二年,李世民要去亲征高句丽,李治跟当初死了妈一样,又是连续哭了好几天,李世民又好好感动了一把。
李世民到达辽东后,这俩人隔着几千里,天天飞信聊个不停,几天收不到李治的飞信,李世民都着急的直念叨:“快想死稚奴了(稚奴是李治的小名)”。
李世民从辽东回来时,刚刚到达边境,李治就火急火燎的狂奔了几百里要早一天见到爹。
李世民也激动,一听说儿子要来接自己,就气血上涌。46岁的人了,带着0飞骑就往儿子来的路上赶。
回京的路上,李世民背上长了个大疮,李治就亲自用嘴天天吸。每天也不骑马,也不坐轿,就一直扶着老爹的轿子走了几百里,以方便随时随地照顾老爹。
回到京城之后,李世民还需要休养,李治就连续几个月待在皇宫中,衣不解带天天伺候。
这么孝顺的儿子,谁能不喜欢啊。所以,从此之后,李世民就彻彻底底的黏上了李治,在随后的几年里,无论走到哪他都想把李治带到哪。
一般情况下,皇帝外出旅游,太子需要坐镇京城监国,以防天下有变。但李世民就不同,去灵州溜达时,就非要带着李治,被大臣们好说歹说才算消停了。
不过,这对父子的情是深了,其他几个人就遭了殃了。因为李世民越来越害怕,自己百年以后有人会夺了懦弱的儿子的大权。
所以,为了保证李治能够顺利接班,李世民在最后的几年里,做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并顺便除掉一些人。
李世民先是提拔了一批支持李治的人,例如让长孙无忌当了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当于宰相)。
又把褚遂良从没事找事的谏议大夫,直接升为了*门侍郎(门下省老二,相当于副宰相)。
又把李治的妻舅柳奭(shì)升为了兵部侍郎(兵部老二)。
接着,李世民就开始对老臣以及潜在的威胁下手了。
年,尉迟敬德告老还家,从此不问*务,天天在家修仙,不与任何人交往,年在家中安然去世,享年74岁。
年,薛万彻因为骄傲过了头,被免了官,流放到了象州(广西)搞西部大开发。
房玄龄这个谨小慎微,从来不乱发表意见的老臣,虽然很受李世民的信任,但还是享受了一把坐过山车的刺激,一会升一会降,一直到年去世,死在了李世民的前面。
和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早在年就去世了,不然待遇估计和房玄龄差不多。
只有程咬金为人低调,加上和李世民是儿女亲家,不但没有降职,还在年,转任左屯卫大将*,驻*宫城的北门。后来在李治接班的过程中,还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叔宝早在年就去世了,李靖和李绩我们后面讲。不要提薛仁贵和苏定方,他们俩现在的官职,根本不在李世民的考虑范围之内。)
虽然整了这些老臣,但老实说,李世民给他们的处理结果,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得叩谢隆恩了。不过,以下三位大臣的结局,就真的有点惨了。
1、宰相刘洎(jì)之死
刘洎出生于南阳,原来是萧铣的手下,归降大唐之后,因为敢和李世民当面抬杠,深受李世民喜欢和敬重。
经过几年的磨练,刘洎终于成长为了,继魏征这个大杠精之后的小杠精。当年李世民要看起居注时,被禇遂良给怼了回去,刘洎就在旁边为褚遂良呐喊助威。
年,李世民把他升为了的*门侍郎(副宰相)。
年李承乾被废之后,刘洎觉得光抬杠不好玩,可以玩一下杠杆了。于是,他就和另一位宰相岑文本一起,站在了李泰的那一边,结果被长孙无忌给杠飞了。
李治当上太子之后,李世民刚开始并没有因为刘洎和岑文本当年支持李泰而冷落他们,相反还让他们和褚遂良、马周等名臣,轮流和李治谈论*事。
年,李世民征高句丽时,还把岑文本带到了身边,但岑文本劳累过度死在了半路。刘洎则在后方,和李世民的妻舅高士廉等人,辅佐太子监国。临走之前,李世民像往常外出一样,特意叮嘱他们要好好辅佐太子。
这本来就是一场普通的送别,但是,出事了。
作为皇亲国戚,又在玄武门之变时立下大功的高士廉还没有说话,刘洎竟然抢在了前面来了句:“陛下请放心,大臣们要犯了法,我会立刻诛罚。”
诛罚大臣?李世民很震惊。放在任何一个朝代,诛罚大臣是皇帝才有的权力,你一下臣子怎么敢说出口?
