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鸣沙中学60年记56印在我心中的风水 [复制链接]

1#
印在我心中的风水学校——鸣沙中学′原鸣沙中学教师*学勤/文/图风水也叫堪舆,是老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一门人与自然的学问。堪,指天道;舆,指地道。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轨道或轨迹。风水认为:宇宙自然是一个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也就是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小宇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命运的通道才是顺畅的,自然界的正能量就会源源不断输入,各种吉祥就会接连不断;一旦这个通道受阻,负能量就会随之而入、形成倒灌,各种灾难就有可能降临。风水主要观看的是宫殿、建筑、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等方面的具体布局、方法与原则。我在鸣沙中学教书27年。我想从自己知道的风水角度写写风水学校——鸣沙中学。鸣沙中学座落在宁夏中宁县东南方,在文王八卦是巽方,在金木水火土中属木。它东有牛首山,南有烟筒山,西有四口山,北有贺兰山,群山环抱,形成金盆养鱼的格局——山重而不压抑,视野开阔,聚风养气。南有七星渠灌溉,北有大*河流经,水足而不为患,沃野万亩,果树飘香,五谷丰登。古老的鸣沙州留有很多古迹——鸣沙古塔、安庆寺、白马寺、七星渠,还留有美丽的传说:《范仲淹建塔镇河妖》、《杨家将住兵薛旗营》、《唐肃宗夜驻跸骅台》、《康熙访贤》、《鸣沙过雁》、《牛首慈云》、《柳星翠绿》、《青龙摆尾》。山护水照,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年,鸣沙中学校址选在了教场滩——传说中宋朝杨家将练兵之地,实际上是古代操练兵士的场所,占地面积70多亩——这在农村是相当宏大的校址!主要接收鸣沙、長滩,白马,恩和(东边部分)四个乡镇的高中学子和鸣沙部分初中学子,鼎盛时期在校学生近人,教职工多人。站在高高的七星渠坝,驻足观望:雨后清晨,霞光万丈,第一缕阳光斜射在鸣中的操场上,鸣中象是振奋了的雄鸡,显得那么精神,那么风光——这是养马湾的一个仙影,山口照耀,旭日升起,就能看到喷薄而出的火红。大树参天,树木林立,光透过树,显得格外耀眼、格外光亮。渠水雨水充足,更有灵光。山水相依——山聚了气,地有了风,水造了景,景应出了光——这就是极好的上中之上的上风上水。风水实质是阴阳的互换与变动。风水的好坏还与社会的风气紧密相连。因此讲风水学的大师常说:“未看宅下地,先看宅下人。”鸣沙地区的父老乡亲历来尊师重教,过去出过文化名人、各种能工巧匠,府台、拔贡、县長,如今出过大科学家、大文化学者、大企业家,处長、厅長、省长。这说明,风水与人类本身,关系甚密。作者当年在鸣沙中学校园留影鸣沙中学外围布局特别精妙——四面环水围绕,四面有路通达——这在大多数学校中是及其罕见见的:学校原有的建筑布局是这样的:学校东边——八卦为震,五行属木——渠隔路——水润木,吉。学校西边——八卦为兑卦,五行属金——路隔渠——土生金,金生水,吉。学校南边——八卦为离卦,五行属火——渠带路——水火不容、相克,有土调之,吉,学校北边——八卦为坎卦,五行属水——路带渠——北方属水,再加水,水过盛,有路平之,吉。东、西、南、北四面都是吉祥的风水,这对一般的建筑物来说,的确是罕见的大吉大利之地,尤其每逢春夏秋三季,渠水哗哗流淌,自然掷地有声,唱着歌儿流进校园、流向田野、奔向村庄。草绿得碧眼,花开得旺盛,正应了“问君那得清如渠,唯有活水滚滚来。”的顺风顺水。鸣沙中学最早的大门是朝北边开的——这在风水中是大是吉门。它的布局是坎门局。坎,五行昰水,八门,属(休门),吉。与它紧邻的乾位‘西北五行是金,金生水,吉。八门是开门,吉。与它紧邻的东北艮,五行属土,八门是(生门)大吉门。五行虽克,但艮位又是东方艮震巽属东方甲乙木的组成部分,偏东又属木。整体相连北方局亁坎艮归坎局,大门就是三吉门。