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400599.html第二章 第一门举佛自果功修生信第一会前六品此六品经,是佛视角,从果生因之义。因地行者之起信发心,固有法尔之本有智慧,而离不开外缘之增上。此外缘之主力,便是佛从果位化度而起教。华严经第一会专论此义,在第一会。共有六品经。长者谓之举佛自果,劝修生信门。与澄观师信解行证四分之信分,举果劝乐生信分,大旨相同。即『初會中六品經』是。第一会在菩提道场,共有六品经。世主妙严品第一、现相品第二、普贤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华藏世界品第五、毗卢遮那品第六。此六品,第一品和第五品是重要章节。其中,第一品世主妙严品,说毗卢遮那佛成道境界,总持全经。为本会之根本所在。第五品说华藏世界,为佛经中开示受用身土境界最为详尽之核心经文。一、世主妙嚴品,明示成正覺,表如來覺道及智身周遍。經云:經自有文。經云始成正覺者,三世長短執盡,契無古今,名之為始。智現相盡,名之為成。以理智大悲,三法同體,名之為正。達悟心境,一切無明便成大智,普照十方,都無所得,名之為覺。自成此道,名之為成。餘義論本具言。长者释第一品,云示成正觉,表如来觉道及智身周遍。长者用了的关键词:智身周遍以明成道义,可释为五智圆满义。此浅者解为般若波罗密位之五智 ,或深解得准七大缘起,明智大与五大无碍方是究竟义。何为始成正觉呢?长者分始、成、正、觉分别解释之。契无古今,名之为始。成者,智与悲以及二者之理体同成谓之正。觉者转无明为大明。此多分属般若见解。若华严一乘见解,始者一念圆融而归于本有是谓始,方是真正契无古今正义,只说一个契无古今,有些含糊了。成者自身当体便是,法界全体,本来成佛;体一成一切成之本成,是谓成。智悲二者之极致而归于理法身,此正者,诚然矣。而深般若向上得体本不生之本有义,方是究竟之正位。义湘所谓无住大体是也。觉者觉全体法界本然之事事无碍,法性圆融无二相故,无明亦是大智之妙用。此谓之无明成大智也。第二、現相品,如來口中放光,十方告眾,知佛成正覺,令眾咸集。此明如來語業及音聲周遍。第三、普賢三昧品,明如來體用行門周遍。第四、世界成就品,明如來身行周遍。如世界成就品,一一世界海,有世界微塵數所依住。或方或圓,或非方或非圓,無量差別。或如水漩流形,或如山焰形,如是無量無數,依住形狀差別,皆無量同虛空,如來行皆周遍,悉有如來轉法輪,一一眾生前而皆遍至,化無失時,明如來行業國土及化身國土及同行周遍。此第二品可以看成是如来正道境界之拓展。如何说第一会重佛自内证圆满,则第二会重加持众生之三业圆满。此正是密宗所谓三密妙义之义。成佛有二义:一是自内证圆满,二者内圆满而起妙用,而达于圆满。此后义,正是所谓方便为究竟义。长者释此二品,谓明如来语业及音声周遍也,而放光者,意业在其中也。第三品普贤三昧品,前二会讲完了佛之成道境界,第三品专讲普贤三昧品。此中义理,正如智俨五重海印中所云,忘像海印、现像海印是佛内证境界,不与众生共。为将此一切众生诸佛平等之境界呈现给众生,得进一步开出:佛外向海印、普贤向内海印。此普贤三昧品正是所谓佛起教之根本,也就是密宗所谓佛加持身也。佛在内证中,有平等位和不平等位。平等位中,观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皆是毗卢遮那如来之分位差别,一体互摄,法性圆融。此佛自受用境界。佛在此位,不能起用的,平等平等故。需离此境界,转入不平等位,见众生与诸佛,立不平等之位,在此位而以自身之大觉觉众生之无明。此位以普贤心普贤行为根本,因地果地同。