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m.39.net/pf/bdfyy/自保之道
《道德经》第7章:空碗与大肉
《道德经》第8章:水中的天机
《道德经》第9章:功成身退,见好就收
《道德经》第10章:六问
《道德经》第12章:你正在自残
《道德经》第13章:解套
《道德经》第15章:道骨仙风,到底是个啥模样
《道德经》第16章:仙丹一枚,长生不老
《道德经》第20章:心中的独木桥
《道德经》第22章:牙齿掉光,舌头还好
《道德经》第24章:剩饭与肿瘤
《道德经》第26章:最重要的行李
▼
空碗与大肉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自营其生,所以才能长久。
因此,圣人把自身的利益置于众人的利益之后,却反而能得到众人的推崇,成为领袖;圣人将名利与生死都置之度外,却反而保全了自己。这正是因为无私成就了他的伟大。
听说新一季讲授修身养性,
各家大大便带了更多的骨干来进修,
瓜众们的数量增加了不少。
冬去春来,阳光明媚起来了,
老子把课堂搬到了教室外的草坪上,
绿草茵茵,微风拂面,
师生席地而坐,畅游“道”海。
白板上写着今天的主题:
空碗与大肉
瓜众们一看,有点hold不住了:
虽说才吃了早饭,虽说只有字没有肉,
但大肉啊,
还是简单粗暴地浮现到了眼前,
肥瘦相间,色泽诱人,酱香扑鼻而来…
旁边这位胖友,好像在咽口水,
咦,又咽了一次…
1
老子向学生们一颔首,朗声开讲:
本季第一课,我们轻松点,
先考大家一个有趣的问题,
除了“道”妈,这世上什么活得最长?
有了更多精英的加入,
本季的答题水准,明显甩上季一条街:
是乌龟,
可以活上百年,秒杀人类…
是胡杨树,
这种树,生而三千年不死,
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
必须是“灯塔水母”,
它成年后还能返老还童,再活一遍,
如此循环往复,长生不老…
在下认为,活得最久的,
是我们头顶上的天、脚底下的地,
正如古人说,天长地久,
世间万物,无一能比之活得更久了。
老子为最后这枚答案竖起了大拇指:
天长地久!说得好!
那么老朽再问,天地为何能长久?
这下全场鸦雀无声了。
精英们紧锁眉头,手里飞快转着笔,
大大们则眼巴巴地望着老湿。
老子起身,在白板上写下一排字: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各位,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
是因为它生养万物、却无心为私谋,
所以才能生生不息,永永远远。
2
台下一顿恍然大悟后,
赶紧低头刷刷刷记笔记。
等大家抬起头,老子又问了个问题:
天长地久的智慧,
对我们立身处世有什么启迪呢?
全场再一次鸦雀无声。
老子微微一笑,继续循循善诱:
大家回忆回忆,
是不是听过、见过这样的人和事,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这些人,一门心思顾全众人,
把自己的名利,抛之于脑后,
把自己的生死,置之于度外,
但最后反而得到了拥戴、保全了自身,
获得了最大的果实,也成就了大业。
3
[大白乱入]
老子这段话,乍一听,
逼格高到理解不能。
但憋慌,来嚼嚼大白老师的栗子,
味道就出来了。
先来一枚水分足、香糯可口的栗子:
打水仗打出来的天下圣王
话说上古时候,*河经常发飙,
一发飙就滔滔而下,淹人淹田淹房屋,
谁也没法子镇住这头魔王,
老百姓闻风丧胆,将其名列第一天灾。
据《史记》记载,治水这个烫手山芋,
兜兜转转N多年,最后分配给了大禹。
接了这活儿,大禹就豁出去了。
首先,他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
对!在当时,治水就是要命的差事。
大禹他爹鲧,也是枚治水专家,
干了9年也没干好,让领导舜给办了。
所以奉命治水,就等于签下生死状。
然后,又把自己的小日子给搭上了。
才新婚几天,就拎包离开了家,
掏空了心血,加油干,
天天吃在工地,睡在工地,
还要省吃俭用,贴补治水工程,
日子过得连农民工都不如,
离家十几年,虽有三次路过家门口,
都没进去歇歇脚,看一眼老婆孩子。
这场水仗,足足打了13年,
苍天不负有心人,大禹彻底打爆KPI:
整治了全国九大州的土地,
开通了九大山脉,疏导了九大水系,
修治了九大湖泊的防水工程。
一票摆平了天下的山川河流!!!
