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高炽以在位十个月的时间,换得仁宗谥号,实属不易,不是谁都可以叫“仁宗”的。朱高炽确实很胖,腿脚有点残疾,据说是患有小儿麻痹,需要两个仆从搀扶才能走路,摇摇晃晃,像企鹅。但或许大块头都有大智慧,或许每个胖子都是潜力股,朱高炽从小受儒家思想教育,性情敦厚,虽然在位满打满算十个月,却*绩斐然。甚至让人感慨,假如苍天肯多给他几年时间,他会不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可惜,历史不存在假设。我们不妨把眼光再次放到这个“行动不便的胖子”皇帝身上:他组建了明朝历史上最强内阁,核心成员: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都是太子*成员。“三杨内阁”*治三角绵延洪熙、宣德以至正统时期,影响巨大,为大明王朝向着鼎盛发展做出了贡献。暂停宝船下西洋,为的是节省民力财力,估计他也不会在意朱允炆的下落。为永乐朝的不少忠臣翻案,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向,这需要巨大的*治勇气。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就这个做派,简直就是皇帝中的极品,是皇帝中的一股清流。还下令减免赋税、赈济灾民、妥善安置流民,让人民休养生息。这些做法,和史书上对明君的描述是那么的相似,但是真正做到,又是多么的艰难!朱高炽也是有“偶像崇拜”的,他处处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楷模,也善于纳谏,从善如流。这个胖子,还对科举制度的改进做出了贡献。首创“南北按比例录取”——“南六十、北四十”,举子们虽然都用“全国卷”,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但文化课考试,北方确实干不过南方。南方举子刻苦聪明,文采出众;北方士子天性纯朴,秉性忠贞,这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支柱。怎么办?朱高炽有办法,变通啊,按比例录取,矛盾解决。这一制度,直到清朝还一直沿用。善于变通,一直是朱高炽的标签特色。最早的一批“高考移民”就是那时候出现的。满打满算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干了这么多好事,怎么看,他都应该是个可爱的胖子。
2
他其实也跟肥胖做过斗争据说朱元璋曾经想看看几个孙子辈的世子带兵的水平,朱元璋一大早就来检阅队伍,别的世子也早早就到。唯独这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日上三竿才慢悠悠地赶来。依太祖的脾气当然不高兴啊,就问这胖乎乎的孙子,为啥来晚了?朱高炽倒也诚实:“天太冷了,我是吃饱喝足身子暖和了才来的,所以就来晚了。”估计还要用袖子抹一下嘴巴。朱元璋看着自己这个吃货皇孙,可能内心也是哭笑不得。不仅爷爷朱元璋无奈,自己老爹朱棣也无奈。因为,减肥,自古以来,就是个难题,相当难的难题。朱棣为了自己的儿子能顺利接班,也为了国家形象,曾经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他减肥!朱棣开出的皇家减肥套餐:皇家减肥套餐一:高强度运动,燃烧卡路里。朱棣亲自上阵,教朱高炽骑马射箭。结果太子爷实在是虚弱,把马压得够呛之余,自己也累倒了。套餐一,失败!皇家减肥套餐二:节食。管住嘴,少吃点,控制体重。这个滋味,相信很多尝试过节食减肥的人都知道,那是馋得、饿得相当难受。只能吃个半饱的太子,都有点生无可恋的意思。说好的幸福感、获得感哪去了?据说太子手下有个厨子,心疼自己主子,半夜偷偷给做了点好吃的送去,朱高炽看到吃的,感动得都要哭了,减肥,减肥,减什么肥?见鬼去吧!吃饱才是硬道理!朱高炽减肥失败,厨子私自送吃的,简直就是触了朱棣的逆鳞,结果厨子被朱棣给干脆地“咔嚓”了,用以发泄儿子体重不减带来的挫败感。一个厨子招谁惹谁了?套餐二,失败!
3
朱高炽的上位之路纵观历史,每个皇帝的上位之路都很不容易,这好像是个共性。朱高炽也不例外。朱棣是马上得的天下,喜欢武功,其实内心来讲,他更喜欢跟自己很像的二儿子——朱高煦。不但长得像,性格也像,战功出色,能打仗,也很无赖,所以靖难之役时,朱棣也画过大饼:二儿子,好好干,你哥身体弱,我能亏了你么?朱棣说得飘轻,却在朱高煦的心里种下了沉甸甸的希望——老大那个死胖子死了,我就是太子!朱棣其实眼光还不错,“三杨”就是朱棣留下的人才,比自己老爹朱元璋留下的*子澄、齐泰强多了,对了,朱棣还留下了后来的千古名臣——于谦。就接班人问题,朱棣做过测试,武将都拥戴朱高煦,文臣都赞成朱高炽。朱棣还找来大才子解缙做咨询。这可难为了解缙,不但从嫡长子作太子的古训讲起,还给朱棣讲了仨字,言简意赅,直指要害:好圣孙!朱高炽好福气,有个好爹,还生个好儿子——朱瞻基,朱瞻基可是深得朱棣喜爱,就像朱元璋喜欢朱允炆一样。话说雍正能上位,也是靠着弘历(后来的乾隆)是好圣孙,历史,细细品,是很有意思的。朱高炽得以立为太子,但这太子当的,也不太平。解缙没等到自己的投资见效的那天,就被生性多疑的朱棣给弄死了,这背后有古今第一作死之人——朱高煦的功劳。太子也受到冷落。朱高煦也没啥城府,有点狂浪,还自比李世民——啥意思?朱棣是李渊么?朱棣可不是惯孩子的家长,把朱高煦也收拾了一顿。朱高煦一直在上蹿下跳,朱高炽一直如履薄冰。好在太子有一大帮臣子辅佐,加上自己曾击退过李景隆,也代过*,算是在委屈、恐慌中保住了太子之位。朱棣第五次北征时,突然驾崩,谋臣秘而不发(历史总是以相似的面孔出现,秦始皇驾崩时,也是这样,足以见得,历史有规律,历史有意思),保证了朱高炽登基执*。木已成舟,生米熟饭,朱高煦的算盘打空了。但是,朱高煦在作死的路上,动力十足,根本停不下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朱高炽对这句话,应该感同身受。还要加一句,结果是美好的。但是,他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有说他是纵欲过度的,有说他身患遗传病的,也有说是朱瞻基等不及下毒手的,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有定论的是,他的墓葬,是明代帝王中最简陋的,生命最后一刻,仍显出清流本色。点赞!估计朱高炽要是自己写墓志铭,大概会是:我来过,我吃过,很美味;下辈子,一定要干吃不胖;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没干够,更没吃够!本文节选自《漫画明朝历史》。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