故谓之普贤三昧。第一会中第一第二会明如来成道,第三会开始说法,却非平常的如来入三昧,而出定说法;而是普贤菩萨入普贤三昧,最后出定说法。深义在此。长者所谓明如来体用行门周遍,此行门者正是佛起用之根本故也。因地菩提依此普贤三昧而证入究竟佛果;果地诸佛依此三昧而起用化度众生。第四品世界成就品和华藏世界品,此二品当合观,为普贤说法之第一个内容之一;加上毗卢遮那品,为普贤说法之第二个内容。这二个内容,一定与佛化度境界密切相关。实际上佛之化度,就包含此二个维度:一是无相之天位;有相之人位。所谓无相之天位者,作为一世界成立之化主,在背景加持一切众生,不显其人格相,也就是准身土不二之大我位而普遍加持一切众生。第二个是作为有相之人位,也就是作为别别之有情,或佛或菩萨或别别之六道身相,加持有缘。诸佛之化度,具此二位。三乘之论佛化度,往往只论及第二位,于第一位少见。华严经首次提出此义,并详细说明了华藏世界之形成本为诸佛愿力故也。华藏世界海此品,特别重要。对于佛学人来说,拓展了三界六道之基本世界图景。相应的,基于三界六道之世界图景去反观佛之三身(欲界对应化身,色界对应报身,无色界对应法身或者类此。);与超出此三界上,还有更广大的世界维度,特别是建立了化土和真实报土之间的关系,便直接将三界摄入了化土之内,而相应地开示了另一种三身之说。此三身之说,方是真实义。第五、華藏世界品,明如來智悲圓滿,報得功德莊嚴周遍。其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其風輪都舉次第,有十二輪所持,其上莊嚴差別。此十二重風輪,以明十地通等妙二覺。於中所有願行所成,皆是十地初心,欣求佛果,大願力所起。略言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皆以大願為風輪體。於中報得莊嚴,以從行生,以行由願起。還以大願風所持行上功德,以明果不虛來。是故普賢云:以普賢是差別智上行,以明行由願生。其實而論,願海無盡。略言須彌山以為塵體者,以表初地欣修十地,及等妙二位,一終願也,總收無盡之大願,如四弘大願也,通收無盡大願。以少該多,如經云:廣如經說。如此風輪上,持一大香水海。大香水海中,有大蓮華藏世界海。此大蓮華世界海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一一海中,皆有世界種,安住其中。一一世界種,復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天帝網分佈而住。此中有香水海,名無邊妙華光,以現一切菩薩形。摩尼寶王幢為底,出大蓮華,名一切香摩尼王莊嚴。有世界種,而住其上,此一世界上下安立二十重,從下向上,漸倍增廣。一一重中,皆有佛果名號,具在經說,以明十地昇進。一地中,有正有向,兩位各有因果。報得漸漸廣大殊勝,以此向上,漸漸增廣重重,中皆有佛果名號者,以明隨位昇進因果。佛號也,十地中二十重世界二十個佛果名號,皆是一根本普光明智中隨位昇進立名,無別體也。如一大蓮華,都含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及世界種者,是一佛之報境。以智境無限,攝化利生無限,還報境莊嚴亦無限。如近金剛輪圍山邊,四周有十世界種,上下各有四重世界者,以明四攝法四無量心,攝化眾生之極,盡無限心報生故。皆明報果,皆有因緣,果不虛來。且如是略知,廣在經文及大論中。第五品,长者之释,明如来智悲周遍,报得功德 庄严周遍。此义隐含着报土法土开合。通常的看法,报土狭,法土广。报土只是一个世界海;法土是一切世界海之全体。这当然不错的。