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周明环能慧‘’’,再点击“
脾 肺
肾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五毒中,阴土好怨人,怨人伤脾,故有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胃病,溃疡,乃至胃癌等疾。阳土性人,信实、忠厚,宽大能容,笃行道德。
阴土性人固执死板,心量狭小,所谓“蠢笨愚囊佞”,好生闷气。阴土人愚笨,动作慢吞吞。
孩子降生后,听他的哭声便知道他是什么性。大声哭,突然停住的是木。哭声急速的是火。慢的是水。时哭时止,呜咽呜咽粗闷的是土。哭声响亮连续不断者是金性。阴土性人一生累大,好生蹩气、闷气,故有胃病。这类人无做事能力,且出口怨人。
有一个笑话:从前在中国,男子会打妻子。这个丈夫把妻子打了两、三回,其妻才慢吞吞的问:“你打的是谁”?男人更光火,说:“打的就是你,你还不知道?”这就是阴土性的写照,又笨又佞。阴土性人专打小妄语,因为懦弱无能,怕担当错过,所以每每将过失往外推,在北方这叫做“寸地谎”。
阴土性重者,就打大妄想,因此,欲补阳土,千万勿撒谎,连妄想都不要打。所谓“言由心生”,人说的话,萌之于心。心里想什么,就遂以语言表达之,假如打了妄语,不可以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因为言为心声的表现,必要先在心地上用功夫,克制妄念,令它不随便生起。
孔子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信义之重要。
阳土的信实,像四季顺序,不能差错。论语上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若无信实,就像车轮少了平衡之关键,在道上不能行走。因此,欲培阳土,要补信实。木能立万物,水能养万物,金能分万物,土能生万物。土主元气,然人则伤元气。阴土人好忧愁,一天到晚长嗟短叹:“天不帮我忙!”伤元气,故精神不足。
欲拨阴取阳,要除忧愁,生欢喜心。
如何生欢喜心?在道德会有一首偈,人人传诵:“善人教我不怨人,这是成佛大道根。从今而后天天问,看我怨人不怨人?”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莫怨天尤人。土主信,信因果。“信实”两字相连:“信”是根干;“实”是结果,信佛的人,要信实。若单信而不实行,则目标不纯,结的果也不真实。
有些人信佛,是为求福报,求老佛爷保佑,但不发菩提心度众生。这样信佛参杂贪心,故非真信。真信佛法僧:信佛,然后信佛的教法,依法修行,才是“信实”,才能依佛和光。信而实,便生真阳。若半途而废,即因一开始就没信实,故日久信心动移而生退心。我从廿岁到三十二岁在道德会服务。事隔四十余年,迄至于今,仍有很多会友对王善人的教诲笃信无疑,躬行实践,但亦有人被名利薰心,而改变方针,这些人的结果都不甚好,因为违背了原本目标,所结的果就不太理想。
古人云:“学道不负初心,成佛有余。”人为何中途变节?因为原来信的不真实,不是百分之百去信,而是半信半疑,故终经不起考验。这比喻人种绿豆,想得到芝麻,无有是处。阳土是守信实。这个信,包括信自己,能坚持到底。古来旳圣贤都是从笃信实行这条路过来的。袁了凡先生真信云谷禅师的开示,故立志行善,日复一日从不废怠,故后来完全改造命运,这是真信的结果。真信不疑,也不猜忌。怀疑、猜忌,都是阴土。
阳土性的人,男讲忠义,女讲贞节,所谓“一诺千金”。答应人旳事,绝不能废,要说得出,做得到。故《论语》云:“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因此,“信实土”最重要。在小的方面,你有信用,处事则通。在大的方面,有真信义的人,名垂千古。三国时代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兄弟,誓曰:“保护汉室,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这就是真信义!关羽忠于刘备,起初,他并未想到刘备将来做皇帝。他只是本着一股忠烈之气,誓死报恩。自古贤母生孝子,孝子成忠臣,这个“忠”字,不计较力量大小,你能处处为他人着想,为人忘己,就是得着真阳土。
一九六三年,中国表扬雷锋的精神,上至国家领袖,下至广大民众,靡不称赞雷锋爱民如己,为人民服务的牺牲精神。
雷锋是什么人呢?他是一位青年士卒,一生热爱民众,扶老携幼,譬如见到老太太有病行动不便,医院去登记,看病。人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总答:“我是兵士”。某次帮医院看病,出来时大雨倾盆,雷锋让出自己的雨衣给他们,并护送回家,才飞奔回营。回营已晚,要受处分,但从无怨言,如是等情形,不可胜数,皆是雷锋死后受国家表扬,由广大民众从四面八方提供的。
某一次,同班士卒王大可的老父病重,来信请儿子速寄款回乡。雷锋身为班长,阅信后,即模仿王大可笔迹,写了简条,附寄一百元,雷锋月薪六元,此乃一年半之储蓄。老人病愈来信谢儿子,王大可感到奇怪,自己根本不知此事,后才知道是雷锋慷慨扶助。雷锋不欲打扰同学学习情绪,故汇钱后也没告知王大可。雷锋廿三岁那年,某一天在街上行走,迎面来了一匹马车,有小孩突然冲出,马儿受惊而往前飞奔。雷锋深恐马车伤人,奋不顾身冲前勒住马缰,殊不知旁边来了一辆车子,不及煞掣,把雷锋撞死。雷锋为救人而牺牲性命,这就是阳土为人忘己的精神。至今在中国竖建十余铜像,纪念这一位无名英雄。人自古必有一死,就看死得有没有价值?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对于生命的长短,丝毫不加疑虑,唯独修养身心以等候天命,此即立命之道。
处处为人,毫无为己,就是真阳土。雷锋在日记内述其志向,愿意在社会上起一颗“小螺丝钉”的作用,他说:“我是一个小人物,但我要将这个短暂的生命,为无限的人民服务。我要像一根洋烛,尽我所能发一分热,放一分光。我要像春蚕,在我活着的时间内,吐多一口丝。”
他又说:“对人民,要像春天那么温暖。对全国的同志们,我要像夏日一般热诚。对坏人,我要像秋风,扫尽落叶。对学习而言,我要像冬天秘密的蕴藏,养精蓄锐。”雷锋虽然是个小兵,但在一九六三年他死后(廿三岁),全国领袖皆予以题词,一致推崇他为全国人民学习之榜样,一时社风大变,人人尊老爱幼,为行者让路,保护妇孺,一个无名小卒居然能发起移风易俗的广大作风,这都是真阳土能容能化的力量。
真信实,纯粹为群众谋幸福,而不是沽名钓誉,所以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智若讷。”又云:“信言不爽,爽言不信。”
甜言蜜语,不会帮助你,忠言逆耳,才会真正帮助你。喜欢恭维语,人家说你的好处就乐,人家说你的短处就怒的人,都是阴土性。在《太上老君感应篇》上说:“有感必应。”诚心对人好,没有不应的,这像敲钟一样: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无诚以感人,焉能有应?亦是敬人者人恒敬之,善有善报之意。
