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教人物丨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究竟说 [复制链接]

1#

今日孙不二元君诞生

全真派嫡传清净散人孙不二元君,作为女子修真的典范,她的十四首五言格律丹诗,因前道协陈撄宁先生,以女丹功内容作解,在我国养生界,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而这些丹诗究竟说什么,我们想先从丹诗的内容,结合我们的师承,跟大家做些简要的阐释。

孙不二元君说:“吾身未有日,一气已先存,似玉磨逾润,如金炼岂昏”。意思是我们的生命在没有诞生以前,作为孕育生命本源的“物”,已经先存在于宇宙之中,这个生万物的“物”,是《道德经》的强名的“道”,是金丹文化强名的“气”、是《周易参同契》所说的“真乙难图”。它的“无形无象”状态,是道的体,阴阳已经包含其中,为无极;因古代贤哲用“阴阳”来表述这个“道”的存在,是为道之用,为太极。所以道家认为:阴阳生道。如果没有阴阳,我们就不知道“道”是个什么东西,方才有了《易经》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说法。故孙不二元君说:“吾身未有日,一气已先存,似玉磨逾润,如金炼岂昏。”。这些诗句是在用比较浅显的《道德经》关于“道”的知识,来给我们讲人的生命本源的。

因阴阳生道,故孙不二元君这里说“扫空生灭海,固守总持门,半黍虚灵处,融融火候温。”。“扫除生灭海”是指的要排除我们后天的各种层出不穷的缘闻声觉的妄想,扫除这些后天层出不穷的心猿意马,也就是张三丰先生所说的“除杂念是第一着”的入手工夫,才能达到“万念俱泯,一灵独觉”的正念状态。

金丹入手工夫,是先从扫除世情的这个妄心开始的。故张三丰先生说“先把世情齐放下,次将道理细研精。”,要把“道”的这个“理”研究透彻。也就是张三丰先生所讲的“人心绝,则道见”的修真原则。有道心的善持,才叫“固守总持门”。所以道家讲炼金丹的过程,是先从“生丹”开始,再炼成“丹熟”,才是黍米玄珠。故孙不二元君在这里将金丹的玉液还丹过程,比喻成半黍而不是全黍,是孙不二元君自创的金丹术语近义词。

道家认为,婴儿出生后,在母腹中没有的后天口鼻呼吸就开始了,叫“一声才出口,三寸已司权”,“三寸”指呼吸活动。道家炼金丹有特殊的调息方法,即“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的奥秘,故孙不二元君说“子肥能益母”,这里的“子母”互用奥秘,是历代修真学容易糊涂的内容,是故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中,特别指出“以神气为子母,执津液为铅汞,不识沉浮,宁分主客?”的修真错误,孙不二元君在这里,是在给大家讲解金丹真息的特定含义。

道家金丹文化入手工夫,是从调性开始的,孙不二元君说“敛息凝神处,东方生气来,万缘都不著,一气复归台”。“敛息凝神处”是调息凝神,凝神入气穴的意思,“东方生气来”是讲的调性修心,获得正念的意思。东方和西方,在内丹学中,都有具体的喻示。东方属木,在内丹学是喻示的元性。金丹入手的东方生气来,能实现“万缘都不著,一气复归台”,说的是还丹的本真。该怎么入手去实现“一气复归台”的“动中生慧,一意斡旋”呢?张三丰先生说:“未练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修然后药材生”(《道情歌》)。张三丰先生还说:“欲向西园牵白虎,先从东家伏青龙”(《无根树》词),都是这个道理。

内丹学将修真的“性命”,按照阴阳去划分,则性属阴,命属阳。故孙不二元君说的“阴象宜前降”的意思,是指的修性降心,而“阳光许后栽”的意思,是先通过阴象降伏,后才能获得的道心真心。这里的“前降”,是先降伏其心,后获得真心,叫“阳光许后栽”,这个“栽”就是道家金丹文化的阴阳栽接之功。孙不二元君这样的比喻手法,用词较为生硬,没有《悟真篇》的诗句熟老,她自创了一些比较独特的金丹术语近义词,如半黍、阴象、阳光,三岛,以及引用了系列的龙虎、金鼎、黍米、金乌、鹊桥、舍利子、月蟾精、玉真等传统金丹术语,这些均可以从字面的含义去理解。

《悟真篇》说“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似月圆”,是讲的阴阳合一的生丹,要到似月圆的明珠的“熟丹”,是要“牵白虎”才能“日能增黍米”的,实际讲的是道家金丹修命的内炼过程。

孙不二元君十四首丹诗的核心内容,无非是张三丰先生说的“内外通来,性命两个字”。炼金丹先是以性求情,获得“一灵独觉”的玄关,然后通过玉液还丹的阴阳合一,是情来归性,是从生丹炼成熟丹,即是道家的黍米玄珠。所以孙不二元君说“缚虎归真穴,牵龙渐益丹”,“渐益丹”是在明确的告诉我们,黍米是要逐渐经过水火锻炼出来的大丹,故内丹学的大丹跟内丹学的还丹,是大家需要分清楚的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性概念。

对于炼金丹的“幻境”问题,孙不二元君说“要得丹成速,先将幻境除”,这跟刘海蟾《至真诀》“念中境象须拔除,梦里精神牢支持”的意思相同。

孙不二元君说:“一半玄机悟,丹头如露凝,虽云能固命,安得炼成形?鼻观纯阳接,神铅透体灵,哺含须慎重,完满即飞腾。”。玉液还丹虽然说可以养命固形,但很多人因为不得这个黍米玄珠,故她说“安得炼成形?”,炼成形的意思,跟《吕祖*鹤赋》的“虚极静笃神有象”的“神有象”是一重意思,也是《悟真篇》讲的“纯阴剥金丹成熟”的道理,是实现了“一毫阴气不尽不仙”的体变纯阳,才是吕祖说的三铅中的神铅过程,内丹的神铅,能顿悟开慧,故孙不二元君这样说:“神铅透体灵”。

不知道陈撄宁先生是怎样从孙不二元君的这十四首丹诗中,发现了男女修真的差别的。我们认为道家的金丹大道是不二法门,修真理论是绝无二致的。热爱道家金丹文化的人们,首先应该尊重原典的意思,而不要痴迷于个人崇拜,否则会误己误道,只会让女子修真,走向执着己身的歧途。

刘一明先师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鉴于陈撄宁先生注释的《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首先在命题上,就有标新立异、故弄玄虚之嫌。特别是他在注解这些丹诗所引用的那些张三丰先生的言论,牵强附会之处尤为严重。是故我们在这里不得不强辩,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照孙不二的原文,再结合以上关于该诗的一些基本隐语、隐语的解释,去认真参看,就一定会发现孙不二元君的这些丹诗,并不象陈撄宁先生所说的那些奇奇怪怪,而是一部活脱脱的金丹大道文化。

免责声明:图文整理源于网络,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告知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