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永(安)社(港)公路从沙市镇往龙伏镇中间地段,右手边有一个三层飞檐、巍峨挺立的门楼,上书“秧田村”“全国幸福社区示范村”两行金色的大字,两旁门联是:“鹤立鸡群冠赤县,源开流远润秧田”,其上首又有一块金*色大卧石,上书“仁美秧田,幸福家园”八个红色大字。穿过门楼,两排整齐的绿树相迎,一条平坦的油沙路引你走进一个村落,两旁农田里各种农作物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远望村子中间屋舍俨然,近观处处柳绿花红。
这里,就是闻名全国的“博士村”——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要问为什么有“鹤立鸡群冠赤县”那么大的口气?我只要公布一项教育数据,自年恢复高考以来,这个只有多人的村子,走出了多位大学生,其中包括多名学士、多名硕士、26名博士,你就不会说他们夸夸其谈、毫不谦虚了,而要说他们名副其实、名至实归。对于一个地处中国内陆山区县市的小村庄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桩了不起的奇迹,是令当地村民们特有文化自信且最引以为豪的事情。随着一拨又一拨的媒体记者的络绎而来,这个因“读书”而走红全国的村庄究竟有着怎样的教育秘诀?为什么一个村子能出这么多优秀人才?有没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特别的奥妙?今天,我就从奇妙、奇招、奇人三个方面,来与大家探究一下浏阳这个“博士村”的耕读传奇。
一、“博士村”产生的奥妙。
首先,我们来讲一讲奇妙。奇妙的解释是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在湘东浏阳这样一个普通的村子,竟然出了二三十名博士,这个事情还不新奇奥妙吗?我曾经仔细参观过村子里的每一处古迹景点,采访了包括乡村干部、老年村民等知情人士,听取了一个又一个奇特的传说故事,特别是参观了最近才重新提质改造开馆的“秧田耕读文化馆”,通过思考,为什么这块地方出了那么多博士?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青山绿水共为邻。我把它叫做风水好。风水,《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风水有没有?或者说信不信?这是一门学问,我们在此不去深究。单从字面上来理解,空气新鲜、水质优良可称为好风好水,对人的身心健康肯定是有益的;而垃圾成堆、环境较差的地方,对人的身心健康又肯定是有害的。
秧田村就有这样的一个传说,说的是《九狮一象拜花台》。秧田位于捞刀河中游,是捞刀河畔的一颗明珠,主要居住村民姓罗,罗氏居住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里,美丽的捞刀河像一条玉带环绕,河岸上有逶迤起伏的十座小山丘,其中九座差不多高的像九头狮子,一座稍高的像一头大象,面对树林塅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彩色田野,呈现出一片山清水秀、生机勃勃的景象。千百年来,朝代更迭时光飞逝,而繁荣兴旺长盛不衰。多少人路过此地,受景色吸引,都自发将脚步停下来,看看来龙去脉。传说某年春天,就有一位姓卜的风水先生从此路过,发现这里山水环境非同一般,就在此停留了整整一天,经过反复查看,确定对面河岸的山丘至关重要,遂将此山丘地形开始命名为“九狮一象拜花台”,认定秧田的兴旺是与这河玉带水和九狮一象拜花台的山丘地形融合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吉地风景线。
正因为这块地方好,所以又有《插杖安家》的传说。据历代相传的《罗氏族谱》记载,罗氏迁浏始祖罗瑜宗,生于后梁开平元年(),原籍江西丰城柏林,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饱读诗书,于后唐同光二年(),因世道不宁、兵连祸结,携眷迁徒湖广浏阳北乡秧田村树林塅,见此地出现起伏山丘,又有奔流不息的捞刀河,真是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风光秀丽,随即将手杖插入该地,来年手杖竟神奇般地生根发芽,若干年后长成参天大树。他认定此为吉地,顺应天时地利,安家落户。数十年间辛勤劳作、习文练武,大有作为,成为地方有名的富裕家庭,40岁时荣升永州令。罗瑜宗卒于宋端拱二年(),享年82岁,葬旱塘大坟山中觜,坐北朝南,有碑志。随着时间变迁,子孙繁衍,后来不少人口已迁居浏阳各地和长沙、平江等县,现人口发展到8万余人,后裔发展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秧田村还有一个《大鱼塘》的传说,也和风水有关。明朝后期,一唐姓家族选购秧田塅中的一块地,即后来的唐家园。