别说是大臣了,就是平民,跟了李世民几十年的房玄龄都轻易不敢这么做啊。李世民去打高句丽之后,有屁民诬告房玄龄谋反,房玄龄连问都不敢问,直接就把这人送到了辽东,听凭李世民处治。
刘洎这么一说,等于是给李世民出了一道难题。如果李世民当众笑一笑,什么也不说。
那么在其他大臣的眼里,那就等于是同意了刘洎“诛罚”大臣的权力。如果李世民当众发怒,还需要他辅佐太子,万一战场上有失,恐怕后方不稳。
所以,李世民尽管很不高兴,最后也没有发作,只是旁敲侧击的提醒了他一下,不要乱说话。但这笔帐,李世民算是记下了。
半年多以后,李世民从辽东回来的路上,背上长了一个大疮,一时之间生命垂危。刘洎进去探望之后,一脸悲痛的对大臣们说了八个字:“疾势如此,圣躬可忧。”
接下来,史书记载出现了分歧。
两唐书说,褚遂良诬告刘洎有异心,自称要当伊尹、霍光辅佐下一任皇帝。但《资治通鉴》却认为,这话不是褚遂良说的,而是另有小人诬告。至于到底是谁说的这话,至今也没有定论。
总之,李世民听了这话之后,就把刘洎给杀了。
因为伊尹、霍光虽然是历史名臣,对各自的王朝也是忠心耿耿,但伊尹流放过自己的君主,霍光废掉过自己的皇帝。而刘洎原来支持的是李泰,你当伊尹、霍光,到底是想干嘛?
很多史料认为,杀刘洎是李世民一时糊涂,听信了谗言。但我们细想一下,就算没有这谗言,刘洎应不应该被杀?
皇帝的身体健康,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机密,尤其是皇帝还在外出的路上。李世民为什么只让刘洎这种宰相级别的人看望自己,那是想保密啊。但是,刘洎竟然对其他大臣泄露了国家机密。
万一李世民崩在了半路,太子又不在京城,李泰或其他在京城的皇子趁机作乱怎么办?
一向聪明的刘洎在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这段时间里,频频出现问题,如果说没有私心,别说李世民不信,我们也难以相信。
不过,就因为说错了两句话,就杀了当朝宰相,的确有点过分。但为了李治能够顺利接班,身在病痛之中的李世民又能怎么做呢?
是的,我一向英明,一向不愿意滥杀无辜,但此时此刻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罪恶就让我一个人背吧。
2、凌烟阁F24张亮之死
刘洎被杀之后的两个多月,在上一集中举报了侯君集谋反的张亮,也被杀了,原因也是谋反。
张亮谋反史书是这么记载的,张亮原来只是一个穷小子,李密造反时,他就投奔了瓦岗寨。瓦岗寨中有人密谋造反,张亮突然得知,就将这事告诉了李密,从此得到了李密的重用。
李密失败之后,他就跟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立下汗马功劳,荣升凌烟阁F24。
然后,李世民便把他派到了相州(今安阳)历练。张亮到达相州之后,嫉恶如仇、非常能干,赢得了老百姓们的一致好评。后来又转任了洛州都督(今洛阳),打高句丽时又担任了4万水*的总指挥。
但是,张亮的私生活却一塌糊涂。他发达了之后,就当了渣男,把原配老婆给休了,娶了一个姓李的小三。
小李生性放荡,天天和隔壁老王在外面瞎搞,但就张亮却对小李爱的死去活来。为了爱情,他竟然搞起了双飞,把隔壁老王收为了养子,还取名张慎几。
但是这个小李,还是不老实,过了段时间,又喜欢上了跳大神。张亮爱屋及乌,慢慢的也喜欢上了跳大神。有人就趁机拍张亮的马屁,说他长得大福大贵,老婆还能与人共享,证明心胸宽广,以后必能当王。
张亮被忽悠的多了,就真的想谋反了,又连续收养了义子。
公元年2月,有人就把张亮要谋反的事给抖了出来。李世民就把张亮给斩了,并没收了全部家产。
