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师,去庐山看红叶波!”
“去呀去呀!”那天一接到先平的电话,便忙不迭地答应,生怕错过了行程。想想今年真憋屈,都到年尾了,这放飞自我的纯旅游还是零位数。以往暑假我们一家必定早早开启了远游模式,一年的好心境也早早收入囊中。同样因为疫情的缘由,先平所在的彭泽热线网的户外群也是首次出发,到底是好朋友,她第一个想到我,没来由,心里甜滋滋的。
“跟去年一样,我带你,我同学刘佩带你家邓老师。要去赶紧回话,我去找人带文英。”先平急匆匆的,因为时间紧,也因为她知道我们都是铁杆旅游迷。这不,我一个电话,老邓头二话不说就愉快地答应了。随后,先平找到步步高挂带文英。于是,十一月七号,我们踏上了庐山看红叶之旅。
彭泽离着庐山不远,加上户外老大陈祖成人脉广,我们可以开着大巴上庐山,省了许多麻烦。车子七弯八绕,人也晕乎乎的。路似乎还是以前的路,只是这个季节还真没来过。
记得第一次来庐山还是师专读书时,同寝室的陈书兰家在庐山,于是寝室七位女生轮流趁着假日伴随书兰回娘家,美其名曰“蹭游”。
我去时是个五一,书兰家就在如琴湖畔,她父母慈祥,见我来很是热情。印象最深的是她家有个烧水炉子,铁皮做的长长的炉管子一直绕着屋子,书兰说那是取暖的。我很惊讶,这个季节,庐山居然还需要取暖呀。晚上才知道昼夜温差挺大的,比山下的确冷不少。
我一住就是五天,每天跟着书兰到处溜达,仙人洞,锦绣谷等,记忆中,我们去过很多别墅,几乎没人住,萧索荒凉,真不知道当初那些外国人怎么跑到这里做别墅的,虽然避暑好,总感觉过于冷清。
“植物园到了!看红叶罗!”不知道谁一句话拽回了我思绪。哇,好大的树,好美的红叶!只可惜红叶大多凋零了,地下一片红,像红色地毯。
“十天前来最好看!”想起我来之前问书兰天气如何,穿风衣可以波。她说可以,只可惜时间晚了点。所以我算是打了预防针,瞅着满地的红叶,也不觉得有啥遗憾。
植物园的枫树很大,突兀的树干,零星的红叶也像是一幅画。有棵枫树很是争气,如今红叶鎏金,满树的火焰跳动一般,真是亮眼!
一路走过,眼前总会跳出各色的红*叶来。水杉的*袍似乎有些旧了,但还舍不得脱掉,估计是想多跟游客照面吧;鸡爪枫,枫树的表亲吧,此时满树红叶,阳光里撒欢,那俏皮模样一点不逊枫叶呢!
“我们彭泽渊明湖边就有好多鸡爪枫,秋季里红得像画。”我瞧旁边几位一脸地羡慕,便忍不住当了回导游。
“真的呀?我们住狄公湖那边,秋季的渊明湖还真没去过。回去就去看看!”几位一脸的欣喜,似乎听着光棍节打折一般。
游客真不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平日寂静的山谷,忽然被烟火气的人声熏染了!
我拍了个视频,甩到朋友圈,立马招来秒赞。又逮着文英帮我跟红叶同个框。记得珍凤有句诗,很是喜欢。标题就是跟着朋友圈旅游,嘿嘿,她忙的很,无法远游,蹭着朋友圈,也能做诗一首。真心佩服之余,便是每次旅游,捣鼓起朋友圈不亦乐乎,惹得老邓头只翻白眼,“多大的人还喜欢臭美!”嘿嘿,谁叫我有一颗无处安放的年轻的心呢?何况,还可以给珍凤来个朋友圈蹭游。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然,我喜欢发风景里有个我,等老去时,我就翻着朋友圈当旅游也不错呀!