落户数年后,唐家财大气粗,人丁兴旺。有一天,唐氏四兄弟请来一位风水先生看地,风水先生来到时,唐家已吃过午饭,只剩下红米饭,便随便吃了一顿。饭后,小孩子们高呼:“看地先生吃狗饭!”原来唐家为大户人家,人吃白米饭,狗吃红米饭。风水先生受此羞辱,怀恨在心,便决意打开活龙门,让龙腾飞,以泄此愤。他请来七位石匠师傅凿开岩石将大鱼塘活龙脉斩断。据传,石匠师傅白天打凿,晚上岩石流血水合拢。坚持数日,日凿夜合,风水先生就背着被子铺盖住在施工现场。夜梦中听有人说话:“不怕千人锹、万人锹,只怕桐油石灰烧我腰。”遂经七天七夜焚烧凿开了龙门,破坏了地脉。自此,唐氏兄弟生意衰败,人丁夭折,最后被迫迁离秧田。斗转星移,时代进步,新事物总是代替旧事物,新中国成立后,现在秧田村已有十多个姓氏、五千多人口融入大家庭,共建秧田幸福家园。
再讲一个《老龙井》的故事。北宋年间,罗瑜宗三代后,从树林塅搬到上塅即今天的秧田居住,人口逐渐繁衍增多,分为上园、下园、尤湾。居住到元末年间,由于封建压迫和阶级剥削,地方上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全国纷纷起义反抗元朝统治。秧田本无一井,常年饮用河水,天突遭大旱,河水断流,人祸加天祸,数百人饮用水困难。于是合族人推选三位长老,向天问卦,求址开井。三位长老选离捞刀河边佛延渡口十余丈处,挖至两米深处,见两块石头极像龙头,当即撬开大石,只见一股清泉喷涌而出,井水清澈透底,冬温夏凉,甘甜可口。水井建成后,族人将一块石头雕*头,另一块仍留放井底,故名为老龙井,为湖南三十六名井之一。井上有大树遮盖,成为路人休憩解渴、乘凉避暑之福地。时至今日,自来水已通到各家各户,但仍有家中有考生的家长到此井取水,说是喝了能沾染博士村的灵气,考取大学名校。
同样与水有关,老渡槽也有故事。清乾隆十九年(),时任浏阳知县其母重病,久医用药无果。后打听秧田罗见五道法高明,武艺出众,走茅山、会医术,专治疑难杂症,赫赫有名。知县即遣人将罗见五请至县衙,很快治愈母亲重病。知县欲重酬金银,罗见五道:“其他不要,只有一事相求。秧田农耕缺水,请求知县大人帮解此难题如何?”知县答应巡察秧田,发现西里山西边有余水下河,东边农田干裂,遂授罗见五解决之法。罗心领神会,举全族之力开通下塅渠道直至小河,并在河口架设麻石枧渡槽,从此以后秧田实现自流灌溉。罗见五引水有功,逝世后秧田人民将其葬在麻石枧渡槽附近的团山垴,以永远纪念他。
二是勤耕重读乃传统。我把它叫做祖训好。我们在小村千百年来崇尚耕读文化一脉相承的风气中,窥得些微端倪,家风如水,浸润村民的心田;家训如山,挺直村民的脊梁。这里我要重点诵读一下《罗氏家风家训》,再简单介绍一下几个有关姓氏的家风家训。罗氏家风家训:“奉祖先,孝父母;睦兄弟,和夫妇;严闺阃,亲宗族;敬师长,信朋友;力耕种,勤诵读;存忠厚,尚勤俭;习礼仪,戒为非;戒赌博,戒争讼;戒溺女,戒洋烟。”这里的“力耕种,勤诵读”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无独有偶,我翻阅村上提供的一本《秧田罗氏宗谱》,在祖训十则中还找到“以农桑为利赖”“以诗书课儿曹”的字眼。
此外,秧田村诸多姓氏的族谱中,也都有对耕读文化很好的阐释。如《陈氏家风家训》中的“教人便是自学”;《张氏家风家训》中的“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邓氏家风家训》中的“勤俭传家训,耕读裕民生”;《朱氏家风家训》中的“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氏家风家训》中的“勤劳俭朴,诸事严谨”,这些刻在族谱里的方块汉字,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无一不在诠释着世代相传的耕读文化。
三是独善兼济作表率。我把它叫做榜样好。因为秧田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都姓罗,我这里就主要讲一讲罗氏的名人。罗氏源自火神祝融氏的一个古姓,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最后一个“芈”姓,因为电视剧《芈月传》你不会陌生吧。罗国(河南罗山)建立后被楚国所灭,于原地不远另置鄢国(河南鄢陵)。祝融氏的子孙则逐渐南迁,最初迁居到湖北枝江,遂以故国名为罗氏,后又迁居于湖南、江西一带,人口繁衍,逐渐壮大成为当地的望族。
罗珠,是湘赣两省的罗氏始祖,字怀汉,号灵知,称大农令,又称洪崖先生,原籍为浏阳东乡沔江。他自幼在长沙罗汉峰上的罗汉尖刻苦读书,取得功名。长大后,他与张良、萧何等人关系很好。刘邦建立汉朝以后,他被征为朝廷官员,在任期间清正廉明,为人正直,关心民情,深得民心。但他因刚直不阿的性格遭到排挤,被迫出守九江府。后来到南昌生活时,庭前种植许多松柏,以表示自己的节操,相传罗汉松、罗汉柏皆因此得名。