但若准华严宗义,如来智悲周遍,报得功德庄严周遍,此报土当然之遍周法界的。故此报土同时也是法土。得准六相圆融而体认之。也就是说,在佛的视角下,佛与佛之间的身土是一体互摄而各各不同,是六相圆融之总相别相不二义。而众生总是将整与别完全截开来看,执大小相故。所以对于华藏世界海之理解,有几种观点都不有问题的。第一种观点,简单的看成是报土境界,还是有相之境界,未明无相法身。此禅门误解。第二种观点,认为此报土是他受用身境界,非自受用身境界;是报土境界,非法土境界。此密宗误解。当准华严宗义而明报法二身圆融义而体认之,明一身一土一如来境界,方可。长者释此华藏世界品形成之大义,准象数而显背后因地法义。是长者释华严经之一个经典实例。第一段,以风轮所持,明一切行果皆由大愿所持。风者木也,木表志,在佛家志便是大愿。华藏世界海,皆由普贤愿力起。如来果地得如此成就,学人可以从果反推其因,而知修行之要。所以修行当以大愿为本,而持一切信解行证福德功德。此本段总说。再分论之,十二风轮者,以明十地等觉妙觉也。所谓须弥山微尘数,为何用须弥山微尘数明之呢?长者有象数释之,以表初地欣修十地及等妙二位,一终愿也,此显地大之一即一切义,故一须弥山而总持一切,明一愿总持一切愿。第二段,用华藏世界中一世界上下安立二十重义,明十地升进,一一地中,有正有向,两位各有因果。第三第四段亦如此而解。第六、毗盧遮那品,明舉古佛之果,表今古同法。令生信種,不疑古無今有者不可信。以此品經法,令發菩提心者,倣而學之。第六品,以毗卢遮那因地成道之故事,说明古佛之果,所成之因位修持。以表今古同法,令生信种。长者释因果圆融,着重强调今之法与古佛之法同一则也,所谓今古同法。这是一乘与三乘的一个重大不同。一乘旨在做佛,所以最应观察的是一切诸佛是如何成佛的。三乘重解脱,往往重点放在如何解脱上,成佛反不是当务之急了,即使说到成佛义,也多属于方便而说之,所谓似佛乘之菩萨乘是也。时时多考虑反省诸佛是怎么成佛的,自己也学着去做。这是一乘学佛人的一个基本思路。长者所谓今古同法,义在于此。读华严经,若得用此心去读,自然味道不同。以上总说一会六品大义。下面选重点内容补充之,以发明“劝信生信”之义。又初世主妙嚴品中,十個普賢眾海,月光等十個別名眾,明以普遍別,方成普義,通神天等眾有五十眾,是佛以五位攝生之眾。又示現入法,入即齊佛所知,以明修行者,入佛知見故,不令錯修。如經具明,此無相法身、根本智、差別智,三法是一根本智之無相無作,神用之源,皆遍周法界虛空界也。以上三段是分述初品世主妙严品中重点内容。第一段,关于十普贤众海、十月光菩萨,以及五十众神天。此世主妙严品总纲,本显佛内证中一身一切身,一切一切心之法界圆图妙境也;密宗所谓曼荼罗是也。华严诸师不知曼荼罗义。但皆知此会说如来境界,实隐含了全经之大义在其中,隐具微言大义,不可胜数。长者解此品有二个特质:一是结合入法界品而详解诸菩萨神众之名号赞偈以显其大义;第二者用象数类比取像法,释诸名号微言大义。此长者新华严经论一个经典之释品。十个普贤众海者,以普字共名而开为十大名号;月光等十个别名众,皆别名众。此二十位菩萨名号之所由立者,长者释云;以普遍别,方成普义也。这正是华严所谓六相圆融义。总中有别,别中有总,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以此显一切诸菩萨众,其实只是一佛身内之分位差别妙相而已。而所谓通神天等五十众,长者云是佛以五位摄生之众也。前二十位菩萨类胎藏界之中台九圣,外五十众显外三重诸别院也。前面明佛内证境界,显自性法身圆满之曼荼罗境界;后者明不平等位加持身,以显佛化度之三度展开以及众生行持之次第。所谓五位摄生是也。