因为拍照,我跟文英掉队了。紧追大部队,我们眼睛却忍不住四处扫描。
“陈寅恪墓竟然在这里?”我指着路标,兴奋地对文英说。文英也一脸诧异。我们凑过去,很想沿着指示牌前去拜祭下。那可是我们都敬慕的国学大师。只是大部队是不能单独活动的,只能遗憾地别过。
“下次来一定去看看!”我跟文英都这么想。记得跟同学去修水玩过,当时只看了*庭坚墓,因时间紧,错过了陈寅恪爷爷陈宝箴之墓,据说那儿风水很好,当地人说因为风水好,所以他有了这么一位杰出的孙子。应该是文脉传家吧!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北京大学代校长傅斯年如此说。曾经读过有关陈先生的文章,一直被他的博学折服!
说巧不巧,第二天,长江周刊推出了李国强先生的文章,就是讲这件事的。才知道陈先生归葬植物园也是曲曲折折的,万幸的是植物园直接归省里管辖,为头的李先生顶着风险,先斩后奏,才让国宝级别的陈先生安息此地,这是植物园之幸,也是庐山之幸。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先生的铮铮铁骨,不朽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行的高标。回望着那棵光秃秃的树干上,几片红叶,风中摇曳,朦胧中似乎读出了一些陈先生的思想。
追逐着红叶的踪迹,我们到了含鄱口。到底是秋高气爽,我们都有些热汗淋漓了。天气奇好,能见度很高,远方,有屋、有山、有湖。
“大家看,这边是五老峰,那边是汉阳峰,两峰像个大嘴巴含着鄱阳湖,由此得名叫“含鄱口”。不过,如今,五老峰有新的名字,叫“领袖峰”,大家想知道原因么?你们待会儿爬到对面那儿,就能知道答案了!”美女导游清脆的声音,很有感染力。于是,我们几个抢先爬上对面最高峰,抬眼望去,对面有大小连着的五老峰,凹凸有致,仔细分辨,还真的像人像!尤其拍了相片,立马伟人的轮廓浮现出来。想起那个泰山老母,也是一座卧着的山,像个婆婆,惟妙惟肖。而取名“领袖峰”,大约是因为那伟岸泰然的臥像,最有毛主席的神韵吧!我们几个坐在高高的山崖上,眺望远处的“领袖峰”,心中想起最近风靡的抗美援朝热,想想若不是毛主席英明决策,中国当时的处境就危险了!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亲眼见证了领袖峰的秘密,远近红叶寥寥无几的遗憾,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大家一起伴着含鄱口的亭子,合影留念,也留住了快乐的时光。其实,庐山来过多次,这次跟着一群驴友玩,感觉趣味颇多。大家一路相互照顾,互相分享食品。尤其,我跟先平几个,开始打算单独打打牙祭,结果没时间,幸好我老早辞掉了书兰的饭约。但我们也没饿着,大家你一块蛋糕,她一个橘子,居然吃饱了,嘿嘿,那份驴友的情谊瞬间暴涨!
户外群里的陶总是个庐山通,他跟导游对接一下,于是我们接下来游玩轻松愉快,又最大限度的多玩景点。锦绣谷、仙人洞、如琴湖、花经,不走回头路。一路风景,一路拍照,一路歌。
锦绣谷来过几次,但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跟书兰来。那时满山满谷白云飘飘,白云吻着脚边,我跟书兰惬意地漫步,悠然自得。白云里忽然传来歌声,我疑心旁边不远有松林,有石桌,那人品茗之余,高歌一曲,声音似天籁!
书兰一直没告诉我秘密。也大约是她习惯了这里的白云缭绕。后来有个春节,陪着湖南的亲戚来时,锦绣谷晴空无云,才发现这里沟壑纵横,悬崖峭壁,风景瑰丽,但没云,总感觉少了点啥。
这次是秋季,庐山难得的没有湿气,云自然不见,但各色风景是最好的拍照背景。
“这里是西游记的景点,你挑着担子,我牵着马……”导游指着断崖说。还说这断崖与朱元璋有关。想想彭泽太平、天红、乐观,到处都有他的传说,我因为采风去过多地,自然知道一些的。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比如竹林寺下,朱元璋跟仙人下棋躲过追兵的传说,就太玄乎了。但含鄱口那个御碑,的确是真的。碑刻已经模糊不清,但旁边有介绍的文字,知道这是朱元璋亲笔写的,洋洋洒洒两千多字,全是纪念周颠先生对他的帮助。后来又送药让他康复,但周颠从此归隐庐山。想来,周颠不愿意接受俸禄,于是,朱天子便刻碑表示自己的感恩吧!
