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讲家乡故事丨喜迎中国非遗博览会章丘ld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家乡的有些传说也许你耳熟能详;家乡的有些传说也许已经藏在了老人们只言片语的唠叨里;家乡的有些传说也许只有你去查阅历史,翻阅古籍才能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章丘一些地名的传说。

锦屏山的传说

锦屏山原名叫平顶山,因山形而得名。清朝乾隆八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视,曾有章丘县令毛邑护送路过此地,乾隆为优美的景色而感叹,连声赞道:“美哉,妙哉,一幅锦秀屏障也。”乾隆的赞赏,后被人们传开,从此而得名锦屏山。

县令毛邑听到朝隆赞赏此山,护送归来,便登山而上。行至南石门,便听到笛声悠悠、云锣嘡嘡,伴随着阵阵念经声。来到讲经堂,见一位四十多岁道士正在给徒弟们讲经。道士见县官至此,忙起身迎接,并引导县令周游了锦屏山。县令毛邑观朝阳洞后,提笔写道:“暑日无炎蒸之苦,秋夜无霜烈之威。”

乾隆帝的感叹,县令的题字,使锦屏山的名气逐渐大起来。那讲经的道士何许人也呢?他便是锦屏山上庙宇创建人,第一任住持道长韩阳成。韩阳成系乡惠山头店人,康熙三十七年,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苦读寒窗十余年,终不得志,便看破红尘出家修道。日后收一徒弟刘来广,带其云游四海七年。后来师徒二人游至锦屏山,见此有“龙虎回旋环绕之势,峰峦委折起伏之形”。特别是悬崖奇洞,洞口被树藤半遮半掩,时而有云雾飘溢而出,甚是迷人。韩阳成决定在此山修居,并为奇洞题名为“朝阳洞”。

为治理锦屏山,韩阳成白天率徒下山募捐化缘,晚上进洞修炼,几年过去了,收入只能维持生计,治山收获了了。这时他才知道,治山是浩大的工程,只有聚善士集义仁,奋斗数年方有指望。他通过化缘打探,得知三元村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翁,姓陈名新帮,字士伯。曾西游太行,南下江淮,北登长城,东漂渤海,见识很广。便登门拜访,求贤上山。陈新帮应允后,又去西王黑村请来好友靳延址。三人情投意合,同居朝阳洞内,制定治山方案。他们一方面化缘募捐,另一方面调动环山的三德范、长水等十二个村庄的庄长社头,发动群众广聚财力,终于从乾隆二年开始,破土动工修建庙宇。历尽六年艰辛,锦屏山已初具规模,建起了讲经堂、文昌阁。收徒弟已达几十人。前面讲到乾隆路过锦屏山和县令毛邑题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锦屏山原名叫平顶山,因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锦屏山有了庙宇加乾隆感叹和毛邑题字,名声大振,进香人不断。进香加募捐,财路大大增加。韩阳成等又经十五年努力,泰山行宫、灵应宫、墙垣等建筑物相继竣工,泰山圣母等十几座神像也一一塑完。加上山上天然的景观迎山三石门、三登崖、鸡冠峰、龙泉等名胜,终使锦屏山成为方圆百里的名山,被人们誉为“泰山之子”。

先师道长韩阳成为治理锦屏山,花费了二十三年心血,终因积劳成疾,于锦屏山工程完工的第二年,乾隆二十三年乘鹤而去,年仅六十岁。(孙庭华李守雨)