罗从彦,是理学大师级人物,字仲素,人称豫章先生,他笃治理性之学,著有《遵尧录》《春秋毛诗语解》等书,对于中国的学术研究,厥功至伟。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它是由北宋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创立,经过一传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到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在这中间不难看出,罗从彦承上启下,功不可没。他有诗曰:“静处观书尘不染,闲中稽古意犹深。周诚程敬应粗会,奥理休从此处看。”“理学真儒”颂扬的就是罗氏这位显祖的业绩风范。后来还有一位理学名家罗愿。正因为有这样的关系,大文豪苏轼、理学家朱熹都曾为《罗氏族谱》《罗氏宗谱》题赞或作序,称颂“汉晋望族”“德业双全”,给予罗氏极高的评价。
讲完了罗氏祖上名人,再来看秧田村所在的周边出的名人。在浏阳北乡捞刀河畔,读书之风自古盛行,莘莘学子天下扬名。在清代浏阳的进士中,有两个著名的翰林都是浏阳北乡人,而且隔秧田村不远。一是邹焌杰(-?),原名见龙,又名振杰,字云阶。浏阳北乡托塘里(今北盛镇)人。邹焌杰为清道光二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京畿道监察御史、广西浔州府知府等职。著有《听春雨轩杂稿》《听春雨轩奏稿》各一卷,参与清同治《浏阳县志》纂修。邹焌杰多才多艺,现在网上还能找到他的画作。罗家大屋下厅中门上悬挂两匾,其中一匾就是邹焌杰题写赠送的“江左琳琅”四字裱金匾。
二是任贵震(—),字鼎卿,号雨田,浏阳北乡大中里(今北盛镇)人。清同治十三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三品衔候补道台等职,参与清同治《浏阳县志》纂修。任贵震是清代翰林书法家,他的八言金字联很著名。同为北盛镇人,都是进士,都入过翰林,都参与纂修《浏阳县志》,真可谓“双子星座”,也不能不说北乡文脉好、文风盛。
人的一生,或追求闻达于诸侯,或安心躬耕于田野。作为偏于乡村一隅的村民,在有着良好族规祖训与家教家风的地方,总希望拼搏一番,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读书不是唯一的途径,但读书又是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读书人或独善其身,或兼济天下,在秧田的耕读文化中最能体现这种人生价值观。
最后来看看秧田本村的学子,他们都是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农家子弟。他们禀遵祖训,传承家风,十年寒窗苦读,立下报国之志,希望有朝一日,谋得一官半职,能够匡济天下。而一旦科举之梦破灭,或者厌倦官场之风,也能退隐乡间。他们以自己的所学专长,造福桑梓,成为社会贤达,或洁身自好,争做良好公民。因此,读书之风绵延不绝。
罗卓伦,是秧田罗氏第二十五代,虽然家境贫寒,但聪颖好学。他边劳动边读书,创造条件继续深造,最终考取进士,成为后辈学习的榜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白天要下地干活,到了晚上才有空读书。可是家里连灯油也买不起,怎么办呢?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坐在院子里乘凉,看见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一亮一亮地闪着光。他想:要是把许多萤火虫集在一起,说不定能顶得上一盏油灯呢!于是,他找了一块很薄很薄的白夏布,缝了一个小口袋,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口袋里。用这个装有萤火虫的口袋照着看书,果然能看清楚书上的字。这就是“囊萤作烛”的故事。
罗杖棭,是罗卓伦的第四子,考取秀才,在执掌秧田大屋成为当家人后,继承家风,重视教育,捐资办起学堂,吸收族上及乡间农家子弟发蒙入学,使秧田一地村民知书达礼,风气大开。父子成功,只是一个特例。
有人从历代县志、族谱中整理出一个《历代秧田籍人士功名表》,列举了一串长达一百五六十人的名字,从中可以窥见:从后唐罗氏迁浏始祖罗瑜宗到清代普通乡村居民,由于当地重视教育,农家子弟读书成风,其中不乏学子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博学多才的优秀知识分子。
二、“博士村”培育的招数。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奇招。奇招的解释是出奇制胜的招数,表示让某人或某事领先,力求达到最大限度。为了弘扬耕读文化,培育农家子弟爱好读书之风,及至后来形成“博士村”且不断发展,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做了一些什么“功课”,使出了什么稀奇古怪的招数呢?