天时地利人和,国如此,人也如此!朱元璋君临天下,不忘周颠,刻碑记功,也算是给后人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不过也可能是他感觉自己出身不高,故意说自己有仙人帮助,暗示君权神授吧!谁知道呢?不过那碑刻的确是明代的古董。
“庐山哈是些石头,(湖南话音译)有么事看头。”这是我大姑的原话,那年我爸带湖南来的大姑游玩庐山,我大姑一脸失望。后来我爸见我们喜欢天南地北旅游,便总拿大姑的话笑我。我爸最不喜欢旅游,而我妈又最喜欢,我这算是秉承了老妈的基因。
别说,庐山石头是真多呀!瞧:那块幸运石,据说跟*山那块飞来石是姊妹石呢。突兀的石头真像天外来客。*山那块飞来石,被拍进了西游记片头里,远远望去,像颗寿桃。而这个模样呆萌萌的,导游让大家摸摸,沾点好运,还调侃只能摸三下,男左女右,不能多摸。倘若四摸了,男的走桃花运,女的怀孕。这些话惹得大家哄笑不止,一路的疲惫,一扫而空!
说实话,庐山石头比不过*山,但庐山的人文气息浓烈得就像老酒,别说喝一口,就是闻了下也醉人的。比如仙人洞,吕洞宾修仙之地,因为毛主席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名气大增。只是洞真不大,天然的洞穴,导游让我们看,洞顶伸出的错落有致的石头,像不像倒过来的手掌?一看,真像呢!所以这里也叫佛手洞。吕洞宾成仙去了,如今他的雕塑被立在正中,香火不断。道教可是我们国家特有的。道可道,非常道,都是教人向善的。
“太小了,没啥稀奇呀!”同游中有第一次来的,对仙人洞的期望过高,忍不住失望说道。其实,很多景点都是如此。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多美的文章,我们都是被那荷塘月色熏陶着度过了少女时光。直到我去了清华园,看了那方荷塘,心里忍不住埋怨:都被朱老夫子骗了,这么丁点大荷塘,只小煤屑路是真的。后来,到的地方多了,就释怀了。何必较真呢?朱自清写荷塘的情怀是真真切切的,我们被感动也是真真切切,这便是最好!
险峰近看不高,但离得远了看它,才发现真的奇骏。据说站在顶峰可以看到湖北的汉口、汉阳,所以叫“汉阳峰”。我倒是挺喜欢它本名“猪头峰”。因为突兀出来的石头特别像猪的脑袋,因而得名。仔细瞅瞅,简直太像了,心里便忍俊不禁。其实,没有故事,石头就是石头,有了故事,石头就是传说!
出了仙人洞那个拱门,才知道岁月的沧桑。第一次来时,独照还是那么的拘谨,如今只剩大大咧咧了。
一路的奇石美景,让大家似乎忘了是追寻红叶来的了。大约是山谷气温低,红叶半遮半羞的,似乎还不是看红叶的好时机。不过也好,来庐山的游客多呀,人家次第炫红,也让远来的人不失望。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庐山人工湖有六个。如琴湖是最大的,因了这灵气的水,让庐山更加的赏心悦目。如琴湖畔,游人如织。湖水碧绿,秋风里荡漾着。
能与白居易的草堂有约,那是导游的功劳。我来过庐山几次,都没见过。突然眼前一片花海,心被震撼了,一方水塘,一间草房,一个雕塑,似乎见证了白居易曾经在庐山游玩的历史。
“山寺桃花始盛开”,因桃花而得名的花径,如今也是网红了。草屋内有满面胡须的老人,签名提诗,并有墨宝出售。我看老者书法龙飞凤舞,很有功底,如此倒是给草屋带来些许生机。
“何以洗我耳,屋头落飞泉;何以净我眼,地下生白莲。”“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欣赏半天草屋内白居易的生平诗歌,一边感叹时光荏苒,一边慨叹诗歌的永恒!真正接地气的作家,是最容易被人记住的。比如陈寅恪先生就很推崇白居易。一如这个草堂,原址不在这里,虽然是复制克隆的,但我们对白先生的敬慕却因为这个草庐找到了皈依!