绣江大桥的传说

章丘古城东门外有一桥,名曰绣江大桥(又称东关大桥),远远望去,在绣江河上宛如一长虹卧波,壮美迷人,又像一手持彩练的少女在河畔梳洗妆扮,倩影缈缈。它是绣惠人民与各地人民的纽带,对推动绣惠*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这座桥始建于明朝初年,据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章丘八大景之一的“绣江春涨水流声”说的就是在此望江之美影。清康熙年间章丘知县钟运泰曾有“一天春卷千堆雪,三月晴轰两岸雷”之名句。说起这座桥的来历,还颇有些神话色彩呢。话说这天碧霞元君身披彩霞,手持云朵东寻人间考察。远远的,在天上发现地上有一道白练迂回曲折,雾气袅袅,雷声轰鸣。“那是什么?怎的这般迷人神魂?”碧霞元君老太暗自思忖,把云朵放在头上,俯首细望,只见白练一边是一座古老的城池,城内阁楼林立,街道纵横,宛如天都一般。另一边是几个零星散落的村庄,村子的人们耕田犁作,植桑养蚕,以农为生。眨眼之间,老君已落在了这缥缥缈缈的水雾之上。原来,这就是当年王母娘娘为阻拦牛郎跟织女上天拔下金簪划下的那条长河。从此,牛郎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无尽的相思泪流进这滚滚的长河发出巨大轰鸣,震颤着两岸人民的心。

“王母娘娘也真是太专横了,牛郎虽说家境贫穷,可人却憨厚老实,勤劳善良。织女与牛郎在人间恩恩爱爱,共同生活有何不好?非要让她永远在你身边,伺候你一辈子,难道这就是对孩子的爱?!”碧霞元君暗暗埋怨,可又不敢得罪王母。于是把身上的彩霞往上一撩,脚下踩着白云来到了泰山。跟山神一商量,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悄悄派一罗汉来到人间,召集两岸民众在河上架一座桥。百姓一听拍手叫好,但立刻又皱起了眉头,“主意不错,但谈何容易?!水流湍急,不好修筑。谁能搬得动巨大石块垒柱架桩呢?”看看围在身边的人们,罗汉拍拍胸脯,说:“俺有劲,能搬动巨石,只是俺吃的多点,一顿饭要吃一簸箩馒头。俺还主持修筑过好几座桥哩!”人们投来惊喜的目光,“没关系,只要你能搬动就行。”两岸的人们从各村找来了工匠帮助罗汉。

第二天,当人们赶到河岸时,发现罗汉早已从长白山运来了许多巨石,只见他掖下一边夹一块四五吨重的巨石,箭步如飞。运完了石块,又携着巨斧向城北的山中奔去,砍来了许多柳木桩。准备就绪,便带领工匠开始施工。再说当地的人们,见此情景惊喜万分,纷纷从家中拿来了馒头放在簸箩里让他吃。罗汉也不客气,一手拿起四五个馒头就往嘴里塞。说也奇怪,那簸箩里的馒头也不见少,总也拿不完。罗汉带领工匠们首先引水渡沿,然后把柳木桩牢牢地打在河底,再在上面铺上巨石,打好桥基,开始建桥。不出一个月,一座雄壮的大桥建成了,桥身由九个立方洞组成,每个洞的两边是由一块四五吨重的巨型三角石块支撑,桥面是巨石连接而成,整座桥坚固无比,看上去古朴美观。大桥建成,两岸的人民沸腾了,正当人们拿来美酒要感谢这位罗汉时,却再也寻他不着。人们这才知道是位仙人,忙叩着向天跪拜。后来,有人在泰山附近看见了此人,方才明白是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派来修筑此桥的。

从此,古城内外的人连接在一起,村子的人可以进入城里享受都市生活,城里的人也可以到村外散步休闲,过过田园生活。夜间,忙碌了一天的牛郎和织女又可在此相会,倾诉爱慕,往日的泪滴化作了河水欢快的歌唱,奏成一曲“绣江春涨水流声”,引来无数骚客文人观光游览,即景赋诗,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曾有诗云:“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此故事是真是假亦无从考证,但时至今日,绣惠的人民对原绣江大桥还是记忆犹新(因年代久远,镇*府于九六年又重修了绣江大桥,现在看到的已不是那古老的桥),“三月晴轰两岸雷”的壮举也只有在原绣江大桥才能欣赏到,因为那座桥身上全是柳桩,水流过去撞击着桥基上的柳桩才会发出如交响乐般荡人心弦的声音,这点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不难得出。只可惜当年修建新桥时由于施工需要这些柳桩大部分已被挖出,同时还挖出了两个保护此桥的镇妖水兽。(韩庆梅)