一是倾尽村民家力,支持读书至上。浏阳有句老话叫:“东乡出蛮扮,南乡出煤炭,西乡出小旦,北乡出布担。”说的是四乡的差异,北乡由于大都地处丘陵地带,资源匮乏,要谋出路,惟有勤苦,北乡人历来勤劳,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古时候浏阳县内篾匠、木匠几乎村村有,匠人做手艺一般采取上门服务,也有生产竹木器商品拿到集市上去卖的。每当农闲季节或是刮风下雨的日子,他们就呆在家里破篾斫木,编织打造一件件竹木器具,挑到集市上去叫卖,以此手工劳动家庭副业来换取家中孩子读书的费用。
为了赚足更多的银两,他们有时也不得不挑着担子背井离乡,一头挑着年幼的孩子,一头挑着简朴的家当,走上外出做生意之路。他们深知“在家千般好,出外时时难”的道理,但只要想到孩子们无钱读书,就可能当“睁眼瞎”,于是,即使前路艰险,也会义无反顾而奋勇向前。
这儿的乡村,男耕女织是历来的传统,而祖上流传下来的崇教尚学的家风,使他们将两者结合,甚至把后者看得更高,认为是拼尽全力也不能丢的好传统。为了缴子弟读书,他们吃苦耐劳的天性和品质,此时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什么纺纱织布、搬运货物,甚至连卖苦力的活儿也愿意去干。
有些贫困户子是因为多种原因致贫,而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秉性又使他们穷不输志。当祖德家训在每一个父母的心中激荡之时,只要孩子自己想读书又会读书,即使砸锅卖铁,即使借钱举债,即使当掉家产,也会鼎力支持。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莘莘学子在人生路上攻坚克难、奋发图强。
二是设立奖助基金,扶持莘莘学子。屹立于村中心的秧田大屋老槽门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气势恢宏。槽门前有大坪,坪西边原有两块拴马石。另有一块大石头为插旗杆用,上辈人叫旗杆曰桅子,所以前坪又叫桅子坪。传说当年客人来到槽门前,武官下马,文官下轿。坪长数百丈,宽数十丈,为秧田的晒谷场和娱乐场,大屋红白喜事必经槽门,是秧田村民心中的福门。清末时期,秧田的四胡子、兰胡子等人追随谭嗣同等人维新变法,遭人告发。污告秧田人将皇衣皇帽藏在槽门上墙内,幻想做皇帝。官府得告后前来搜查,拆毁槽门,结果是假事。当时几人为避风头,在外逃难数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才返回老家。数年后又重建槽门,随着时代的变迁,老槽门几经修葺,一直保留至今,成为秧田的标志性建筑和人们心目中的精神坐标。
老槽门匾额下的两旁红色木柱上写着一副楹联:“神奇门第维新鉴古彰显祖先历史,大美秧田强族崇文精培后辈人才。”他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向游人诉说着崇文尚学这个绵延不绝的追求。秧田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姓罗,“罗氏家训”被挂在老槽门醒目的位置。而位于老槽门后村中的罗家老屋,现存古砖墙传说是明代的,被岁月的风雨侵袭,如今呈现出色彩斑驳的景象。可以想见当年房子的主人,雨天坐于窗前读书诵文,晴天去到塅里耕地种田,过着一种晴耕雨读式的田园生活,耕读人家崇尚知识已成为当地的良好风俗乃至融于血脉的优良传统。
北乡人鼓励孩子读书,自古至今都有奖励机制。秧田村勤耕重读历来有好的传统,凡历届考上大学者,一律给予奖励,民国时期族上缴读学费开支全包,至今奖励不减。旧时,每个大姓宗族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后生读书中榜,宗族祠堂出斤谷子以资鼓励,还要敲锣打鼓在整个村庄里宣传,让他感到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一直以来,家长苦缴,学生勤读,在北乡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古时候正谊明道,潜心兴教,秧田村临近有建有文光书院、石山书院两所著名书院,村内有育贤、希贤、聚贤三所私塾,这是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建国后人民*府非常重视教育,村域内建有三所小学,这里还曾经办过中学,至今仍保留有秧田、中山两所完全小学。乡贤们还组织成立村教育基金,对考取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村民家庭进行奖励并张榜表扬,钉上“书香家庭”牌匾。对于考上大学的子女都会登记造册,张榜公布,每人给予元至0元的奖励。考上博士生并拿到学位证书的,村老年协会还会敲锣打鼓送去“博士学位”牌匾。同时拨出一定的助学基金,对家庭困难缴不上学费的学生给予特殊支持解决,村委会成员每年每人帮扶一名困难家庭的孩子读书。