第二小段,示现入法,入即齐佛所知,以明修行者,入佛知见,不令错修。此诸众表法,表行者入佛知见之行法也。此正如胎藏界为一切众生进修之总纲一般。第三小段,无相法身、根本智、差别智,三法是一根本智之无相无作。此长者解华严之另一个特质,多用般若名相以释之。无相法身、根本智、差别智者,皆是也。依此释,对于般若行者是方便,但般若宗义与华严宗义,隔着一个湿过海心与湿留于海之鸿沟,得善会之。此一部經,以文殊師利此云妙德,明無相法身智慧門。毗盧遮那佛,此云種種光明遍照,以根本智光照種種眾生同行濟生,名曰普賢。無相法身,明成普賢大悲之行,處世間而不染也。根本智,明神性光明,自無體性根本之相。善知一切眾生業果根種,悉皆明了,名之差別智。此三法,是一體性。此进释三法一体义,以明全经之旨。这也是长者解华严经之根本所在。以毗卢遮那佛为无相法身,文殊为根本智;普贤为差别智。此般若语。当然此处长者进行了引申。根本智中含差别义;差别义中含根本义。而根本智与差别智并非只在用上,与体有别。而是体用交彻,故此三法一体互融,以显华严经甚深不思议妙义。此三法,无明法身是体,是理法身。为修地之理具所在。修行先得根本智,也就是明此无相法身之理体;再准此根本智用起,成为差别智。注意此中,根本智含差别智,故得根本智,不是法空之义,而是事事无碍之义。如此便可大体与华严宗义相应。初發心者,皆須以禪定觀照助顯,方便發起令明。以此信心之後,安立五位之法,進修之行。治此三法,漸漸令明。修行者,常以此文殊師利、毗盧遮那、普賢三法,為始終之體。如修道者,雖有擬成佛之意,多有滯一法,不知進修之路,以迷情固守,不求勝道,少得為足。是故此初會中,有此三法六遍周義。初發心者,一一知法則也。立志作意,一似佛所行行之樣,方成信心。此是信他佛所行之樣,以成自己信心。自己信心如下第二會普光明殿中,自明也。此四段进说如何修道。先如何发心,再如何修行,注意事项在何处;重点在何处。都是切实之语。第一初发心者,不是只在见解上了事,而是得依于禅定,观照助显,方便发起令明。此所谓令明故,是定中如实观照,真实不虚。此方为信心。依此信心,方是初发心。在禅门类明心见性之行持。第二修行者,常以三法为始终。必如此方是顿修之法。第三修道之重点,得解行相应。长者在此特别强调一点,得明理,知所归路。这才是真信。不然往往有滞于一法,或得少为足,或迷情固守,不知法之胜劣。不能解行相应者,往往会犯这些错误。这也是当今学界行者之通病。最后结论,初发心者,一一知法则也。这正是将信解摄于初发心内。怎样才算初发心呢?一一知法则,一似佛所行行之样,方成信心。信他佛所行之样,以成自己信心。禅门明心见性,也要如此观察,就如同达摩用楞枷经印心一样。所以发心或明心的第一根本胜利在于:对于成佛之道,佛所行之样,已经信心不逆,而开始一步一趋着修行。此初會中言神,言八部鬼王,言天王,總有五十眾,明如來自行五位眾,因果行門,覆蔭遍周,以明智業如虛空。無色無形,而大用遍周。不往而速,不來而至,不作而用,應物而成功,號之為神。體淨無垢,非質礙所留,隱現自在,號之為天。以智於生死利物,一念而十方遍知,同異差別無作性,應物而用得自在,號之為王。王者自在義,以如來身行遍周,同天同人,乃至十方六道,悉皆遍利遍益。而非天非人,非鬼神之神,以明智之神,用覆蔭遍。此释初会中的五十众名号:神、天、王。这也是长者释华严之一个特质。有人或谓之牵强;有人叹为圣贤手笔。谓之牵强者,经中或天、或王、或神鬼,此用三界之诸世主总持之,显教中对此诸众皆有明确之定义,长者之论完全不合此显教通义。故谓之牵强。叹为圣手者,华严经世主妙言品虽以三界诸天世主总持,本品所论及者,永非三界凡夫之境界者,实为大菩萨之境界,乃至佛因地诸一法圆满之境界也。