信要有实行,才能结果。譬如,你有十亩地,但只获得到二亩地的收成。这不能怨天尤人,其咎在于你没有与天地合作,假若能合天心,真信不疑,没有一件事办不好的。刚才把雷锋,一个小人物介绍过,他虽寂寂无名,竟然能令全国善风大开。现在说说历史上一位大人物,关云长将*。“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某次曹操破了下邳,刘备败走投奔袁绍,云长被困于屯土山。操差人护玄德家眷,丝毫不犯,因知关公不好惹。
关羽本是视死如归,故与关羽是旧交,张辽向云长提出投降有三利:一可以保玄德二夫人、二不背桃园之约、三可留有用之身。
云长答:“我有三约若曹丞相能从,吾即卸甲,若不允,宁死不屈。三约:一是吾与皇叔立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一切上下等人,皆不许到门。三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赶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张辽回报曹操,操曰:“前二约,吾可从之,然第三约,则吾养云长何用?”张辽曰:“云长忠于玄德,无非因玄德待彼恩厚耳。丞相更施恩厚以结其心,何忧云长不服?”曹操遂欣然应允。这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关公下山,先引兵入下邳,拜见二嫂之后,方往曹营。一见曹操,重申三约,曰:“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从之,是时死不及拜辞,伏乞见谅。”其忠义信实,可见一斑。关公亲自护送二嫂,沿路安歇旅馆,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室。关公乃秉烛达旦,立于户外,毫无倦色。操对关公愈加敬服,到达许昌,操以厚礼待关公,送与金银器皿,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又送美女十人奉侍,关公亦尽送内门服侍二嫂。三日一次于大宅门外,向二嫂问安。操闻之,又叹服不已。后来关公得悉玄德在河北之讯,立即启程,千里寻兄。至曹相府拜辞,操故意回避不见。关公将所有厚赐金银,美女等留下,挂绶印于堂上,请二夫人上车,自己单人匹马,率领旧日随从,迳自出关门。曹操追至,送*金一盘,被云长婉拒。曹操又赠与锦袍,云长纳之,披于身上,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望北而去。由此可见关羽,事主不忘其本,大义参天,故后人赞之为“亘古一人”,其信实属真阳土。土质有多种,欲研究人性,拿物质作证明,亦可以悟出真理。
土质肥沃松脆,使万物茁壮。
土质干燥,或夹杂沙石,或僵硬如蜡,则不能长曲。人性亦复如是。假如活泼忠厚,就像松土,能吸收天地阳气,使万物生长,若僵硬,或好怨人,好忧愁,对人不生欢喜心,这种土不能长养长万物。
阴土人孝道不圆满,有佞劲。所谓“刁妻佞子,丑妇刁民”,都是阴土之流。小孩子若属阴土性,愈打他,他愈挪不起来,坐在那儿呜咽,没办法只有哄他,这种人多累,又蠢又僵。你要这样,他偏要那样,令家庭产生许多无谓的纠纷,这类的阴土性,他肚里有怨气,嘴不肯说出,怨气伤脾,故闹胃病。欲想病好,要翻过来,不要怨人。东北有一种碱性之土,是不毛之地。虽然是土,但不长东西。这比喻信,但不实行,故没有效果。必要把皮剥开,翻出罪来,才能变成真阳土,即是发挥真信、真实行,真正大喜大舍的精神。东北这种碱性土,若在上面加点煤灰,把它重新翻过来,改变土质,便能生长万物。
阳土性能容能化,宽宏大量,不把自己放到第一位,甘愿在人之后,把大家都托起来,这是真阳土。欲培阳土,要尽孝。信就是纯真尽孝。西汉时孝女缇萦,其父淳于意有罪,被判肉刑,萦上书痛陈肉刑之痛苦,说这种酷刑把人打成残废,是老年人所不能忍受的,请以己身为官婢,以赎父罪。上表呈汉文帝,帝乃大孝子,深受感动,即免萦父之罪,还废除肉刑。因此孝能感天,大孝能改变天地。以上是“缇萦上书救父”,还有“木兰替父从*”。当时国家征兵,其父在被征之列,木兰怜父亲年老,即改扮男装,代父从*,历十二年回家,人才知道她是女子。一位姑娘在*中十二年而不破节,很不容易,因此木兰享有千古美名。人不孝,就缺土,缺土则运气不顺。欲补土,可从孝道入手。
真阳土要严守妄语戒,不说一句假话,包括方便语,随便掩护语也不说。譬如,你买一样东西,明明五块钱,你信口开河说是七八块钱,虽然没有存心欺骗,然话不老实,已亏了信义,小孩子哭,妈妈哄他说:“你不哭,我就买给你什么什么……”但结果没有买,这也是损害元性。
虽是小妄语,今天打,明天打,习以为常,日久变成大妄语。若好夸大(把小事说大),好小气(把大事说小),都是不诚实,都犯妄语戒。对人忠厚老实,就是尽孝,也是守戒。三国时代诸葛亮,一生谨慎不冒失,不讲假话,故某次在不得已之下,用“空城计”而退敌,实归功于他一生不妄语也。当时孔明果于西城,左右无援,城中只有二千五百*。忽闻司马懿引大*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众官闻之大惊失色,孔明传令众将,旗帜尽藏。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孔明乃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焚香操琴。司马懿至城下,只见孔明坐于城楼上,笑容可掬,悠闲自在,操琴音韵不乱,城门内外有廿余百姓,低头扫地,旁若无人,司马懿大疑,谓次子昭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冒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若进,中其计也。”遂下令十*尽退,西城之围始得脱险。司马懿多疑,孔明忠信,正成强烈的阴阳对比。孔明能施妙计退兵,实赖其生平不虚假,不妄言,故敌人也敬佩,五伦之中,朋友属土,朋友间讲信实。土生金,就是说得出,办得到。讲话不夸张,把人捧得太高,尽说恭维话。真阳土喜欢助人,不望报酬,以助人为快乐之本。最坏的阴土性,喜欢挑拨离间。向甲说乙不好,向乙说甲不好,拨弄是非,令双方不和,这是犯了恶口、两舌。或随便批评他人,说话不负责,缺乏信义。不要说信佛,连人也信不着。
真信,要把佛的话当真,躬行实践,这样就把根扎到佛国去,否则就扎到地狱去,所谓“未曾念神先知”,不要说妄语,连妄念也不可动,才是真守信。
“守信”与“信仰”两者
刚才有朋友想知道“守信”与“信仰”两者同耶?别耶?兹作简单的分析。某次子贡问*。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为*的方法,先有足够的粮食,充足之武备,然后教化民众,使之信赖*府,若必要时,可以减去武备,削减粮食。但假使*府失信于民,国家则无法建立。足见守信之重要性。
所谓“言而有信”,“信”字由“人”字与“言”字组成,即是谨守诺言,言行相顾。信乃人民之命脉。若*府朝令夕改,反覆无常,就像火车出轨,一切国法无以建立。