三是建设“博士墙”,树立“光荣榜”。秧田村用一堵两层楼高的墙面,展示它当下所珍视的东西:墙上是村子迄今为止走出的26名博士的信息,以及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名。这是村民们引以为自豪的。
几年前,时任村支书罗泽及提议在村里立这么一面墙。他和其他村干部四处选址,选定了村口处一户人家楼房侧面的墙壁,这样可以省一点资金。他们去与房主商量此事,对方答复得很痛快,“要得要得”。墙边原本是这家的茅厕,为此贡献出来,改作绿地。村干部郑重其事地委托镇上一家广告公司设计墙面。年的一天,那面原本破旧的墙被粉刷一新,上面最醒目的是三个大字:“博士墙”。
在罗泽及眼中,博士是一种文化资源。他的设想是展示村子的耕读文化,并激励村中孩子读书,甚至以此作为村子发展的支点。他很满意这个位置——在必经的村口,距村里的小学近,且周围好几户人家走出了博士。村里又花费3万多元去省会长沙买了一尊近2米高的孔子像,将从网上下载的这位教育家的简介刻在基座上。基座是一位搞建筑的村民做的。罗泽及认为,孔子是古代的一个文人,立在那儿有文化氛围,“希望孩子们能像博士们一样,读好书,出人才。”
在博士们的头像上面,是用博士帽装饰的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勤耕重教,耕读传承”。这些话都是罗泽及设计的。它概括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耕种、养家、供养后辈上学。在村里工作26年,他亲眼看到在一个普通的村庄,一批批农村孩子如何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四是布展耕读文化馆,褒扬先进典型。秧田耕读文化馆位于沙市镇秧田村秧田路,是一栋四合院式的江南古建筑风格民居,由大门、前院、正厅、两厢等建筑组成,其中展厅面积约平方米,展线长度米。
秧田耕读文化展览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表格、文字、声像、雕塑等载体,以乡村记忆为主线,以时间为主轴,全面展示秧田村的前世今生,旨在弘扬耕读精神,传承家风家教,褒扬优秀人物,激励莘莘学子。展览共分《山川形胜筚路蓝缕》《勤耕不辍仓廪充盈》《崇文尚教诗礼传家》《莘莘学子社稷英才》《耕耘天下回馈乡邻》《展望未来最美乡村》六部分,分别展示秧田村的历史回眸、耕作文化、读书文化、学界精英、公德楷模、发展前景。通过观展,广大观众将充分感受秧田耕读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博士村”的奥妙,从而激发爱国爱乡热情,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的新秧田而不懈奋斗。在此,热忱欢迎在座的各位有机会到秧田村作客,近距离感受秧田村的发展和变化。
五是办起农家书屋,浓厚书香氛围。年,秧田支村两委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全村文化建设的头号工程来抓。成立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由村总支书记罗鹏任组长。“湖南书香家庭”、家里走出2位博士的张秋香老人把7间大小厅室、共余平方米的老宅“三志堂”无偿贡献出来。目前,该书屋藏有各类图书近1.5万册,除*府配送的书籍外,秧田村还先后出资2万余元购置图书。书屋设立了主、辅管理员制度。支村两委相关人员做主管理员,学校及老年协会等方面的志愿者从旁协助。主、辅管理员都经过统一培训,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此外,农家书屋从娃娃抓起,培养“护书小天使”,保证图书不被损毁和丢失,书屋里有免费办理借阅卡的温馨提示牌。秧田村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着手增加30万元的资金投入,添置一批电子阅读机、投影仪、电脑、阅读桌等设备。该书屋与村里两所完全小学仅一墙之隔,放学或放暑假时,这里便成为孩子们看书学习的场所。村里希望借助农家书屋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促进全村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养成。农家书屋这样的文化设施,为村里青少年的成长和村域文化气息的蕴涵,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三、博士的人生传奇。
最后,我们来讲一讲奇人。什么是奇人呢?就是以不同于某种既定的类型、式样或规律的任何方式行事,在能力上杰出或引人注目的人。除“博士后”外,博士是目前学历最高的国家特殊人才,当然应该属于奇人了。