从这段史料上看,张亮的确该死。但是,这件事又非常的蹊跷。因为张亮大概率没有收养义子,双飞勉强可以,但是飞张亮即便想做,小李也做不到啊。
最主要的是,一年多以后,李世民病好之后,也变相的承认了张亮谋反的证据不足。因为他把提出张亮谋反证据不足的李道裕,提拔为了刑部尚书。
所以,李世民为什么要杀张亮,恐怕还是和李泰有关。张亮和刘洎原来都是李泰一*,李世民病危时,刘洎是宰相,张亮管着东都洛阳,手里还有4万水*,李泰当时又在湖北。
假如李世民真的死在了半路,两个人一内一外,拥立李泰为皇帝,那后果就真的是不堪设想了。
既然已经杀了刘洎,既然一世英明已经有了瑕疵,那就再杀一个吧。还是那句话,为了孩子,作为父亲,他只能赌上一生的荣耀。
3、李君羡之死
如果说刘洎和张亮之死,还算李世民的无奈之举。那么杀死李君羡,就绝对属于李世民为了江山稳固,而做的糊涂事了。
注意,以下所讲的事,都是记载在两唐书和资治通鉴里的,不是作者在瞎扯。
李君羡,洺州武安人(今河北)。刚开始跟着李密混江湖,李密失败后又跟了王世充,后来因为看不惯王世充,就带着手下的一彪人马入股了大唐,成为了李世民的得力助手。
随后,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了武连县公。这用生命换来的荣耀,本来是一段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但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一段巧合的谶语,却让李君羡掉了脑袋。
李世民登基十几年之后,江湖上风云骤起,突然出现了一本《秘记》。这本书虽然不是武林秘籍,但比武林秘籍更可怕的是,里面出现了一句谶语:“唐朝三世之后,将有女主武王取代天下。”
于是,李世民找到了半仙李淳风,就是那个中华第一预言奇书《推背图》的作者之一,问他咋回事。
李淳风掐指一算,大喊不妙:“据天象推算,此人已在宫中。从现在开始算起,不过三十年,她就要据有天下,而且还要把唐朝子孙诛杀殆尽。”
李世民大惊失色,要求把宫中可疑的人全部杀光。
李淳风却给阻止了:“天意已定,杀人没用,再过三十年,她的年纪已经大了,心肠也会软一些,即使取代天下,也会手下留情。如果陛下现在把她杀了,上天一定会派一个更年轻的人下来,性情可能更为狠毒。那陛下的子孙也许就被杀光了。”
李世民认为李半仙说的很有道理,就放弃了杀人的念头。
但是,公元年6月,长安城的上空却出现了异象——金星昼现。还记得这个异象不,当年玄武门之变前就出现过一次。大唐的气象专家算了一卦,结论竟然也是“帝传三世,武代李兴”。
李世民听后很不高兴,刚巧不巧,有一次,李世民和各位武将聚餐,行酒令让每个人讲一下自己的小名,李君羡的小名正好叫“五娘”。
李君羡武安人,小名五娘,武代李兴。几个巧合攒在了一起,李世民自然而然的就起了杀心。
领导一有想法,手下就要创造条件,很快,一个御史就弹劾李君羡,勾结妖人准备谋反。李世民借坡下驴,就把李君羡给斩了,并抄了全家。
这件事很奇怪,你说不可信吧。李淳风、李君羡都真有其人,而且这事还都记在正史中。但你说可信吧,又明显是在胡扯。金星昼现哪里是异象,就是一科学现象,能够准确预测。
“帝传三世,武代李兴”这话吧,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幸存者偏差,当时应该还有“帝传四世,张代李兴”等各种乱七八糟的谶语,但是就这句话应验了,所以就留传了下来。
另一种,应该是有人在提醒李世民了。老李啊,你家小李和小武,趁你生病的时候给你戴了好几层绿帽子啊,赶紧回去瞧瞧吧。但是,这话没人敢明说啊,说了李世民也不会相信啊!