孟子说:“善*,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府要威、爱并用,实行信实。无威无以立法,无爱不能亲民。亲民,就是对国民切心关怀,无微不至,能感动天地。古时人民歌颂尧舜仁*之风,谓“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因为这些圣君不失信于民,故感动天地,四时顺序,风调雨顺,兆民安乐,天下太平。守信与信仰,都以“信”字为主,目标虽不一样,但最终效果一致。信仰,就是对某宗教或主义,产生仰赖信心。若信仰一个宗教,必要把该宗教的教义完全研究明白,才谓之真信。
故耶稣说:“信者得救”。这个信,是毫无条件,毫无怀疑,且包括实行。信佛亦然。譬如,你信观音菩萨,就要拿出至诚恳切的心,仰赖菩萨为你指点正路。
学儒也是同埋,必须彻底明白圣贤的教化,而付诸实行。所谓“道贯古今”,各大教主的基本教义,永远灿烂光明,永恒不灭,因为它是恒常不变的真理,因此,对你的宗教要信实,信仰且实行,才会得到真实的结果。信仰的力量最大,能信,则自强不息,不息始能悠久、博大。阳土的信实,“载华岳而重,振河海而不泄”,它能运载万物而不嫌其重,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阴土性,欲反阳者,要(一)不怨人,(二)去妄心,不贪,(三)扶助信用,培养信实,乃至不说一句妄言,就得真阳土,能生长万物。
【欢迎转发,传播正善能量
土性
前面已把火性略为分析,今举历史的公案,先介绍“火土”性质的人物,来详述土性。孙膑,是战国有名的*事家,齐国人,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与庞涓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
庞涓性情欺诈,故其师常训之要对人忠实。庞涓学成之后投魏国,被魏王任命为将*,深得魏王信任。
后有人向魏王推荐孙膑,魏王乃问庞涓曰:“据云你的同学孙膑是杰出的*事家,也是孙武后裔,熟诵孙子兵法,为何不请他来帮助魏国?”庞涓答曰:“臣也知孙膑的才干,可惜他是齐国人。怕他处处为齐国着想,对本国不利。”
魏王曰:“难道他国人就不能录用吗?”庞涓不好意思再反对,遂去信请孙膑来魏,孙膑欣然到来,打算为魏国效劳。
庞涓是阴火金性人,心狠手辣,他妒忌孙膑,怕他胜过自己。于是伪造信件,令魏王误会孙膑系齐国之特务,魏王一怒之下,处以刖刑(剜掉膝盖骨)。孙膑变成瘸子,脸上也给刺了字。庞涓用阴险手段陷害孙膑后,表面上还佯装不知情,天天到孙膑处慰问,好像寄以万分同情。孙膑是阳火土性人,既明理又信实,始终对庞涓信任而未起疑心。
在孙膑拜别其师鬼谷子之前,蒙师授与孙子兵法十三篇。此乃最精练的兵书,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变化无穷,且完全合乎科学哲学条件。孙膑把这套孙子兵法熟读成诵,才谢师下山。
膑受刖刑后,庞涓便央求孙膑把这套兵法抄写下来,孙膑也慨然应允。古时无纸笔,抄写需刻在竹简上。庞涓性急燥,不断催促快点完成,并遣书僮专为劈竹简。
书僮见膑诚实忠厚,于心不忍,遂告密说:“你知道庞涓为何催促你快点写完?他预备早点杀你以除后患。”孙膑顿时惊醒,才明白陷害他的人,原来就是自己师兄庞涓!他记起鬼谷子曾对他说:“用火装疯”,于是立刻用火把已抄写的竹简完全焚毁,且装成疯子。他是蹶腿,终日乱爬乱叫。庞涓非常懊恼,但恐他佯装颠狂,便派人早晚监视。孙膑连每天送来的食物都不吃,到外边吃狗食,甚至到猪窝和猪同眠。如是者事隔半年,庞涓以为他真的疯了,监视才稍为松弛。
这时有齐国使者到魏国,便暗中向孙膑表示齐王知道他受苦的经过,遂设计用车把他偷运回齐国。这时候,齐威王任用田忌为将,孙膑回国后住在田忌家里,二人志趣相投,经常讨论*事。某次孙膑去看田忌与齐威王赛马,两人的马都分上、中、下三等,相差不多,但田忌连年都输给齐王。孙膑对他说:“将*如果愿意取胜,我有办法!”
田忌信之,下次赛马时,田忌提出与威王“押千金”的赌注,威王欣然同意,赛马之前,孙膑教田忌:“先用下等马和威王的上等马赛,再用你的上等马和威王的中等马赛。”田忌照办。第一局田忌输了,第二局田忌以上等马赢了威王的下等马,田忌两胜一负,赢了威王的千金。事后,田忌告威王孙膑不幸的遭遇,及他出策谋而取胜的经过。威王拜服,遂命孙膑为*师。后来孙膑辅佐田忌打了不少胜仗。某次,魏惠王攻打韩国,韩向齐求救。这时齐宣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率兵攻魏。
孙膑向田忌建议:“我们佯装怯战,诱敌取胜。”因此,齐*一和魏*接触,就调头后退,并用逐天减少炉灶的方法,造成齐*大量逃亡的假象,由十万灶减至七万、五、二万,引诱庞涓放胆追击,这是孙子兵法“增兵减灶”之战略,当齐*退至形势险要的马陵道,两侧埋伏了弩手,并在一棵大树上刻了“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庞涓在天黑时追到,命士兵举火看树上的刻字,齐兵万箭齐发,魏*大乱。庞涓进退无路拔剑自刎,田忌、孙膑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前后共损魏*十万人。不仅报了私仇,且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齐宣王欲嘉奖孙膑,赐与高官厚禄,孙膑谢绝,说:“我是一个残废之徒,不宜做官,且对功名已看淡,现在要上山修行了。”后来回到鬼谷子身边,继续修道,据云修成仙道。这宗历史公案,可分析人格之不同。庞涓是阴火克金,故阴险毒辣嫉妒。孙膑是阳火生土,因此诚实、明理,他被庞涓陷害,虽然形体上受了损伤,然德性却不遭损害,反而名扬天下。以上是述阳土性的忠厚、诚实性格,现在介绍土性。土是戊己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土性人身材五短,三厚:背厚、唇厚、手背厚;圆脸,蒜头鼻子,面色*。行动沉重稳实,说话鼻音重。生气时面色焦*。研究一个人的性情,可以从形状、声音、形态几方面去分析。
1)、木性人,身材细高,走路高压有声。声音直而短,面带青色,齿音。
2)、火性人,身材圆胖,体形丰满,枣核形脸,面赤红。行动急速,声音尖而破(哑嗓子)舌音。
3)、金性人,身材苗条,单薄,长方脸,面色白,眉清目秀,举止轻佻,说话声音宏亮,如洪钟,唇音。若是火金性人,说话又尖又响,人群里总听到他的声音。
4)、水性人,体形肥胖,猪肚子形脸,粗眉大眼,毛发深黑,面色淡黑。行动迟钝,拖泥带水。说话声音,慢长而低,喉音,不爽快。欲深一层了解五行性质,平日“格物”五行性,自然会有心得,日久便能契悟。
你看,十个人走路十个模样,十个人说话十种声音,其中变化妙无穷,若再懂得“生克制化”的道理,就能圆转五行,利人利己。若知道自己是什么性,对方是什么性,就能与人和睦相处。假如是木性人,对他说话温柔一点,他就转过来听你的。
火性人,不宜与他讲太多,因他好争理,愈来愈不罢休。
土性人,不能抢了他的话柄,否则他就笨嘟嘟,呆着脸说出口。
阴土性人都有一股沉闷之气。金性人爽快、灵活。水性人说话像慢慢流水,不爽快。
“知性者以同居”,若不知人的性情,与人相处倍见吃力。因此大家宜格为五行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土属中央,利于四季。儒教讲信,佛教戒妄,道家为元气。四季里,春季木旺,夏季火旺,秋季金旺,冬季水旺。每季七十二天,最后十八都属土,因此说土旺于四季。