大门进来就是一个大照壁——传统讲法是避邪聚气的屏风建筑,后来改称“语录碑”,正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后面写着学校的办学方针。鸣沙中学当年部分教师在校园一角需要强调的是:风水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聚人气!在苏忠深、殷思齐、祁生华、唐德荣、孙全信,張立国校長掌舵时,学校一贯坚持“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团结一心,内強素质,外树形象。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子,后来成长为各类人才:有国际、国内的学者、专家,大企业家、大商人,也有处级、厅级、省级领导干部。鸣中从起步时就重视人文凤水的打造:70多亩的校院规划布局得井井有条——前朱雀(南)方,明堂视野开阔,有山有水,前途无量;后玄武(北)开阔无碍,有水有山,层次分明,有依有靠——预示着开门大吉!左青龙(东)紧邻渠,大渠青龙归位,如鱼得水——此乃大吉。白虎在西,一路通衢、无阻。东,南,西,北的的布局,从风水上讲:妙不可言。再详细看看校园:大约米長的校园,基本等分划为三个区:东边是师生住宿娱活动区,有五排,排了一排间隔在10米以上,中间有一个五六亩大小的操场、还有,蓝球场、羽毛球、网球场,最东边靠墙处是一长条厕所。中间区域是教学区,这是学校的核心区域,有3排、9栋教室,27个教学班(后来西边扩展到四排`五排容纳33个班,班中间教室前面是“工”字房大会议室,两头分别是校長主任办公室,后勤会计主任办公室。教学区前方是大操场,能容纳三千多学生活动。活动器械,应有尽有。所有的教室后面是参天大树树,教室门前都有花池——学校是花园,也是林园。种花种草,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锻炼了同学们的筋骨,培养了班集体的荣誉感。房子虽是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但被师告整畦的干净,整洁,阳光。朴实而美丽。西边区域是校办工厂,十多亩的果园,莱园。学校整体布局是按照七层衙署图进行的。大门在北:处贪狼星位“贪狼居北主荣昌。”主位布署在三堂,“升官利财。”(灶,放巽(东南)木旺火吉(“断无不升迁者”。侧所放在东(伤门凶),侧所放在西南(死门凶)用侧克之,吉。在这样风水极好的环境里办学,学校凝心聚气——《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曾经报道过鸣沙中学的办学经验——那是年,我做为吳忠师范的学生代表,到鸣沙中学参观学习,我第一次在鸣沙中学展览室里,见到了高中生杨森林写的7篇作文佳作:有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小小说、报告文学,还有农村调查报告。那时杨森林在学生中很有名气。我们从那时相识相亲,亲密起来,直到今天,一直是好朋友。那一次,我还见到杜通老师做的中宁地图雕塑,见到了肖向东老师缠绕的电机展览,见到“红医班”的针炙,“农艺班”培育的萝卜、南瓜、苹果、梨等丰硕果实及各种农作物标本。那时我就想:鸣沙中学肯定是出人材的好地方。现在看来,我们原来的判断是成立的。围绕北门的风光,打造鸣沙中学有殷思齐校長、祁生华、唐德荣、孙長信、张立国,校长,这期间最有功劳的当数祁生华与张立国二位校長,是他们承前启后,播下了爱的种子,兴起了尊师重教、检朴廉洁之风,给鸣中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他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时期,善待重用“江南七子”,招揽人才,重识人才,才有了鸣中后来的希望。正是他们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盖了中宁县第一个教师澡堂,让乡下的教师享受了