而水神大禹,也一跃成为国民英雄,
受到天下人的集体膜拜,
在舜以后,顺理成章接过了帝位,
登顶“尧舜禹”时代的第三位圣王。
舍小我,为大家,
最后,大家赚到了,小我更赚到了。
接下里,
上一枚炒糊了的苦涩栗子:
大老虎的最后归宿
钮祜禄·和珅,是位人中龙凤,
精通汉满藏蒙四种语言,
长得好,书读得好,老婆也娶得好,
还拍得一手好马屁,理得一手好财,
运气更好,光速晋级乾隆爷的大红人,
从*25年,几乎坐遍中央领导岗位,
仕途一路亨通,手握重权。
有了官场这道护身符,
和宝宝的“大老虎”体质开始全面爆发,
他要捞油水发家致富啦。
官商先勾结起来,这个是必须滴,
开开银行、当铺、古玩店,
跻身最赚钱的房地产,赚他个盆满钵满。
再把官场运作成个人生意场,
贪污、受贿、勒索等手法组合运用,
秀才不意思意思,你进不了进士门,
属下没点表示,你年终考核不及格,
土豪财主们,各位的帮费赶紧上交,
不交?全家灭门,财产没收!
就这样,治国拿不出任何业绩,
一门心思往自己的碗里薅肉,
终于薅成了自带话题流量的全国首富。
历史经验,通常事情到了这种地步,
或早或晚都会出现神转折。
果不其然,乾隆爷寿终正寝后,
新朝天子嘉庆帝立刻麻溜走起,
给和大人罗列了二十大罪状,
抄家、赐死一步到位!
敛财小能手挖空心思搜刮的上千万家产,
短短十几天,全躺进了国库…
为小我,薅大家,
即使小我一时得益,也难以长久,
不但不能长久,
甚至还会倒出更多,报应更惨。
栗子的味道,嚼出来了么( ̄~ ̄)
拍拍手擦擦嘴,我们穿越回去听课啦~
4
老子分析了天长地久的原因,
解读了“有些人”的操作方式,
接着便亮出了本章的关键词:
无私
无私,并不是说没有一点儿私心,
生而为人,谁能拍胸脯说毫无私心?
无私,是让大家仿效天地境界,
放下自私的小我,
以无私成其私,让利他转化为利己。
各位,处世是一门艺术。
成就众人,为众人谋利,
其实就是最大化成就自己,
你不会吃亏,你更不会上当,
恰恰相反,
你的碗越空,你得到的肉越大块。
老子说完就宣布下课了,
瓜众们的口水,又被勾了起来,
大家狠狠地把口水咽下去,
念叨着“空碗”这两个字,
不断地点头,点头,点头…
▼
水中的天机
合于“道”的人,就好像水。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相争,乐于停留在人人都厌恶的低洼之地,所以,水性最接近“道”。
善人甘居下地,心胸静默深远,有着仁爱之心,言语诚信可靠,为*精于治理,做事发挥各人所长,行动顺应天时。
正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没有过失怨咎。
今天的课,
老子把教室设到了附近的江边,
在绿意淡淡、水流缓缓的氛围中,
公布了主题:水中的天机
瓜众们的脑细胞开始大批量死亡:
呃,寡人只知道水里有鱼,
鱼肚子里可能有信札手记,
从没听说过水里有啥天机…
难道是“道”妈把天机装进了漂流瓶,
然后,被老湿捡着了?
1
老子开门见山:
在坐的每一位,来跟老朽学习,
心里都有个小目标——上“道”,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上道了呢?
今天,老朽就来分享一个检验方法,
以水这个家伙为对标,
一比对,心里就有底了。
为什么要以水为对标?
因为,在这天底下,
只有水,它的品性最接近于“道”妈,
从“道”妈那儿遗传的基因最全面。
水这家伙最大的特点就是,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水,化作雨露,汇成溪流,
滋养万物,泽被众生,
却从不求回报,不争名利,
总是待在最不受待见的低下之处。
大家想想,这种逼格,
和“道”妈的生养万物而不居功,
是不是很像?
仰慕于水的这一特点,
老朽便常用上善若水这四个字,
来赞颂上了“道”的人。
2
瓜众们一点即通:
嗯嗯嗯,有道理,有道理!
那老湿能不能再掰细点,
列一个详细的List,供我们对标?