三德范由来

在远古时代,今文祖地带便有村庄,战国时期,这里又是交通要道。齐国为防鲁国的进攻,修建起了齐长城,并在此设锦阳关。关北有重兵把守扎起大营寨,人们称此为大寨(今日文祖镇南大寨村)。大寨的*械、粮草等设在锦屏山下,人们称此为小寨。每日的饭菜由小寨做完后用小车往大寨三次推送,时间已长,人们又称小寨为“三推饭”。因送饭曾遭强人的抢劫,以后大寨便派出探马侦察,在确无敌情时,由快马送信追催送饭,因而又称小寨“三追饭”。现三德范村张家林明朝碑文载“三坠反”村名便由“三追饭”谐音讹传而至。“三推饭”村名也有碑文记载。

关于“三德范”之村名,却是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

自锦屏山下有了小寨以后,人们开始砍柴挖药往小寨里送,渐渐地寨北形成了几十户人家的小村。村里有个张老汉早年丧妻,好不容易把儿子张郎拉扯大,娶妻姜氏。二人结婚不久,齐鲁两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张郎随*出征。张老汉因常年砍柴担柴,患下腰痛病,家庭的生活重担便落在姜氏身上。她每日砍柴送往小寨换点银两维持生计,又要挖药为公爹煎药治腰。她自己吃糠咽菜,省点米面让公爹补养身体。腰痛病最怕受寒,每逢季节变冷后,她做好晚饭让爹先吃,自己去老人房间,用身体暖热被窝后再让公爹去睡。姜氏的勤劳贤惠受到了乡亲们的夸奖。

三年以后,张郎还没回来。一个冬天的傍晚,一邻居来张家借锤头。正巧张老汉没闩大门,邻居进门后发现姜氏躺在公爹的房间,于是小村里传遍了姜氏睡公爹的消息。人人夸奖的姜氏又变得人人唾弃。一日,几个后生去锦屏山南岭打柴,见姜氏正在挖药,便编唱山歌骂起姜氏来:“哎——遍山采药为壮阳哟,儿媳上了公爹的床哟……”自从村里传出风言风语后,姜氏满腹冤屈,又想起出征不知死活的丈夫,每晚对孤灯暗泣。今日又遭人当面辱骂,心里越想越难过,蒙头往悬崖下扎了下去。后生们一看才知耍贫嘴惹了大祸。他们赶到山下看,姜氏已是血肉模糊,便砍两棵树绑个架子,放上姜氏又用杂草盖严,抬起往崖上攀登。越往高处走,肩头感到越来越沉,似有千斤之重,歇了三次才登上山崖。当他们抬到张家门口时,却惊呆了,姜氏正在过道里纳鞋底呢!慌忙揭开杂草看,却是一块光滑的石碑,上刻七个大字:“三从四德之楷范”。

原来,姜氏的勤劳贤惠感动了锦屏山上泰山奶奶的神灵,当姜氏跳崖的刹那间,展施仙法用白云托住,使姜氏像梦中一样回到家里。又赐石碑一方,洗刷了姜氏之冤。于是,人们把此石碑立在张家门前的小河岸边,成了小村的骄傲。百年之后,一场洪水把石碑冲没,但由“三从四德之楷范”简化而得的村名“三德范”却流传至今。姜氏跳的悬崖,因后生们歇了三次才登上之崖,因而此崖得名“三登崖”,此崖便是锦屏山上的景观之一。

(注:小寨遗址在今锦屏山南路路南米之处,此遗址年整大寨田时挖掉。)

文祖村名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今文祖地带便有了村庄。那时期,尧已是很有名望的联盟部落首领,统治多数汉族部落,只有少数部落还在互相争夺残杀。

当时的文祖地带,三面环山,一面平原,地势优美,土地肥沃。为争这地盘,北部落(今章丘)与南部落(今莱芜)发生了战争,仗打了十几年,今天攻过去,明天又打过来,双方伤亡都很大。老百姓为避战争之苦,弃庄逃进了深山,建起洞穴和防侵的厚石墙,到夜间才下山种地收庄稼。原有的村庄已墙倒屋裂一片狼藉。

几十番征战以后,两部落大伤元气,面临被其它强部落吞掉的危险,双方只好派特使向尧讨教,并愿意加入尧的部落联盟。尧非常高兴地接待了双方特使,认为此事关系重大,便派他信任的舜来处理两部落之战争。