一直走在一起的文英,先平,这时忽然不见了踪影,回头喊也没人应答。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她们姗姗来迟。原来她们走累了,又晕车,便席地而坐,却没想她们居然发现几棵特美的红叶树,阳光下,红叶熠熠生辉,她们的身影跟红叶完美的融合,似乎是从画里走出来一般。
“这么漂亮,也不喊我呀?”我有些嗔怪,毫无预警的。
“无意发现的,就我跟文英,等想叫你,就没看到你人影了。”先平一向善解人意,是我有些无理取闹了。望着手机里的她们跟红叶的合影,心下释然,很多东西都是缘分,不能强求。别了草屋不远,我们看见不少的红叶,树林里眨呀眨的,似乎像俏皮的孩子呢!心里忽然满是开心!因为先平的热情,我们可以一起游玩,走在大氧吧里,心境的愉悦就像此刻的阳光,一泻千里!
最后一站是美庐,去过两次,结果同伴都不愿意进去,所以这次算是首次见到美庐真面目。
美庐也是石头建筑,名字是蒋介石取的。不用说就是选取他夫人宋美龄的名字,据说他们一共住了七百多天,对这里情有独钟。房子有地下室,所以一楼也干爽,进门是会议室,往里便是宋美玲卧室,东西都是以前的,虽然有点沧桑,但一眼便能看出主人的品味清高优雅。往前有一台第一批的冰箱,煤油驱动的。导游说有人出五十万购买,没卖,想想这古董怎么能卖呢?有它就可证明当初美庐的物品可是世界顶尖级别的。还有夫人弹过的钢琴,画的油画。在慈溪蒋介石故居也见过很多宋夫人的油画,当真是大才女!
只是后来宋夫人没有回过美庐,在她百岁生涯里,她肯定经常留念这里,或许梦里能来美庐一游吧。而我们能瞻仰她的故居,也被的博学多才所倾倒。人还是靠自身的厚重立世的。
而美庐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也是毛主席的下榻之处。想想奇怪,主席怎么会挑中这里呢?看到墙上主席进美庐时的相片,画外音是“委员长,久违了!”。心里莫名释然!大约就像美国新总统永远住着白宫一样吧。主席也想住下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官邸,何况,里面的设施肯定是一流。比如坐式抽水马桶,只毛主席不习惯。所以卫生间里便赫然多出来个蹲位,虽然有点违和,却让人感悟主席的率真!
两次游玩故宫时,导游都说毛主席只到过天安门,没有进过故宫,因为都是真龙天子,进去不好。所以主席能下榻民国总统的官邸,莫非也是一种释怀么?
别了美庐,我们一行准备回程,而我无意发现美庐旁边的小河很美,深深的沟底,细细的小溪,弹奏着欢快的乐章。溪流两岸,落满了各色红叶,石头犬牙交错,怎一个美字了得!
我禁不住凑近去观赏,又抬头看看河两岸的树木,呵,疏朗有致的杂木,居然红叶飘飘呢?我赶紧抢拍了几张。心里因为这些突然闯进的红叶,而彻底温暖起来!
人说庐山看红叶最好的出处是植物园,其实,庐山的红叶可遇不可求,你来它灿烂,你不来,它也灿烂!到底灿烂是它们,而我们呢,可以储藏一片红叶的心境,偶尔来场炫酷——弹一首曲子,唱一首老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光阴早就把最美妙的东西加在了修炼它的人身上。那个美妙的东西,是清淡,是安稳,是从容不迫,也是一颗最自然的心。”想起雪小禅的这句,我捡起一片红叶,悄悄放在包里,心里一片静谧!
朱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