中国的皇历由尧帝制定,用伏羲的八卦为基础,与古代农业社会关系非常密切。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分为四季,廿四节气,耕种必要按照农历的季节,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跟随一定的秩序,有条不紊。
因为四季最后十八天均属土,十八乘四等于七十二,故又多出七十二天,七十二乘五等于三百六十,刚巧一年。家庭五位里,土属祖父母,也包括过去的祖先。
五脏中,土属脾,脾胃互为表里,五脏六腑互为表里:(虚)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实)脏 肝 心
脾 肺
肾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五毒中,阴土好怨人,怨人伤脾,故有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胃病,溃疡,乃至胃癌等疾。阳土性人,信实、忠厚,宽大能容,笃行道德。
阴土性人固执死板,心量狭小,所谓“蠢笨愚囊佞”,好生闷气。阴土人愚笨,动作慢吞吞。
孩子降生后,听他的哭声便知道他是什么性。大声哭,突然停住的是木。哭声急速的是火。慢的是水。时哭时止,呜咽呜咽粗闷的是土。哭声响亮连续不断者是金性。阴土性人一生累大,好生蹩气、闷气,故有胃病。这类人无做事能力,且出口怨人。
有一个笑话:从前在中国,男子会打妻子。这个丈夫把妻子打了两、三回,其妻才慢吞吞的问:“你打的是谁”?男人更光火,说:“打的就是你,你还不知道?”这就是阴土性的写照,又笨又佞。阴土性人专打小妄语,因为懦弱无能,怕担当错过,所以每每将过失往外推,在北方这叫做“寸地谎”。
阴土性重者,就打大妄想,因此,欲补阳土,千万勿撒谎,连妄想都不要打。所谓“言由心生”,人说的话,萌之于心。心里想什么,就遂以语言表达之,假如打了妄语,不可以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因为言为心声的表现,必要先在心地上用功夫,克制妄念,令它不随便生起。
孔子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信义之重要。
阳土的信实,像四季顺序,不能差错。论语上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若无信实,就像车轮少了平衡之关键,在道上不能行走。因此,欲培阳土,要补信实。木能立万物,水能养万物,金能分万物,土能生万物。土主元气,然人则伤元气。阴土人好忧愁,一天到晚长嗟短叹:“天不帮我忙!”伤元气,故精神不足。
欲拨阴取阳,要除忧愁,生欢喜心。
如何生欢喜心?在道德会有一首偈,人人传诵:“善人教我不怨人,这是成佛大道根。从今而后天天问,看我怨人不怨人?”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莫怨天尤人。土主信,信因果。“信实”两字相连:“信”是根干;“实”是结果,信佛的人,要信实。若单信而不实行,则目标不纯,结的果也不真实。
有些人信佛,是为求福报,求老佛爷保佑,但不发菩提心度众生。这样信佛参杂贪心,故非真信。真信佛法僧:信佛,然后信佛的教法,依法修行,才是“信实”,才能依佛和光。信而实,便生真阳。若半途而废,即因一开始就没信实,故日久信心动移而生退心。我从廿岁到三十二岁在道德会服务。事隔四十余年,迄至于今,仍有很多会友对王善人的教诲笃信无疑,躬行实践,但亦有人被名利薰心,而改变方针,这些人的结果都不甚好,因为违背了原本目标,所结的果就不太理想。
古人云:“学道不负初心,成佛有余。”人为何中途变节?因为原来信的不真实,不是百分之百去信,而是半信半疑,故终经不起考验。这比喻人种绿豆,想得到芝麻,无有是处。阳土是守信实。这个信,包括信自己,能坚持到底。古来旳圣贤都是从笃信实行这条路过来的。袁了凡先生真信云谷禅师的开示,故立志行善,日复一日从不废怠,故后来完全改造命运,这是真信的结果。真信不疑,也不猜忌。怀疑、猜忌,都是阴土。
阳土性的人,男讲忠义,女讲贞节,所谓“一诺千金”。答应人旳事,绝不能废,要说得出,做得到。故《论语》云:“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因此,“信实土”最重要。在小的方面,你有信用,处事则通。在大的方面,有真信义的人,名垂千古。三国时代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兄弟,誓曰:“保护汉室,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这就是真信义!关羽忠于刘备,起初,他并未想到刘备将来做皇帝。他只是本着一股忠烈之气,誓死报恩。自古贤母生孝子,孝子成忠臣,这个“忠”字,不计较力量大小,你能处处为他人着想,为人忘己,就是得着真阳土。
一九六三年,中国表扬雷锋的精神,上至国家领袖,下至广大民众,靡不称赞雷锋爱民如己,为人民服务的牺牲精神。
雷锋是什么人呢?他是一位青年士卒,一生热爱民众,扶老携幼,譬如见到老太太有病行动不便,医院去登记,看病。人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总答:“我是兵士”。某次帮医院看病,出来时大雨倾盆,雷锋让出自己的雨衣给他们,并护送回家,才飞奔回营。回营已晚,要受处分,但从无怨言,如是等情形,不可胜数,皆是雷锋死后受国家表扬,由广大民众从四面八方提供的。
某一次,同班士卒王大可的老父病重,来信请儿子速寄款回乡。雷锋身为班长,阅信后,即模仿王大可笔迹,写了简条,附寄一百元,雷锋月薪六元,此乃一年半之储蓄。老人病愈来信谢儿子,王大可感到奇怪,自己根本不知此事,后才知道是雷锋慷慨扶助。雷锋不欲打扰同学学习情绪,故汇钱后也没告知王大可。雷锋廿三岁那年,某一天在街上行走,迎面来了一匹马车,有小孩突然冲出,马儿受惊而往前飞奔。雷锋深恐马车伤人,奋不顾身冲前勒住马缰,殊不知旁边来了一辆车子,不及煞掣,把雷锋撞死。雷锋为救人而牺牲性命,这就是阳土为人忘己的精神。至今在中国竖建十余铜像,纪念这一位无名英雄。人自古必有一死,就看死得有没有价值?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对于生命的长短,丝毫不加疑虑,唯独修养身心以等候天命,此即立命之道。
处处为人,毫无为己,就是真阳土。雷锋在日记内述其志向,愿意在社会上起一颗“小螺丝钉”的作用,他说:“我是一个小人物,但我要将这个短暂的生命,为无限的人民服务。我要像一根洋烛,尽我所能发一分热,放一分光。我要像春蚕,在我活着的时间内,吐多一口丝。”
他又说:“对人民,要像春天那么温暖。对全国的同志们,我要像夏日一般热诚。对坏人,我要像秋风,扫尽落叶。对学习而言,我要像冬天秘密的蕴藏,养精蓄锐。”雷锋虽然是个小兵,但在一九六三年他死后(廿三岁),全国领袖皆予以题词,一致推崇他为全国人民学习之榜样,一时社风大变,人人尊老爱幼,为行者让路,保护妇孺,一个无名小卒居然能发起移风易俗的广大作风,这都是真阳土能容能化的力量。