舜在双方文官伴陪下来到此地,一连几日只是游山玩水,并不提边界之事。每到两郎山南东岭便凝目仰望,然后回营休息。文官个个不解其意。数日之后,一文官忍耐不住,问起边界之事。舜微笑着说:“天意早定。”他挥手向东岭峰顶一指,“顶峰耸立石人石马,上苍喻示,此处为界方能人收兵刃马下鞍,天下太平。”官员们一听,个个拍手叫好。从那以后,两部落定界和好,百姓又过起了安宁日子。人们非常佩服舜的文博德善,纷纷要求立块界碑,并刻上舜的名以示纪念。舜说:“我受尧之托来处理干戈,论德论文我都不及尧,要说刻名纪念,只有刻上“尧”字。于是,界碑上便刻了“尧文德之租界”六个大字。

后来又经春秋战国战乱,村庄建了被摧,摧毁又建,历经几朝,曾设“广宗县”“东国城”等地名。

明永乐年间(公元年)孙、张、万等姓从河北枣强迁居此地,种地时挖出了界碑。此时碑已断几截,“租”字的禾木旁只留下半边,“界”字只留下半个田字,碑前四字清楚可见。人们不解其意,便请一老道士化解。老道看罢连声说:“好好好,此地乃尧帝之祖庙也。”

于是,人们又建起一座庙,立上了庙碑。原“尧文德之租界”的界碑,经老道讹点成为“尧文德之祖庙”的庙碑。“文祖”村名成为庙名简化而得。(孙庭华)

石斑鸠

章丘文祖镇东南深山之处,有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叫“石斑鸠”。此村名虽然粗俗,却是周代齐国的始祖国君姜太公所起。

商朝末年,商王帝乙死后,由次子辛继承王位,这便是中国古时有名的暴君商纣王。商纣王荒淫无度,造成了*治腐败、社会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恶化,平民纷纷造反,全国卷入了大规模的战争。为避战争之苦,百姓纷纷逃进深山。这时期有三户韩姓人来到今文祖镇石斑鸠村的大山沟里,开始开荒种地,当年庄稼丰收,漫坡都是红彤彤的高梁,于是起个村名叫“高梁峪”。几十年以后,此小村已有十几户人家,但光景却不如以前。原来,刚进山口有个村庄叫鹁鸽崖,村内有一恶痞,专门纠集无赖闹事,常常偷袭高梁峪村的庄稼。加上鹁鸽等鸟类和兔狐啃叼,使高梁峪村收成少了,村民生活难以糊口,因而时常叹息流泪。

一日,人们又在村头叹息议论,却见顺小路来了一行人,前边是一老者,童颜白发,见人们愁眉苦脸的样子,便上前询问原委。得知原因后,老者捋着胡须朝山谷环望片刻,说:“此乃村名所至也。高梁乃鹁鸽之食,叫此村名岂能不受鹁鸽村人之挟。”人们忙问可有破解之法,只见老者朝村东北的悬崖之外凝视了老长时间,嘴里喃喃道:“斑鸠与鹁鸽只能抗衡,加石可强村也。对,此村改叫‘石班鸠’也。”话音刚落,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但见东北崖断裂,露出一红嘴伸爪欲飞的石斑鸠。人们惊呆了,等清醒后再寻找老者,老者一行早已消失在深山中。后来才知道,这位老者便是姜太公。

原来,姜太公辅助周文王和周武王灭商功劳最大,被封为齐国国君。姜为治理好齐国,便到处走访体察民情,遇到了上述之事。人们得知国君为“高梁峪”改村名为“石斑鸠”,再也无人敢欺辱其村,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从那时起,文祖一带留下这样一个风习,认为姜太公到过的地方就可逢凶化吉,于是盖屋上梁时,便写上“昨日太公从此过,他说今日上梁吉”或是“太公在此”等字样,风习流传至今。文章中所写,崖嘣石裂是真是假也无法考证,但你现在到石斑鸠村的东崖下去观看,便会见到一块形似斑鸠的巨石,高高悬在石崖顶上。(孙庭华张清河)