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秧田村所出的26位博士,从出生年代来分,年代1人,年代3人,年代8人,年代13人,年代1人,以年代为主,占到一半;从性别来分,男性13人,女性13人,男女各占一半;从学科来分,文科8人,理科18人,理科占到一大半。
毫无疑问,要成为一名博士,就要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艰辛努力。几乎每一位博士的成功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在这里我不可能将每一位的故事都娓娓道来,只能选取其中几个人作代表。为了看到源流,就分老、中、青来说吧:
一是老年表率,老当益壮。如果岁月不老该有多好,但是人生不过百年,过去的青春年少,转瞬间白发苍苍。从秧田走出去的老一辈专家教授,无疑是懂得珍惜时光的智者,虽然年长甚至有的已作古,但他们的成绩斐然,不愧为后人榜样。这里我就以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罗宣干为例。
罗宣干,出生于年,现在以81岁高龄健在。他是秧田村中心组人,是第一位从秧田村走出去的博士,先后在村上读小学、长沙读中学,后考取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出国求学深造,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
他在村学堂读书时坐过的课桌椅,一直保留至今,并根据《礼记.大学》里头的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而取名“日新桌”。因为他学习成绩优秀,后来的学弟、学妹都将这张课桌视为福地摇篮,争着坐。他勤奋好学、刻苦认真的求学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的学子以他为榜样发愤图强,迈进大学校园。这张课桌如今陈列在秧田耕读文化馆,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一看。为了激励后学,他还在银行存有一笔教育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家族后辈赴美读书。
二是中年精英,中流砥柱。有道是:“人生四十才开始。”人到中年虽然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但因为年轻时打下了好的基础,这个阶段正当人生盛年,是最能为国为家创造财富、实现价值的时期。秧田学子正是凭着对社会的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奋斗在祖国各条战线上的精英。这里我以外企高管人才罗志勇为例。
罗志勇,年出生,他是秧田村山上组人,年之前他在中山小学、中山中学读书,后考入浏阳第一中学。年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年获北大文学学士学位,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年出版专著《知识管理机制研究》,为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早期研究者。年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从事全国公共文化*策研究、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工作,曾获得文化部立功嘉奖。年后加入世界上最大的传播集团WPP集团,现任WPP旗下奥美北京集团PRI董事总经理,兼任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理事。
现秧田耕读文化馆展出的图片,有年罗志勇博士毕业时与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等老师、同学的合影,还有罗志勇博士为观众的题词:“小时候,我去山下挑水,每次看到朝阳从石柱峰上喷薄而出,我最好奇的,是山外面的未知世界。长大后,我看到世界,每天都和不同的事不同的人打交道,我慢慢懂得:是读书改变了这一切。”