真信实,纯粹为群众谋幸福,而不是沽名钓誉,所以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智若讷。”又云:“信言不爽,爽言不信。”
甜言蜜语,不会帮助你,忠言逆耳,才会真正帮助你。喜欢恭维语,人家说你的好处就乐,人家说你的短处就怒的人,都是阴土性。在《太上老君感应篇》上说:“有感必应。”诚心对人好,没有不应的,这像敲钟一样: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无诚以感人,焉能有应?亦是敬人者人恒敬之,善有善报之意。
信要有实行,才能结果。譬如,你有十亩地,但只获得到二亩地的收成。这不能怨天尤人,其咎在于你没有与天地合作,假若能合天心,真信不疑,没有一件事办不好的。刚才把雷锋,一个小人物介绍过,他虽寂寂无名,竟然能令全国善风大开。现在说说历史上一位大人物,关云长将*。“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某次曹操破了下邳,刘备败走投奔袁绍,云长被困于屯土山。操差人护玄德家眷,丝毫不犯,因知关公不好惹。
关羽本是视死如归,故与关羽是旧交,张辽向云长提出投降有三利:一可以保玄德二夫人、二不背桃园之约、三可留有用之身。
云长答:“我有三约若曹丞相能从,吾即卸甲,若不允,宁死不屈。三约:一是吾与皇叔立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一切上下等人,皆不许到门。三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赶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张辽回报曹操,操曰:“前二约,吾可从之,然第三约,则吾养云长何用?”张辽曰:“云长忠于玄德,无非因玄德待彼恩厚耳。丞相更施恩厚以结其心,何忧云长不服?”曹操遂欣然应允。这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关公下山,先引兵入下邳,拜见二嫂之后,方往曹营。一见曹操,重申三约,曰:“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从之,是时死不及拜辞,伏乞见谅。”其忠义信实,可见一斑。关公亲自护送二嫂,沿路安歇旅馆,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室。关公乃秉烛达旦,立于户外,毫无倦色。操对关公愈加敬服,到达许昌,操以厚礼待关公,送与金银器皿,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又送美女十人奉侍,关公亦尽送内门服侍二嫂。三日一次于大宅门外,向二嫂问安。操闻之,又叹服不已。后来关公得悉玄德在河北之讯,立即启程,千里寻兄。至曹相府拜辞,操故意回避不见。关公将所有厚赐金银,美女等留下,挂绶印于堂上,请二夫人上车,自己单人匹马,率领旧日随从,迳自出关门。曹操追至,送*金一盘,被云长婉拒。曹操又赠与锦袍,云长纳之,披于身上,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望北而去。由此可见关羽,事主不忘其本,大义参天,故后人赞之为“亘古一人”,其信实属真阳土。土质有多种,欲研究人性,拿物质作证明,亦可以悟出真理。
土质肥沃松脆,使万物茁壮。
土质干燥,或夹杂沙石,或僵硬如蜡,则不能长曲。人性亦复如是。假如活泼忠厚,就像松土,能吸收天地阳气,使万物生长,若僵硬,或好怨人,好忧愁,对人不生欢喜心,这种土不能长养长万物。
阴土人孝道不圆满,有佞劲。所谓“刁妻佞子,丑妇刁民”,都是阴土之流。小孩子若属阴土性,愈打他,他愈挪不起来,坐在那儿呜咽,没办法只有哄他,这种人多累,又蠢又僵。你要这样,他偏要那样,令家庭产生许多无谓的纠纷,这类的阴土性,他肚里有怨气,嘴不肯说出,怨气伤脾,故闹胃病。欲想病好,要翻过来,不要怨人。东北有一种碱性之土,是不毛之地。虽然是土,但不长东西。这比喻信,但不实行,故没有效果。必要把皮剥开,翻出罪来,才能变成真阳土,即是发挥真信、真实行,真正大喜大舍的精神。东北这种碱性土,若在上面加点煤灰,把它重新翻过来,改变土质,便能生长万物。
阳土性能容能化,宽宏大量,不把自己放到第一位,甘愿在人之后,把大家都托起来,这是真阳土。欲培阳土,要尽孝。信就是纯真尽孝。西汉时孝女缇萦,其父淳于意有罪,被判肉刑,萦上书痛陈肉刑之痛苦,说这种酷刑把人打成残废,是老年人所不能忍受的,请以己身为官婢,以赎父罪。上表呈汉文帝,帝乃大孝子,深受感动,即免萦父之罪,还废除肉刑。因此孝能感天,大孝能改变天地。以上是“缇萦上书救父”,还有“木兰替父从*”。当时国家征兵,其父在被征之列,木兰怜父亲年老,即改扮男装,代父从*,历十二年回家,人才知道她是女子。一位姑娘在*中十二年而不破节,很不容易,因此木兰享有千古美名。人不孝,就缺土,缺土则运气不顺。欲补土,可从孝道入手。
真阳土要严守妄语戒,不说一句假话,包括方便语,随便掩护语也不说。譬如,你买一样东西,明明五块钱,你信口开河说是七八块钱,虽然没有存心欺骗,然话不老实,已亏了信义,小孩子哭,妈妈哄他说:“你不哭,我就买给你什么什么……”但结果没有买,这也是损害元性。
虽是小妄语,今天打,明天打,习以为常,日久变成大妄语。若好夸大(把小事说大),好小气(把大事说小),都是不诚实,都犯妄语戒。对人忠厚老实,就是尽孝,也是守戒。三国时代诸葛亮,一生谨慎不冒失,不讲假话,故某次在不得已之下,用“空城计”而退敌,实归功于他一生不妄语也。当时孔明果于西城,左右无援,城中只有二千五百*。忽闻司马懿引大*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众官闻之大惊失色,孔明传令众将,旗帜尽藏。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孔明乃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焚香操琴。司马懿至城下,只见孔明坐于城楼上,笑容可掬,悠闲自在,操琴音韵不乱,城门内外有廿余百姓,低头扫地,旁若无人,司马懿大疑,谓次子昭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冒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若进,中其计也。”遂下令十*尽退,西城之围始得脱险。司马懿多疑,孔明忠信,正成强烈的阴阳对比。孔明能施妙计退兵,实赖其生平不虚假,不妄言,故敌人也敬佩,五伦之中,朋友属土,朋友间讲信实。土生金,就是说得出,办得到。讲话不夸张,把人捧得太高,尽说恭维话。真阳土喜欢助人,不望报酬,以助人为快乐之本。最坏的阴土性,喜欢挑拨离间。向甲说乙不好,向乙说甲不好,拨弄是非,令双方不和,这是犯了恶口、两舌。或随便批评他人,说话不负责,缺乏信义。不要说信佛,连人也信不着。
真信,要把佛的话当真,躬行实践,这样就把根扎到佛国去,否则就扎到地狱去,所谓“未曾念神先知”,不要说妄语,连妄念也不可动,才是真守信。
“守信”与“信仰”两者
