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m.39.net/pf/a_5882648.html大山里走出来的摄影家
——记涉县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温双和
我生在农村,上初中时还处在‘人民公社’时期,家庭生活相当艰难,是背着《毛主席语录》长大的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那时候,父亲是生产队饲养员,每逢过星期天,我就手挥马鞭兴高采烈地替父亲上山放牧。春去秋来,晨往暮归,成群的牛羊布满山岗,嘹亮的牧歌及牛羊的叫喊声回荡于山谷,早霞晚辉给空旷美丽的山野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多美的图画啊!要是能永恒该多好啊!要是有一架照相机拍下来该多好啊!”
——《温双和:我的摄影之路》
△采风
一、少年之梦
温双和怎么也没想到,少年时一个金色的梦想,却成就了今日的他——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和摄影家。
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说起来话长。小时候,温双和有位邻居在公社中学当校长,这位老先生擅长书法、绘画,是乡下为数不多的文化人,深受人们的尊敬。年少的温双和受老先生影响,对书法和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那时,生活条件不好,但他的父亲却给他买来了《柳公权字帖》和毛笔,用一块磨平了的石头作砚台,用烧熟了的木头捣成粉末加上水作墨汁,让他练习书法、绘画。在老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温双和勤奋努力,笔耕不辍,书法和美术都有了极大提高。每年春节,是他最忙的时候,家里围满了前来找他写春联的邻居。从中学到大学,他都是文艺骨干。长期浸润在艺术天地里,无形中为他的摄影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温双和的记忆里,一直铭刻着这样一个镜头:初中即将毕业时,他和同学到乡里照一寸黑白照片。坐下后,摄影师在一个三条腿的用黑布蒙着的“木匣子”后面鼓捣了半天,最后拿一个长尾巴的小皮球一捏,说声“好了”,就让他们三天后来取相片。三天后,温双和与同学到乡里。结果,大家都取到了自己的照片,唯独没有他的份儿。温双和心急如焚,急忙询问摄影师,然而得到的却是一个歉意的答复:“照坏了”。如同被当头浇了一桶冷水,温双和好失望!因为这是他人生当中的第一次照相,也是刻骨铭心的一次。虽然摄影师又为他补拍了照片,但那一次的经历却在温双和的心灵产生了很大冲击,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以致后来,他创办了自己的摄影公司,把这段经历讲给了员工。他说:摄影师在工作中一次偶然的失误,就会浇灭一个少年胸中燃起多日的美好希望。因此,我要求大家一切为了顾客,决不能让我年少时的经历在我的地盘重演。
△风雨人生
二、走进摄影
在涉县的村村寨寨、大街小巷,常出现一个骑自行车、挎相机的年轻人。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涉县的山山水水。
大学毕业后,温双和参加了工作。有了收入,这让他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愿望在心底燃烧。他按捺不住那颗频频欲动的心来到邯郸,用多元买了一架理光5型照相机,如获至宝。从此,在涉县的村村寨寨、大街小巷,常出现一个骑自行车、挎相机的年轻人。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涉县的山山水水。摄影,不仅给温双和带来了欢愉,同时也丰盈着他的“口袋”,使他快乐地收获着精神与物质的累累硕果。
婚后,爱人没有工作。温双和萌生了开照相馆的念头。说干就干!很快,他就在涉县开了一家“理光摄影部”。岂料这一干就是十年。期间,摄影部主要以拍黑白照片为主。温双和由此练就了一套黑白冲洗、放大等硬功夫。但随着业务扩大,设备增多,这间小小店铺已明显制约了照相馆的发展。随之,一个新的计划在温双和的胸中酝酿成熟。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年,一个投资多万元,占地面积多平方米的“八一影像有限公司”终于在涉县县城宏张开业。
随着摄影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温双和对摄影的热爱也几乎到了顶点,他的摄影水平也随之有了更大提高,生意更是越来越红火。过去是跑出去求人家照相,现在是人家找上门请他照相。因而,他在涉县摄影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涉县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胜地。当年,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师曾驻扎在这里,留下了一些宝贵文物和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传说,还有将*岭、娲皇宫、九峰山、青泉寺等自然风景和历史古迹等,因此,常有国家领导人及国内一些知名人士前来观光。这些过程,当地*府都需要留下影像资料进行存档。然而,在涉县这样一个偏远的深山区,能将摄影做得如此红火、纯熟专业的人非温双和莫属。循着温双和的名气,县有关部门找到了他,要他担当起涉县文化艺术活动的摄影录像工作。
△沧桑
三、艺海飞翔
“艺术之路永无止境,不管风吹浪打,山重水复,还是柳暗花明,我都将一如既往的背起行囊,踏上摄影的征程,去捕捉那一幅幅美丽的瞬间,去谱写那壮丽的人生之旅。”
——《温双和:我的摄影之路》
在一次活动中,温双和结识了前来涉县采风的邯郸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刘祺云老师。刘老师看过他的摄影作品后不仅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并语重心长地说:“涉县地处太行山脉,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空气新鲜,这对于摄影人来说真是难得的好课堂。你身居太行深处,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照相、赢利,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深度和文化品味,多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家乡的自然美景、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到我们美丽的涉县。”刘祺云老师的话让温双和茅塞顿开。从此,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