一向懦弱的儿子,一向孝顺的儿子,竟然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和小妈私通,打死武媚娘,李世民也不会相信,只会以为,你是在学他当年,准备搞玄武门之变。
所以,这段故事听听就行。李君羡被斩,可能与谶语有关,但不至于这么玄乎其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身体每况愈下的李世民,绝不允许权力交接时出现任何意外,哪怕是一点点意外的火苗,他都要扼杀于萌芽之中。
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的离去。
公元年,就在杀掉李君羡的时候,李世民也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此时的他,已是重病缠身。背上那个疮虽然早就好了,但是已经严重破坏了他的免疫系统,再加上高血压的折磨,这位曾经驰骋杀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帝王,已经越来越抗不住了。
为了能多活一天,他不得不向秦皇汉武学习,吃起了长生药。
虽然他知道吃这些药不会长生,但这已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所有能吃的药都吃了,所有的能看的名医都看了,可是自己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的不听使唤,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一款药,一位名医能治愈他的身体。
他才50岁啊,周围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有好多呢。为什么偏偏就是他,不能多活几年?
虽然当世人会说我糊涂,虽然后世人会骂我晚节不保,但是我只是不想死而已。
年,王玄策灭了印度之后,从那里带回来了一个方士,自称岁,有长生之术。李世民抱着最后一点生的希望,四处寻药让他炼丹。
几个月后,仙丹练成。李世民一口气吞下,奇迹没有发生,身体还是那个身体,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坏。
李世民只好一声叹息,将方士放还印度,看来命已绝矣。
转过年的3月17日,李世民的病情愈加严重,4月1日,他带着李治到秦岭南边微翠宫开始细心疗养。
5月15日,李世民意识到大限将至,便把李治叫到了床前,做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人事安排,将李绩贬为了叠州都督(今甘肃),并特意叮嘱李治:
“李绩才智有余,可是你对他没有恩德,恐怕他日后不能服你。我现在将他降职,假如他即刻就走,等我死后,你可重用,任命他为宰相,视为亲信;如果他徘徊观望,就立刻杀了他。”
幸好李绩聪明,看到诏书,家都没回,立刻赴任去了。而另一个名将李靖,则在三天之后病死在了李世民的前面,享年79岁。
能送走的,都已经送走了;该杀的都已经杀了;该流放的都已经流入了;境外的国家也灭的七七八八了。
大唐的江山终于可以顺利的交到儿子的手中了,也是时候走了。
5月26日,奄奄一息的李世民在翠微宫含风殿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说完,李世民安然离世,享年52岁。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灿烂的贞观时代,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一位数百年不出的天选之子,就这么以一种诡异却又平静的方式走了。
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他呢?
他虽然杀了兄弟,并且遭到了儿孙的报应,从他之后,大唐皇室有样学样,经常杀的你死我活。
但他也有他的无奈。
他以一人之力,一次又一次的扭转乾坤,灭薛举、薛仁果,平宋金刚、刘武周,擒王世充、窦建德,终于将破碎的中华大地,重新归一。
他立下了史无前例的功劳,却要被他人偷走胜利的果实。放在任何人的身上,都会毫无顾忌的绝地反击。
放眼天下,兄弟反目者,层出不穷。争夺十万、数十万家产者比比皆是,更何况是要争夺自己打下的天下。
他虽然没有料到,在他死后,这个乖儿子李治竟然完全忘掉了“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的遗言,酿成了皇室大乱。
但他已经做到了能做的一切。
为李治留下了丰厚的帝国遗产,内有硕大无比的疆域,外无可与抗衡的强敌。
长孙无忌、褚遂良不愧为千古名臣,李绩更不愧为不世之名将。
李治只要按照他的既定方针走下去,就能延续大唐的辉煌与灿烂,李家王朝的兴旺与发达。
他虽然有时候也好大喜功,但他绝对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皇帝。
对外他平突厥、收西域、揍印度、灭薛延陀、征吐谷浑、打高句丽,将大唐的武德编入了基因、埋入了骨髓,将大唐帝国的影响力扩散到了全世界的角角落落,以至于数千年后,全世界还将中国人称为唐人。
对内百姓们在他的治理下安居乐业,官员在他的管理下相对清廉。
他一生勇于纳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一生兢兢业业、发奋图强,堪称劳动模范。
他一生征战四方又不失仁慈,将四海归于一家,让边民尊为天可汗。
他无负于司马光所评: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他虽然走了,但他所创造的史无前例的大唐辉煌,在时隔百年、千年之后,还像一盏不灭的明灯,在激励着中华儿女们奋勇前行。
哪怕再过百年、千年,当我们的儿女们再谈起大唐的时候,他们依然会骄傲的对着世界宣告:
中国从来不求世界第一,只是在恢复祖辈们基业而已。
整了个备用号,梁山微木,以防失联,大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