刚才有朋友想知道“守信”与“信仰”两者同耶?别耶?兹作简单的分析。某次子贡问*。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为*的方法,先有足够的粮食,充足之武备,然后教化民众,使之信赖*府,若必要时,可以减去武备,削减粮食。但假使*府失信于民,国家则无法建立。足见守信之重要性。
所谓“言而有信”,“信”字由“人”字与“言”字组成,即是谨守诺言,言行相顾。信乃人民之命脉。若*府朝令夕改,反覆无常,就像火车出轨,一切国法无以建立。
孟子说:“善*,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府要威、爱并用,实行信实。无威无以立法,无爱不能亲民。亲民,就是对国民切心关怀,无微不至,能感动天地。古时人民歌颂尧舜仁*之风,谓“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因为这些圣君不失信于民,故感动天地,四时顺序,风调雨顺,兆民安乐,天下太平。守信与信仰,都以“信”字为主,目标虽不一样,但最终效果一致。信仰,就是对某宗教或主义,产生仰赖信心。若信仰一个宗教,必要把该宗教的教义完全研究明白,才谓之真信。
故耶稣说:“信者得救”。这个信,是毫无条件,毫无怀疑,且包括实行。信佛亦然。譬如,你信观音菩萨,就要拿出至诚恳切的心,仰赖菩萨为你指点正路。
学儒也是同埋,必须彻底明白圣贤的教化,而付诸实行。所谓“道贯古今”,各大教主的基本教义,永远灿烂光明,永恒不灭,因为它是恒常不变的真理,因此,对你的宗教要信实,信仰且实行,才会得到真实的结果。信仰的力量最大,能信,则自强不息,不息始能悠久、博大。阳土的信实,“载华岳而重,振河海而不泄”,它能运载万物而不嫌其重,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阴土性,欲反阳者,要(一)不怨人,(二)去妄心,不贪,(三)扶助信用,培养信实,乃至不说一句妄言,就得真阳土,能生长万物。
【欢迎转发,传播正善能量
金有庚辛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身材苗条,单薄,长方脸,颧骨高,面色白,眉清目秀,口齿伶俐,活泼灵敏,说话声音宏亮唇音。生气时好冷笑,面色苍白。故中国戏剧里有白脸曹操,赤面关公。以白脸代表奸臣,赤脸代表忠臣。儒家讲义,佛教戒盗,道家讲元情。肺脏属金,肺与大肠互为表里。阴金性人多数命薄,好恼人,恼人伤肺,故有气喘咳嗽,肺痨吐血,连带至肠癌等,都与金性有关。阳金性人有义气,豪爽活泼,敏捷果断,阴金性人残忍嫉妒,虚伪好辩,巧言令色,笑里藏刀。所谓“辣害分辩争”。金属秋季,故阴金性像风萧萧,雨凄凄,落叶满径,一股肃杀之气,阳金性,则像秋天万物收成,有凛然大义。金性,包括一切金属(金、银、铜、铁、锡、铝,及其他化学元素),因此金性人的气质也不一样,有些金属很响亮,有些不响亮。如*金,火炼而不变质,代表大义凛然,金能分万物,善于分析辨别,金属可以制成刀、剪、种种利器,然厚重轻薄不一,这比喻金性人气质不同。先介绍一种阴金性,好悲观凄惨流泪,以红楼梦女主角林黛玉为代表。黛玉终日两眉发皱,未说话先下泪,说话刺激人,好搅情,喜扰人,心里热呼呼,外表还装着冷冰冰,见贾宝玉到来,还说:“二爷,刮什么风把你吹来啦?”使人难以下台。此种金性喜欢恼人,恼人伤肺,故黛玉患肺结核,终日咳嗽咯血。俗语云:“自古红颜多薄命”,就形容阴金性女子,性情不够浑厚,不能容物,缺乏德性,情爱绵绵,但说话好讽刺人,像薄金又薄又尖利,这种人命薄。另一种阴金性,心狠手毒,像商业竞争社会里的奸商利徒,手段极之残酷,非把对方打倒不可。谚云:“凡事当留余地”,但阴性不留余地,视人命如粪土,赶尽杀绝。这样就伤德性,伤元情,因此这类人的晚人不肖。中国出了好几位著名的皇后,都是阴金性典型。第一位是汉高祖之元配夫人吕雉。高祖登位后,纳了几位贵妃。某次吕后查宫,到了戚姬宫里,刚巧高祖睡着,头躺到戚姬膝盖上。吕后驾到,戚姬不敢起来迎之,死犯龙恩,然未能向皇后敬礼,也是罪过,使她左右为难,尴尬非常。吕后见状,嫉火中烧,辣性子来了,“哼”一声掉头便走。高祖醒后,戚姬将情形告之,心情不安。她有子如意,能干多才,高祖遂封如意为赵王(河北邯郸),有意废惠帝(吕后之子)而立如意。未几高祖崩,吕后早已对戚氏母子恨入骨髓,趁机将赵王召入宫里,诬赵王晚来奔丧,推出斩首,继又把戚姬四肢剁去,变成肉团,死状悲惨,吕后的手段,可谓毒辣无比。韩信曾要求封为三齐王不遂,某次吕后乘高祖不在,把韩信密召入未央宫内,然后诬他闯宫之罪,杀之灭口。吕后“上能杀忠臣,下能诛爱姬”,杀人不眨眼,就是毫无道义的阴金性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也是阴金性人。从小明敏机智,有权术,善于应变。十四岁,被选入宫中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她利用这个机会,与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太宗崩,她寄身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次年被高宗再次召入宫为贵妃。武则天利用王皇后与萧淑妃之间的矛盾,对王皇后百般迎合,取得高宗和王皇后之宠信。后来,为了谋得后位,不惜把自己亲生女捏死,而诬陷是王皇后所为,高宗遂废王立武。武则天的统治欲很强,高宗死后,她掌握*权,废除中宗,改国号为周,自立为帝。这一类的金性人,阳奉阴违,心狠手辣,狡猾奸诈。清末的慈禧太后,同治皇帝之母,在同治、光绪两朝摄*四十余年,推翻康有为建议之新*,杀谭嗣同等六君子,造成戊戍*变,且引起义和团事变,导致国本动摇,人心瓦解,满清覆亡实本于此。慈禧也是阴金性人,恼在心里,笑在面上。语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阴金性人,专放暗箭,到必要时,翻脸不认人。这像秋风一起,万树落叶,一片肃杀;又如刮骨钢刀。阴金性人的妒忌。朱子治家格言云:“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阴金性人刚相反,嫉贤妒能,见人有厄难,则幸灾乐祸,这样云何存阴德,因此子孙多不贤良。阴金性人,好占小便宜。自己不是没有钱,总喜欢沾人家的好处,因此要戒盗。另一种阴金性人,盗名窃誉,借用别人的好名誉,专做利益自己的事。这一类瞒骗之徒,在现在社会里很多。金的性质有多种。悲观流泪的薄命红颜,有如薄金,又薄又亮又尖,好恼人。吕后、慈禧之流,锋利如刃,发出寒光,令人毛骨悚然。亦有满脸和气,笑里藏刀。有一种阴金像小刀,心狭性窄,好露光芒,语气刻薄,总给你听两句闲言杂语,令人心不痛快,到必要时,手段极之狠辣,像辣椒麪,冲到鼻子里,很久都难受。金性人狡辩,若打官司,你闹不过他,他可以强词夺理,咄咄逼人,使你防不胜防,这叫“金克木”,所以阴金是“辣害分辩争”。阳金性则不然。阳金代表元情,尽情尽理,深明大义,体会对面的心情。唐朝张公百慰,全家升天,此因他元情补上,故愈让愈乐。邻里对他百般侮辱,他也甘之如饴。张公发誓要“百忍”,忍到第九十九次时,适巧娶媳妇。当日有一位和尚来化缘,要求住一宿,张公请他到客房,这位僧人偏要与新娘同房。你说一般人怎能忍受?可是张公难忍能忍,让和尚到新娘房子过夜。次早醒来,发现和尚变成金人。张公明白:这是考验,这个金子我能要吗?