城里才有的洗澡便利,千方百计给全体教师焊了钢管床——那是从部队调配来的钢管,其他地方上想都不敢想,使我们第一次结束睡土炕的历史,享受了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想起来,那时的领导真的大公无私,没有一点特殊,和所有的教师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工作,一起玩耍,一起打蓝球——祁校長,張校長那都是威风凛凛的体育好手,是他们带动了鸣中的体育发展,鸣沙中学才有了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蓝球队。那时我们与校长一起骑車回家,有说有笑——长长的自行车回家大*,引来人们的羡慕。虽说生活条件是艰苦的,物质是有限的,但工作的舒心愉快的。忘不了祁校長的担当,智慧,大爱,大度,在*治运动的风口浪尖,智慧的保护重用饱学之士“江南七子”,使他们有机会,教鸣沙的莘莘学子。在他们的带领哥影响下,鸣沙中学才培养出了响誉中外,响誉宁夏的才子俊杰。忘不了祁生华对我的关心爱护——是他帮我调回了在灵武精神病院工作的妻子;是他高抬贵手,没让我去灵武作主让妻子打胎,我才有了二儿子——天津大学研究生、现在是宁夏自治区电力局专责科研人——使我多了一个儿子,国家多了一个人才。忘不了張立国校長的多才多艺——他以艺术家的视角(人性化),艺术家的洒脱,管理教师队伍。杨宗仁主任(升为副校長、后调任南京市档?局局長。)王学增副校長(后调任银川师专数学系主任)都是他的好帮手。教学全权交给杨校長,后勤卫生权全交给王校,張校長只管运筹帷幄,杨校長却管决胜干里——这是我在鸣中三十年里遇到的最好的领导搭档。在他们的领导下,全校开展教学大比武,能者上,庸者下,用真本事成绩说话。他和校長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严格教师培训,严格考学生管理。学校大会多是副手讲,張立国校長却很少讲话。校長天天有时间到寝室和老师谈心,到操场与老师学生,打蓝球,踼足球。鸣中的课外活动那是格外的热闹,丰富多采。張立国的手风琴拉得特别棒,学校的文艺演出常常是他指导。忘不了与杨宗仁校長与我为伍的日子——我刚分配到鸣中不久,就和他搭了一个班子。王春祥老师带的高三班——那是学校的宝贝疙瘩。全校上下通力合作,精心打造。为了争取高考的成功,学校决定语文有他和我负责指导——学生分报大学和专科(中专),他讲高中部分,我讲初中部分,天天晚上灯火通明,没有任何加班费,义务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高考鸣中获得满堂彩人全班考生只有一二个没考上,我校的升学率全县第一。第一次合作成功,我们的友谊加深了,相互的交往敬慕就更进一步。之前,我和他的爱人凌琦华老师就是好朋友。几年后他调往南京,我特意买了一只羊羔,在我家没宴为他送行。陪他的自然少不了張立国,王学增校長,还有学校的元老,張恩普,鲍家奎,吳玉山,庞国兴,張建強等。要知道,我那时从灵武搬回鸣沙中学,就是这三位正副校長亲自提前为我打扫卫生,迎接我家入住。这样的校领导怎能叫人不敬佩?我不愿也不想离开自己舒心的教师生活,既使多次有改行的机遇,当官的机会,我也很少动心,在鸣沙,一呆将近30年,我至今也不后悔!我当了一辈子的教师——教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有教授,专家,医师,教师,银行人员,医生,工程师,企业家,事业家,也有科長,处長,厅長,我也影响培养出出了两个优秀的儿子,他们都是鸣中上学,后来都考上了大学,又都考上了研究生,现在都在省级部门工作,符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发展。每每与学生相聚,我都会想起鸣中——那真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鸣沙中学再次兴旺了,升学率跑在了全宁夏前列,学生来自宁夏四面八方。人多了,要扩班,扩教室,北门显得拥挤不便,无奈就移门到西边——这在风水上属于兑方局坤门门——西方庚辛金——靠西南坤,位属土,偏西北乾位属金。整体大门处在坤方巨门星位,延门也算吉门。然而,大门朝西盖高楼以后,原来的教学区砖瓦房全拆了,变成了五层的二栋楼。原来的果园、菜园、校办工厂变成了家属院,没了渠水进院,自然就少了活力。而且西边校门外加上一条通往鸣沙街的白晃晃大路——这在风水上是最大忌讳!通往明堂也是-条路没有遮掩,也形成煞。