如此而表法故,长者发明之,深契华严经义,似牵强而具甚深大义,非牵强附会之解也。长者之用易解华严,并非对佛名相不熟之格义,长者是非常通达三乘佛学名相之大学人,只所以超三乘教义而释华严,显华严一乘之不共义故也。故上略明佛五位因果報境行門,令初發志趣求擬成佛者,一如佛所行之法。然後以大願力,起於一切善法。禪定觀照無疲勞心,久住生死無疲勞心,達取無明痴愛便為智海,無疲勞心。常於生死大海便為大智大慈悲海、不出不沒,無疲勞心,一似佛所行之行,當建是意,方可發菩提心,自信自心佛果,所修行行之法樣,如下方明。此言如何发菩提心。一言以蔽之,佛是怎么行的,我也照着做。佛是怎么行的呢?我从哪里知道呢?佛经里写着了,华严经中写着了。几个要点:以大愿力。佛如何行,第一要事,发大愿。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二无疲劳心。为何强调无疲劳心呢?修行以精进为根本故也。怎样才算精进呢?无疲劳心方是真精进。一乘大愿立起来,真正落到实处,最难的往往不是见地不够,修不上去。而是大悲心退失。为何会退失呢?有疲劳心。所以一乘经典,那里的甚深见地,是对治行者处生死起疲劳心的良药。一乘之顿法,得这么顿。若能於此一乘佛果,起如是趣求,志願力得不退。志願力猶如虛空,無有退動。當知是人,超過聲聞緣覺,淨土菩薩之地。彼三乘中,皆有厭生死之心,不達生死無明本唯智境,自求樂果,無有大智大慈悲心,故於一乘法界外,別求小果,避生死苦。二乘且以禪定三昧觀照力,超三界現行之業,自化其火,燒分段身,同台虛空,智悲永絕。有貪三昧者,經劫不覺頭上打鼓,不复聞聲。淨土菩薩,厭患生死,往生淨土,見佛聞法,無大悲心。且受自樂,後當迴向,此皆迷自無明本是大智,而於小道別有所求。於維摩、法華經中,皆回此果。經中具說,不可再言。是故,能於生死海成大智境,能行大慈悲,不出不沒者,初發心時,能超三乘出世之業果故,如此經下文,賢首品具明。长者进一步阐述三乘之行者与一乘行者根本不同所在。志愿力退之于不退。关键点便是菩提心有与无;退与不退。无者落在二乘;有而时退落在三乘。有而时退,有二种方式:一是落到二乘中去了,所以不断重发心,而愿心一直立不起来,一直无法像佛那样行道而行之;一种是厌生死,逃到净土中去了。厌生死逃到净土中去者,此就二乘来看,究竟保住了菩提心,要好些。就一乘来看,此正是退失菩提心。于大悲有所失故,未能以大愿为根本,而如佛所行而行故。能于生死每成大智境,能行大慈悲,不出不没者。这方是一乘行者应有的精神风貌。經云:為明賢首菩薩說,能信此法者,真實心相契當故,感應及福德業如是故,如經廣明。又經頌云:鲜有欲求声闻道者,道理何在?求缘觉者转复少?道理何在。趣大乘者甚希有,道理何在?趣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为甚难。道理何在。这几句,法藏师作为判教之经文依据。长者将此作为一乘行持发心起信之法要。真正一乘发心,可深参此四句,知凡情、声闻、缘觉、大乘四类人之内在不信,而能一一超越之,方是真信入。不然,所谓信心,多属迷信,或头脑之名字解而已。头脑之信,似信,实不信也;未入心故。未入心而信,正是不信之表征也。行者要深究头脑信背后之不信,背后往往有深层之法见,能如此照破,方能深入一层而信。此得解行相应而进修。大乘者,但觀空破我,行六波羅蜜。但經中說別有淨土在他方者,總是大乘義。一乘者,毗盧遮那報佛果德智悲之海,便以無明生死之海,成於大智大慈悲海,無三世古今淨穢之間,是為法界。一切剎海,智凡同止,重重不礙,如光影像。不說他方別有淨土之名,是為一乘。此為大心眾生,所開示悟入,使入佛知見故。三乘所說,但說一切空平等,及一切眾生有自性清淨平等藏,平等佛國,有此土他方淨穢故。