遂送到庙上为神像。于是有张公“百忍成金”的公案。自此他更相信忍辱,结果全家升天。在他家里,猫不吃老鼠,狗不咬人,连禽兽都发挥仁德。因此欲补元情就要忍让,可以反省一下:让时心痛不痛呢?必定要乐乐和和地让。这些无始以来的伦常债码,不是一生一世积来的,若悭吝不让,处处占便宜,将来生个败家子,败坏家门。能把钱看轻,就能尽义,元情就足了。五行性的道理,宜切磋琢磨,才能灵活运用。譬如你是木性人,有同事向你说刻薄讽刺语,像刀子刻到木头上,令你受不了,这叫“金克木”。这时你可以“借水逃遁”,把木退一步到水位,柔和不争,借金生水,水生木,这样不单不克,反而相生了,这就是圆转五行,乃“生克制化”的道理。五行性,乃后天返先天的妙诀,“能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苦无穷。”金能为钢铁,能造桥、建房子,这种金不克人。*金,是金的精华,不怕火炼,量虽小而出贵,比喻大义参天,能吃亏,面面俱圆,故阳金性人很会办事。有“人办事”,亦有“事办(绊)人”。人办事,能令大众都满意,掌握大众的精神。就拿修建房子来说,阳金性人会请大众都参加,分工合作,用人适当,这叫“人办事”。阴金性人,觉得人人不如己,唯自己能胜任,大权独揽,结果苦恼操心,筋疲力竭,这叫“事绊人”,事情把人绊倒了。会办事的人,站在事情外面,能与大伙协力齐心,因为他有元情,能体会对面心理。若知己知彼,置身处地,明白对面人的道,然后推己及人,做事保证圆满。反过来说,若独断(金)独行(木),便成金克木,终日愁眉苦脸,迈不开步,在自己情性里犯了金木相克。故要“配义与道”,将大家的道义元情聚集一起,办事才能圆满。金性主钱,五行业中主商。想明白自己是何种金性,看看自己是否吝啬就知道。悭吝者是阴金性,慷慨助人者是阳金性。兄弟之间,弟弟属金(义),哥哥属木(仁)。古来很多贤人让产,或兄让弟,或弟让兄,不但金木不相克,反成金木交并,仁义齐家,这种家庭就和乐融融。桃园三结义,立誓“不能同生,但能同死”,就是悌道圆满,大义参天。王善人一生从“孝悌”两字着手,上至大臣进士巨绅,下至贩夫走卒,包括收拾厕所、背煤的,无不心悦臣服。他是庄稼人,不识字,但他笃行孝(土)悌(金),土生金,给兄弟让产三次,毫无怨言,藉以安慰王母在天之灵。因此他得着阳金的元情,众望所归,亦以正气助人人都能笃行孝悌。李子和,本来是个背煤贩,生活穷苦,但他被善人之义气感动,能让产三次。道德会中,罄产办学的家庭有一百余,誓挽世俗颓风,这都是被王善人的义气所感召。水浒的一O八好汉,多数蒙宋公明(宋江)之恩,故投奔梁山。连李逵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粗猛汉子,也对宋哥哥佩服得五体投地。宋公明有义气,能舍身帮助弟兄们,故享“及时雨”之美号。他能掌握梁山好汉们的精神,所以大家一致拥护他,听他指挥。在山寨里的“聚义厅”,是众英雄聚议处所。宋江跟谁也过得去,这像北斗星,众星拱之,因它发出太和之气,像磁铁石一般吸引众星。宋江的义气,温暖如春,故在数年光景内,其队伍之浩荡,连*府也无法制裁。因此我们要学“及时雨”,所谓“施恩不望报,与人不追悔”,一心助人,不要像放高利贷,盼望报酬,第一念欲助人属先天,再转念便落后天。先天能出数,后天堕在数内,左想右想,布施了还后悔,就是没有义气。欲拨阴取阳,处处要让,真有道义便能过得去。还要从反面找好处,所谓“逆境造英雄”,反面的助力,有时比正面的助力更强。春秋时代的孝子闵子骞,母亲早死,继母偏心,冬天时让两个亲生儿子穿棉袄,给闵子骞的衣服却铺着不暖的芦花。某天清早,父亲叫他拉车,闵子骞冻得周身颤抖,其父怒而鞭之,袍破而芦花絮落地,其父再将两小儿的棉袍割开比较,方知其妻不公平,不禁勃然大怒,立刻要休妻。闵子骞跪地请求:“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终于感动了父亲,把妻子留下来。而闵子骞的继母,也痛改前非,以后对他像亲生儿子一般的爱护。在逆境中能够找好处,是真阳金。故后来闵子骞在孔子的弟子中,仅次于颜渊,举为贤人。金不受火炼,不能成器。故人要从逆境中磨练,逆来顺受。佛陀的金身,乃是大仁大义修成的。诸佛的誓愿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佛不会跟哪一个众生过不去,这就是大义参天。诸位宜反省:不要做锋利刺人的阴金,应该学习“及时雨”之大义:(一)去妒忌,(二)不占便宜,(三)不争理、不狡辩,(四)不要恼在心里、笑在脸上。把这些恶劣的习气去除,在不好之中找好处,就在出“响亮金”。
【欢迎转发,传播正善能量
金有庚辛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身材苗条,单薄,长方脸,颧骨高,面色白,眉清目秀,口齿伶俐,活泼灵敏,说话声音宏亮唇音。生气时好冷笑,面色苍白。故中国戏剧里有白脸曹操,赤面关公。以白脸代表奸臣,赤脸代表忠臣。儒家讲义,佛教戒盗,道家讲元情。肺脏属金,肺与大肠互为表里。阴金性人多数命薄,好恼人,恼人伤肺,故有气喘咳嗽,肺痨吐血,连带至肠癌等,都与金性有关。阳金性人有义气,豪爽活泼,敏捷果断,阴金性人残忍嫉妒,虚伪好辩,巧言令色,笑里藏刀。所谓“辣害分辩争”。金属秋季,故阴金性像风萧萧,雨凄凄,落叶满径,一股肃杀之气,阳金性,则像秋天万物收成,有凛然大义。金性,包括一切金属(金、银、铜、铁、锡、铝,及其他化学元素),因此金性人的气质也不一样,有些金属很响亮,有些不响亮。如*金,火炼而不变质,代表大义凛然,金能分万物,善于分析辨别,金属可以制成刀、剪、种种利器,然厚重轻薄不一,这比喻金性人气质不同。先介绍一种阴金性,好悲观凄惨流泪,以红楼梦女主角林黛玉为代表。黛玉终日两眉发皱,未说话先下泪,说话刺激人,好搅情,喜扰人,心里热呼呼,外表还装着冷冰冰,见贾宝玉到来,还说:“二爷,刮什么风把你吹来啦?”使人难以下台。此种金性喜欢恼人,恼人伤肺,故黛玉患肺结核,终日咳嗽咯血。俗语云:“自古红颜多薄命”,就形容阴金性女子,性情不够浑厚,不能容物,缺乏德性,情爱绵绵,但说话好讽刺人,像薄金又薄又尖利,这种人命薄。另一种阴金性,心狠手毒,像商业竞争社会里的奸商利徒,手段极之残酷,非把对方打倒不可。谚云:“凡事当留余地”,但阴性不留余地,视人命如粪土,赶尽杀绝。这样就伤德性,伤元情,因此这类人的晚人不肖。中国出了好几位著名的皇后,都是阴金性典型。第一位是汉高祖之元配夫人吕雉。高祖登位后,纳了几位贵妃。某次吕后查宫,到了戚姬宫里,刚巧高祖睡着,头躺到戚姬膝盖上。吕后驾到,戚姬不敢起来迎之,死犯龙恩,然未能向皇后敬礼,也是罪过,使她左右为难,尴尬非常。吕后见状,嫉火中烧,辣性子来了,“哼”一声掉头便走。高祖醒后,戚姬将情形告之,心情不安。她有子如意,能干多才,高祖遂封如意为赵王(河北邯郸),有意废惠帝(吕后之子)而立如意。未几高祖崩,吕后早已对戚氏母子恨入骨髓,趁机将赵王召入宫里,诬赵王晚来奔丧,推出斩首,继又把戚姬四肢剁去,变成肉团,死状悲惨,吕后的手段,可谓毒辣无比。韩信曾要求封为三齐王不遂,某次吕后乘高祖不在,把韩信密召入未央宫内,然后诬他闯宫之罪,杀之灭口。吕后“上能杀忠臣,下能诛爱姬”,杀人不眨眼,就是毫无道义的阴金性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也是阴金性人。从小明敏机智,有权术,善于应变。