三是青年才俊,青春无悔。青年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他们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由于耕读传家、风清气正的缘故,秧田村年轻一代的学子,正在继承家风美德、勤奋攻读,大有后来居上、勇超前人的趋势。他们是一个队伍更加庞大的群体,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研究的技术更加高尖,他们有着更加旺盛充沛的精力,他们将肩负更加前沿高端的重任,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这里我想多举几例,就讲一讲罗洪涛、罗洪浪、屈维意、屈婷四位博士的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就叫《经受磨练,奋发向上》:哥哥罗洪涛,出生于年,是秧田村合丰组人,年秧田小学毕业,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年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深圳一家电子设计公司创始人,发明第一台自动花炮点火器和第一根电子报警手杖。弟弟罗洪浪,出生于年,年秧田小学毕业,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年硕士毕业于杭州大学,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在上海一家大型养老保险公司从事金融管理。耕读文化馆现陈列有兄弟俩的成绩单图片。
兄弟俩上学读书是年代,那时候是非常的穷,村里的校舍是土墙的,冬天四处漏风,脚手冻得不行,生冻疮,每人从家里带一个火箱烤火。放学写完作业,兄弟俩还要给做篾匠手艺活儿的父亲打打下手。村里还是用水电,很不稳定,灯光时暗时明,常常做着作业突然断电,在寒冷的冬夜,当半夜醒来发现有电了,又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坐在冰冷的房间里完成作业。夏天,家里没有鞋子穿,经常光脚被晒热的石板烫得不行。但这些物质条件的缺乏都不是障碍,因为秧田人有勤耕重读的好风气。
年2月7日,罗洪涛、罗洪浪兄弟博士从远方给秧田母校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写了一封信。他俩在回忆了自己的经历后,进而指明:“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有出息,能否未来给社会给家乡做出贡献,恰恰是我们从小养成的奋发向上和吃苦耐劳等品质,而非物质条件起了决定作用。可以说正是农村的生活是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自己常常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来信对学弟学妹们提出希望:除了有目标有追求、树立远大理想,要好好学习之外,“首先,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你们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更加不能忽视。”“其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要注意健康饮食,不挑食,不要吃含高糖(尤其是那些含糖的饮料如奶茶、可乐等)、高脂肪的食品。”“要注意的是,现在信息泛滥,要尽可能地远离电子产品,多读纸质经典的书,并且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多思考多总结。”“社会活动方面,有机会要多参与家庭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以及学校组织的义务活动。”
第二个故事就叫《读书明智,认识差距》:屈维意,出生于年,秧田村车大组人。年至年就读于海*工程大学航海仪器工程专业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年至年就读于海*指挥学院战役模拟专业,获*事学硕士学位。年至年就读于河海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年至今任教于河海大学商学院。
屈维意博士曾回忆说:从小父母一直给我的教育观点是“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加上很多真实的因读书跳出农门的例子,更加坚定了我好好读书的决心,给予了我无穷的读书动力。因为一直拼搏,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希望,农村出来的我,没有太多资源,没有什么背景,与城里人的巨大差距,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补,如果不靠自己,那可能什么也没有!“读书,不是说读哪个专业的书,拿什么文凭;而是主动阅读,从书中汲取营养,填补知识盲点,拓展人生视野,培养思维逻辑。”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差距,更清楚自己的目标,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不断迈向更高的阶层!