大桑和小桑村的来由

宁家埠镇驻地的东南方向,有两个相邻的村庄,分别叫大桑和小桑。

相传,很早以前这个村子的人,大都以养蚕为生。

有这样一户:姑、嫂、婆三口之家。小姑和婆婆负责在家喂蚕,寡嫂负责野外采桑。她们家人口虽少,但蚕养得是越来越多,蚕吃的就越来越多。尽管寡嫂天不亮就挑担筐出门,但由于养蚕多,桑叶越采越少,几乎就采光了。如果采不到婆婆规定的两大担筐,回到家婆婆就会连打加骂,并把她推出门外,连饭也不让吃。

这家小姑见嫂嫂甚是可怜,经常偷着给嫂嫂送点吃的。后来有一次被婆婆发现,也挨了打,并把小姑严加看管起来。

这天,寡嫂一大早就出了门,到了中午时分,她又饥、又渴、又热,看看两只筐里只有数量不多的桑叶,怎么办呢?这样回家肯定会更糟。她看见有几棵大榆树,叶子正茂盛,就上树采了两筐榆叶下来,上面盖上桑叶回家了。幸亏小姑从中周旋,幸好蚕也吃榆叶,这次她没有被婆婆撵出来。

不几天,榆叶也采光了。这天寡嫂什么也没采到,中午也不敢回家。到了天黑了,她还是不敢回家,她又饥又怕,难过地哭起来。

小姑见嫂嫂一整天都没有回家,就满坡找嫂嫂,见嫂嫂哭的如此伤心,自己又无能为力,于是大声哭喊着:“土地大王,如果你能把这里变成一片桑林,我宁愿嫁给你,你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她连喊三声,话音刚落,突然一阵狂风过后,眼前真的出现一片大桑林和一片小桑林,可是,小姑却不见了,嫂嫂到处找小姑,也终未找到。

寡嫂每次来野外采桑叶,都忍不住对小姑的思念,她总是一边采桑一边不住地喊:“小姑、小姑……”后来她变成了一只斑鸠,还是不停地叫:“姑姑,姑姑,姑姑……”

人们为了纪念这姑嫂俩,把这里的村庄命名大桑和小桑。(贾在花)

兴国寺

在曹范乡的邢亭山村,有个有名的寺院叫兴国寺。传说这个寺院建于明朝。

兴国寺正殿有一尊气势威严的佛像,慈祥的面容透着庄重、和善,显示着高深莫测,深得四方百姓的尊敬和崇拜。

佛像坐高五米,佛首一米左右,量约一吨。佛身为一整块巨石所塑。据说这块巨石出自地下,无根无底。这尊石塑在方园几个村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呢。

当年,建造佛像的工匠雕完佛身后,按装佛首时却傻了眼。因为,除佛身过高外,更重要的是佛首太重。当时的设备条件根本无法将佛首按上佛身。怎么办?人们在佛身前唉声叹气,一愁莫展。这时,忽听一人说道:“可叹!可叹!可叹齐鲁人才徒有虚名呵!”人们寻声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老人站在那儿,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当即有人上前问道:“老人家,请问您有何良策?”老人微微笑道:“我乃土埋脖子的人啦,能出什么好主意!我是见你们这么多人按不上一个佛首觉得好笑。”话音落地,掉头而去。他一边走,一边念叨:“可叹!可叹!……”人们见老者远去,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个老头不但不给帮忙,还讽刺人!大家议论纷纷。这时,有一个头脑非常灵活的人说:“别说了,别说了!老人家已告诉我们解决的办法了。”大家忙问啥办法。那人说:“他说自己是土埋脖子之人。这不分明告诉我们,只要用土把佛身埋起来,埋到脖子处,顺土而上,不就把佛首按上了吗?”

人们一听,恍然大悟,赶忙派人去寻那老者,老者早已无影无踪。人们坚信这是天神显灵,便一起跪倒拜谢。

自此,兴国寺的神像便塑完整了。世世代代万人瞻仰。(何*)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信息整理自“章丘区文化馆”。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提示:长按指纹,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