十四岁,被选入宫中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她利用这个机会,与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太宗崩,她寄身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次年被高宗再次召入宫为贵妃。武则天利用王皇后与萧淑妃之间的矛盾,对王皇后百般迎合,取得高宗和王皇后之宠信。后来,为了谋得后位,不惜把自己亲生女捏死,而诬陷是王皇后所为,高宗遂废王立武。武则天的统治欲很强,高宗死后,她掌握*权,废除中宗,改国号为周,自立为帝。这一类的金性人,阳奉阴违,心狠手辣,狡猾奸诈。清末的慈禧太后,同治皇帝之母,在同治、光绪两朝摄*四十余年,推翻康有为建议之新*,杀谭嗣同等六君子,造成戊戍*变,且引起义和团事变,导致国本动摇,人心瓦解,满清覆亡实本于此。慈禧也是阴金性人,恼在心里,笑在面上。语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阴金性人,专放暗箭,到必要时,翻脸不认人。这像秋风一起,万树落叶,一片肃杀;又如刮骨钢刀。阴金性人的妒忌。朱子治家格言云:“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阴金性人刚相反,嫉贤妒能,见人有厄难,则幸灾乐祸,这样云何存阴德,因此子孙多不贤良。阴金性人,好占小便宜。自己不是没有钱,总喜欢沾人家的好处,因此要戒盗。另一种阴金性人,盗名窃誉,借用别人的好名誉,专做利益自己的事。这一类瞒骗之徒,在现在社会里很多。金的性质有多种。悲观流泪的薄命红颜,有如薄金,又薄又亮又尖,好恼人。吕后、慈禧之流,锋利如刃,发出寒光,令人毛骨悚然。亦有满脸和气,笑里藏刀。有一种阴金像小刀,心狭性窄,好露光芒,语气刻薄,总给你听两句闲言杂语,令人心不痛快,到必要时,手段极之狠辣,像辣椒麪,冲到鼻子里,很久都难受。金性人狡辩,若打官司,你闹不过他,他可以强词夺理,咄咄逼人,使你防不胜防,这叫“金克木”,所以阴金是“辣害分辩争”。阳金性则不然。阳金代表元情,尽情尽理,深明大义,体会对面的心情。唐朝张公百慰,全家升天,此因他元情补上,故愈让愈乐。邻里对他百般侮辱,他也甘之如饴。张公发誓要“百忍”,忍到第九十九次时,适巧娶媳妇。当日有一位和尚来化缘,要求住一宿,张公请他到客房,这位僧人偏要与新娘同房。你说一般人怎能忍受?可是张公难忍能忍,让和尚到新娘房子过夜。次早醒来,发现和尚变成金人。张公明白:这是考验,这个金子我能要吗?遂送到庙上为神像。于是有张公“百忍成金”的公案。自此他更相信忍辱,结果全家升天。在他家里,猫不吃老鼠,狗不咬人,连禽兽都发挥仁德。因此欲补元情就要忍让,可以反省一下:让时心痛不痛呢?必定要乐乐和和地让。这些无始以来的伦常债码,不是一生一世积来的,若悭吝不让,处处占便宜,将来生个败家子,败坏家门。能把钱看轻,就能尽义,元情就足了。五行性的道理,宜切磋琢磨,才能灵活运用。譬如你是木性人,有同事向你说刻薄讽刺语,像刀子刻到木头上,令你受不了,这叫“金克木”。这时你可以“借水逃遁”,把木退一步到水位,柔和不争,借金生水,水生木,这样不单不克,反而相生了,这就是圆转五行,乃“生克制化”的道理。五行性,乃后天返先天的妙诀,“能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苦无穷。”金能为钢铁,能造桥、建房子,这种金不克人。*金,是金的精华,不怕火炼,量虽小而出贵,比喻大义参天,能吃亏,面面俱圆,故阳金性人很会办事。有“人办事”,亦有“事办(绊)人”。人办事,能令大众都满意,掌握大众的精神。就拿修建房子来说,阳金性人会请大众都参加,分工合作,用人适当,这叫“人办事”。阴金性人,觉得人人不如己,唯自己能胜任,大权独揽,结果苦恼操心,筋疲力竭,这叫“事绊人”,事情把人绊倒了。会办事的人,站在事情外面,能与大伙协力齐心,因为他有元情,能体会对面心理。若知己知彼,置身处地,明白对面人的道,然后推己及人,做事保证圆满。反过来说,若独断(金)独行(木),便成金克木,终日愁眉苦脸,迈不开步,在自己情性里犯了金木相克。故要“配义与道”,将大家的道义元情聚集一起,办事才能圆满。金性主钱,五行业中主商。想明白自己是何种金性,看看自己是否吝啬就知道。悭吝者是阴金性,慷慨助人者是阳金性。兄弟之间,弟弟属金(义),哥哥属木(仁)。古来很多贤人让产,或兄让弟,或弟让兄,不但金木不相克,反成金木交并,仁义齐家,这种家庭就和乐融融。桃园三结义,立誓“不能同生,但能同死”,就是悌道圆满,大义参天。王善人一生从“孝悌”两字着手,上至大臣进士巨绅,下至贩夫走卒,包括收拾厕所、背煤的,无不心悦臣服。他是庄稼人,不识字,但他笃行孝(土)悌(金),土生金,给兄弟让产三次,毫无怨言,藉以安慰王母在天之灵。因此他得着阳金的元情,众望所归,亦以正气助人人都能笃行孝悌。李子和,本来是个背煤贩,生活穷苦,但他被善人之义气感动,能让产三次。道德会中,罄产办学的家庭有一百余,誓挽世俗颓风,这都是被王善人的义气所感召。水浒的一O八好汉,多数蒙宋公明(宋江)之恩,故投奔梁山。连李逵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粗猛汉子,也对宋哥哥佩服得五体投地。宋公明有义气,能舍身帮助弟兄们,故享“及时雨”之美号。他能掌握梁山好汉们的精神,所以大家一致拥护他,听他指挥。在山寨里的“聚义厅”,是众英雄聚议处所。宋江跟谁也过得去,这像北斗星,众星拱之,因它发出太和之气,像磁铁石一般吸引众星。宋江的义气,温暖如春,故在数年光景内,其队伍之浩荡,连*府也无法制裁。因此我们要学“及时雨”,所谓“施恩不望报,与人不追悔”,一心助人,不要像放高利贷,盼望报酬,第一念欲助人属先天,再转念便落后天。先天能出数,后天堕在数内,左想右想,布施了还后悔,就是没有义气。欲拨阴取阳,处处要让,真有道义便能过得去。还要从反面找好处,所谓“逆境造英雄”,反面的助力,有时比正面的助力更强。春秋时代的孝子闵子骞,母亲早死,继母偏心,冬天时让两个亲生儿子穿棉袄,给闵子骞的衣服却铺着不暖的芦花。某天清早,父亲叫他拉车,闵子骞冻得周身颤抖,其父怒而鞭之,袍破而芦花絮落地,其父再将两小儿的棉袍割开比较,方知其妻不公平,不禁勃然大怒,立刻要休妻。闵子骞跪地请求:“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终于感动了父亲,把妻子留下来。而闵子骞的继母,也痛改前非,以后对他像亲生儿子一般的爱护。在逆境中能够找好处,是真阳金。故后来闵子骞在孔子的弟子中,仅次于颜渊,举为贤人。金不受火炼,不能成器。故人要从逆境中磨练,逆来顺受。佛陀的金身,乃是大仁大义修成的。诸佛的誓愿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佛不会跟哪一个众生过不去,这就是大义参天。诸位宜反省:不要做锋利刺人的阴金,应该学习“及时雨”之大义:(一)去妒忌,(二)不占便宜,(三)不争理、不狡辩,(四)不要恼在心里、笑在脸上。把这些恶劣的习气去除,在不好之中找好处,就在出“响亮金”。
【欢迎转发,传播正善能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