那时,村里流行“读书考中专,拿个铁饭碗”,而“上高中还要花钱”,并不划算。考中专落败后,1.65米高的屈维意去工地上挑砖头和水泥,鞋子泡在泥水里都烂掉了。父亲心疼他,供他读高中,本意是让他过两年长大一点再去打工。高中读了不到两个月,屈维意就想要辍学。读高中要去镇上,父母耗重金为他买了全家唯一一辆新自行车,他却弄丢了。这令他痛恨自己。班主任不停给他做工作,讲一个女生自行车被偷后发奋读书、最后考上大学的故事。他决定发奋,并且第一次有了大学的概念。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还有大学这个东西,不知道读高中后是考大学,因为从来“没有人给你信息”。
第三个故事叫做《珍爱书本,如饥似渴》:屈婷,出生于年,女,秧田村山下组人。本科、硕士、博士都就读于南开大学。年至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赴美留学。年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论文《马克思的城乡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获南开大学年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并获天津市年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论文《开放发展、全球治理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年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研究专著《何以成城——马克思的城乡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屈婷博士回忆说:初中曾有一段时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留姐弟二人在家。她与弟弟每日分工协作,料理家务,放学回家后就一起做作业,聊聊学校见闻。那时家里没有电视机,书籍也缺。她拿到任何文字性的东西都如获至宝,一本破破烂烂的《东周列国志》看了又看,也曾一遍一遍地翻阅亲戚赠予的《辞海》寻找乐趣。她坦言:作为“留守儿童”却能够认真读书,奋发向上,得益于北乡浓厚的读书氛围与尊师重教的环境。
现在屈婷博士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与科研。村里曾请她为小学生讲课。她左思右想,最后把主题定为了自由。课上,她问他们有什么目标?一个小朋友说想去法国,屈婷问她怎么才能去?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想了想,给出的答案是好好学习,还要学法语。“还是要打开他们的世界。”她觉得,对小孩子们来说,打破蒙昧的第一步是唤起他们自发学习的动力,教育不是灌输,不是考高分,而是唤醒,是点燃。
如果说博士是奇人,那么培育他们成长的老师、家长也应说是奇人,几乎每一位博士的背后,同样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字。在他们身上同样有的不平凡的经历和感人的故事,我们也来举几个例子。
老师中的奇人。罗家国,是秧田村退休教师,现年77岁。年7月他高中毕业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沙市民中(现中山中学)、沙市附中(现第九中学)、秧田完小、山上罗初级中学任英语、语文教师、教导主任等职,年10月退休,期间除被抽调浏阳社教工作队一年外,一直从教数十年。先后培养出罗爱平、罗洪浪、罗伟平、罗志祥等博士以及罗双艳、罗碧波等教授。在罗老师眼里,他觉得这些人才的出现与这12个字分不开:即“家长勤耕、学生苦读、老师重教”。他的感悟是:教师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其中一员,他倍感欣慰、高兴、自豪,品尝到了“桃李满天下、馨德香人间”的韵味。
罗洪生,是一名从教38年的退休教师。年下期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秧田完小、毛田小学、中山完小、中民完小任数学、语文、体育、思想品德教师、校长等职,年下期退休。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他曾经历了三届新建教学楼,与数十名老师同过事,任过一至六年级的全课程,教过1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在各条战线担任重要职务,其中有罗志勇、罗婷婷等博士,仅原中山、中民两村考取的大学生就有四五十名之多。罗老师坦言:这些同学之所以能有今天,虽有自己的点滴汗水,但更大的功劳应当归功于各级学校的任课教师以及他们本人的勤奋努力。他衷心地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欣慰和点赞!
陈永流,是秧田村文光书院的英语退休教师,他的学生中有4个全日制博士,他的儿子陈年瑞也是博士毕业。年,陈永流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沙市中学做英语老师,刚报到就被委以重任,同时教初三和初一的英语课程。由此告别了民办教师的身份,开始了自己长达37年的正式教师生涯。而作为一名从事42年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陈永流对博士村的“秘籍”这样总结:一是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村里读书的氛围好,对教育很重视。
家长中的奇人。罗建植,是罗洪涛、罗洪浪兄弟博士的父亲。在那个还没有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年代,罗建植却始终对教育有着坚定的信念。每当农忙结束后,他会把种田、织布、做篾匠换来的钞票放在一个布袋里,等到开学,让孩子一人取走一沓。窘迫时还需举债。就这样,一路拉拉扯扯地把两个儿子送进了大学,直到双双考取博士。父母对孩子学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