大楼建造虽然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但人文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尽人意——曾校長换成拜校長,拜校長换或谢校長——校长人换了,风水也变了——风水的阴阳学里说:路是白虎,白虎冲明堂明,这就是煞——我们通常所说的大煞风景,就说的这种現象。风水的走向一般说几个月到三年就会见效——有人或许不信,但我在鸣沙中学时的这三任校長,工作也是兢兢业业,也是干万百计的努力教=着,但教育教学质量还是下滑,怎么想办法也改变不了。我仍然是我,教还是拼命,但收效甚微——几千人的大学校,每年高考,考不上几个人。曹雄校長调进鸣沙中学后,进行了各方面改进,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风水的打造:在大门两侧栽了松树,在中间地段建了近三亩大的转盘花池,四周栽了花树,中间的建高台雕塑了青春少女像,二圈内五朵莲花盆上栽种臭菊(用来避邪)再的全是高档的月菊的,瑰花,间种美人娇,花一开,甚是热烈奔放。花树的前方左右有二排大槐套松柏树,护围着通道,装点着大楼明堂;两边30多米長,4米宽,两边的草格种满了花草。校园重新绿绿的,亮亮的,艳艳的。在校园内特意修了渠道,形成小溪流水,直接把七星渠的活水引进校园,整个学校重现出了生机——原气开始回复,那年全校高考上线的学生不算太多,但我带的应届班,却考出了中宁县的文科状元——刘永龙,这在鸣沙中学是破天荒的,他是中宁县第一个上复旦大学的,也是在鸣中进入低俗期,一颗难得的启明星。他不仅为我们班、我们校争了光,也为我長了脸——我因他得了中宁县教育系统三项大奖:单课语文第一名奖、文科总分第一名奖、优秀班主任奖,我获得元的奖金——那可是当年二个月的工资哪!银川十六中闻讯要“挖”我去银川十六中任教,而我从心底更爱鸣沙中学这个风水学校没有去。曹雄校長调走兰州、刘金元校長接仼后,鸣沙中学风水大显:高考由先前的几个大学生增到几十个大学生,一年后,上升到上百人;两三年后,每年超过了百人上大学!直到年高中合并撤往中宁县城时,鸣沙中学初中学生依然还有多人,中考成绩依然在中宁县名列前茅。鸣沙中学的风水养人,也是文化人成长的摇蓝——从这里走出的校長升为县*协副主席的有5人:祁生华校長,張立国校長,曾強鑫校長,刘金元校長,徐辉校長。唐德荣校長从鸣沙中学副科级校长连跳3级,直接升任吳忠师范正处级校長。殷思齐校長升为中宁中学正科级书记。鸣沙中学走出了中宁县教育局二任四届局長:祁生华局長、杨宝峰(鸣沙中学首届高中生)局長。鸣沙中学还是中宁县校長的摇蓝,从这里走出的学生、教师成为中宁县各中学校長的有:徐辉——中宁中学校長,詹玉瑞——中宁一中校長,*静——中宁二中、中宁一中校長,尹学刚、莫建*——中宁三中校長,杨林、刘远吉——中宁四中校長,康永安——中宁五中校長,宋万斌——中宁六中、大战场中学校長,李新月——中宁六中校長,强吉鹏——渠口中学校長,邢彥华——鸣沙中学校长,李维柱——中宁一中副校長。其中,李维柱、李新月、莫建*都是我在鸣沙中学教过的学生。年鸣中的高中与中宁中学、中宁一中合並后,我选择了去中宁一中,继续教高中。年,我退休后又一次特意去看了看鸣沙中学——原有的建筑没留下多少。学校楼房是新了,但全部的建筑都集中在操场后边靠西北的位置,中间没了明堂,没了七层衙署的布局。操场是空阔了,但再也找不到留在我心目中的风水了……这个曾经是几千人的大中学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初中生加小学生也不过是多人,不能不使人惋惜……我又梦回到37年前的鸣沙中学——学校四周被农田村庄环绕着,渠水哗哗。渠边农舍到处都是参天大树。校园是清秀的:树叶绿了,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开了,杨柳吐露微*,红的,粉的,白的,把大地点缀得色彩斑澜。四周的麦苗柔柔的,嫩嫩的,鲜鲜的,绿得惹人眼,就连空气都是鲜的、香的、甜的。仲夏,大地一片金*,成熟的麦田漂逸着成熟的麦香。收获的喜悦从田间飘来,从学生带来的稔馔飘来,从学校的菜园、果园里飘来——好香,好香。大地如同五彩缤纷的水墨画。学校如诗,学校似画啊……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找回曾经的风水学校——鸣沙中学?杨森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