一乘說空,無有自他淨穢平等。三世諸佛,自性清淨,無古今性,一時成佛,無前後際平等。一切眾生有如來大智慧平等,一微塵眾,十方智凡,同住平等。一切法無大小中邊,如虛空量平等。又文殊普賢毗盧遮那,三法體用平等,名為一乘。此专论大乘一乘义;三乘一乘义。第一段分殊义浅,第二段分殊义深。前者大体对应生空之于华严宗要;后者对应法空与华严宗要。第一段破他方净土之净垢见,显华严行持一个核心要点:法界为一,离净垢,平等平等。所谓一真法界是也。如此则他方净土自然没有的,一切净土,当下即是。故智俨义湘修净土,不离此土而发心修观音本尊法、念四字弘名、愿往生华藏净土而不离此处。长者提到一个要点:以无明生死之海,成于大智大慈大悲海。这是超净垢、生死涅槃、凡圣对立之根本所在。如何相应呢?阴阳互根。至阴之无明为至阳之大悲本,正如至阳以至阴为内核而成故也。所以要成佛,大悲之根在生死海中,此生死海便是大悲海之根故也。如此观者,生死便不再是畏途,而成胜缘。这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观点。一乘之根基在发大愿,而大愿如何发,有二种方法,一渐一顿。渐法得无量劫修难行苦行之菩萨行;顿法者基于大智明无明海即大智大悲海,而顿发。第二段,依然再说他方净土,此本于自性清净平等藏。既然一切皆自心自性平等藏所化现,何来净垢之别呢?此就净土之缘论他方净土义。所谓自心为因,他心波动为缘,而现诸法。他心之缘有净有垢,有凡有圣,故相应之现境,亦有净垢差别。此他方净土之由所立。此义不落于生死中,而明生死即涅槃义。再在开发法身内妙功德时,缘力有差别故,而有净土垢土之分。此禅门行者之见解也。明心见性者虽证法身,法身起用,还得随顺众生因缘所生法,随缘受用。华严一乘超于此,所谓一真法界,正显此义也。密宗所谓三平等观,所谓曼荼罗义,所谓地狱曼荼罗,等等,显此义。初發心者,應如是信解,如是觀察,如是修學,如是悟入,普觀自他一切智凡,同一智境。不見余相,皆如如來相,無有生滅,以智自在,大悲隨世,而安立諸法,解眾迷心。智自無有一法可得,以如來智慧,觀一切眾生。迷如來智慧,從虛妄業執,以幻生其身。知業本無所有,知見本是虛空,無作自在明淨智之知見,名如來知見。普見一切心境,無非佛事。經頌云:當知法界一切無依。如來設教解迷,總令悟此無依之境,名為解脫。而實言之無縛無解,應如是信解佛境,佛心量,佛所行門。最后总明初心门,此正对应一乘明心见性之旨。长者之论,浓浓之般若见在。当然此般若见中隐具华严宗要,是从遮诠角度说华严宗要,当如此作解。若执名相。此大义,正是义湘所谓无住大体义。所论法要,正是智俨所谓观一切法皆是毗卢遮那佛身语意,密宗所谓无相三密,三平等观是也。一些要点:普观一切法,同一智境。此同一智境,有二重观法,观一切法皆是自身心能相之光明而已;此以智摄境观;观一切法莫不如此,此以境融境观。智境互融,方是同一智境华严宗义。莫只作一切法惟自心智观,如此观,只是熟教之湿留于海观,非湿过海心之华严观也。不见余相,皆如如来相。此观一切法,皆同一相:如来相。此如来相,可以无相之一乘法界图体认之,也可以用本尊观法体认之。但得准六相圆融,不可只作无明法身观。以智自在,大悲随世,而安立诸法,解众迷心。这一句为行道之本。也就是禅门所谓法身应世门,在华严当解为普贤行愿。普贤行愿之本,在恒行之愿。有恒行之愿,方万变不离其中的随世安立种种方便展开。如不变之恒愿,便难以随世,更难以保持大悲。以如来智慧,观一切众生。此一切皆如来观。为普贤心普贤行之基本观法。惠州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