老子点点头,指向远处的江水:
水中有七大天机,称为七善,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我们一个一个地破解,
就能得出诸位想要的对标清单了。
居善地
水,甘居卑污下贱之地,
不处众物之上,不逆众物之情,
避高就下,是德性、也是智慧。
心善渊
水,深沉渊默,容纳百川,
含而不露,从不自我炫耀,
胸怀若谷,永远虚心大度。
与善仁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仁心,
滋润万物,周济天下,
行着天大的善事儿,却不求其报。
言善信
水,准则有信,言出必行,
每次的涨潮落潮,重诺而至,
声不妄发,身随声走。
正善治
水,还有持平守正的技能,
高处的水降下,低洼的水升起,
柔和有序,称物平施。
事善能
水,调剂融和,辅佐造化,
能快能慢,能急能缓,能柔能刚,
以至于无所不能。
动善时
水,亦动亦静,随时因循,
你动,它就荡起来,你静,它就澄下去,
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
老子刚说完,
瓜众们已经很自觉地举起手机,
拍下了水中的七大天机。
3
抖完天机,老子继续深入腹地:
刚才讲的这七善,
其实就是水这个家伙的生存哲学,
非常高明对不对?
它的高明,都源于它的本质:不争
水,泽被大地,居功至伟,
却依然谦虚处下,不与万物争名争利,
所以,万物对它没有怨、也没有嫌。
夫唯不争,故无尤。
别小看了这个“无尤”,
如果别人对你无怨无嫌,
这对你而言,不就是最大的顺吗?
处于顺中,很多东西都不必去争了,
它自然就会顺着来。
有功而不争,处下而成大,
水的高明,水的智慧,就在于此。
下课后,
一小撮瓜众貌似还没整明白,
逗留在江边,抓耳挠腮,
对“不争”得劲地议论了起来:
不争,那是不是说
躺着啥也不干,银子就能不请自来…
买到一台发动机漏油的车,
那是不是要打落牙齿活血吞呢…
如果敌人打到家门口了,
寡人是争,还是不争呢…
▼
功成身退,见好就收
水满则溢,不如适时而止;
锋芒毕露,难以长久保全。
金玉满堂,谁能持守得住;
富贵而骄,必将自取其祸。
功成身退,才是合乎天道。
大大和精英们陆续走进教室。
自从《“道”妈传奇》讲座结束后,
这是精英们首次重回教室上课。
(前两天的课都在户外,没进教室哈)
再次闻到熟悉的味道,
精英们打心底里觉得亲切、满足。
工作多年,血槽渐空,
重回课堂,再充一把电,满血复活,
这种在职进修的方式,不错哦~
应该会世代流传下去吧。
环顾一圈后,大家收了收心神,
把目光投向了讲台的大屏幕,
那上面,已经投好了今天的主题:
功成身退,见好就收
1
老子准点开讲:
老朽最近在琢磨一些事儿,
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一杯水已经满了,如果还不停地加,
结果必然是溢出,加了等于白加,
还不如加满就停,获得效益最大化。
揣而棁之,不可长保
一件刀刃,已经足够尖锐了,
却还想捶打得更尖更锐。结果怎样?
越尖锐就越容易折断,不长命。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金银珠宝多到爆棚,能守多久呢?
不但守不了多久,反而还招祸患。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财富权势登峰造极,得意到忘形,
又有几人能善终呢?富贵变火坑。
以上这些事儿,
到底是个什么理儿呢?谁来说说看?
台下的瓜众,也不乏悟性高的,
看,有几位就举手发言了:
老湿,这个理儿,
就是“道”妈的家规,“反”,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2
老子欣慰地点点头:
嗯,说对了!说得好!
我们再来举一反三,思考一个问题,
在座很多都是各国的栋梁之才,
都是建立大功大业的种子选手,
但你们知道吗,
建功立业后,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台下一片肃静,大大们都没吭声,
精英们则都在心里嘀咕:
一件大事儿搞定之后,接下来,
最重要的就是写PPT汇报领赏呀,
老湿难道要教写PPT的技巧么…
老子看无人回答,便公布答案:
当一个人走上了人生巅峰,功成名就,
这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身退”,
如果还要继续走,继续争名夺利,
那么,在物极必反的天道规律下,
接下来就是惊险、甚至灭身的下坡路。
功遂身退,无比智慧的四个字,
但这里要提醒一句,别理解偏了,
它并非叫你建功立业后,
就必须得辞职走人、隐退山野,
它是让你把手中的功名利禄,
给“退”些出去,为自己留下活路。
功遂身退,天之道,
请诸位一定记住这句话。
今天的课,老朽就讲到这里,
留点作业给大家,
每人以史实为据,写个案例分析,
谈谈“功遂身退”的结局,
或者“功遂身不退”的结局。
3
[大白乱入]
说到举史实,大白老师是高手,
需要帮忙的,快快穿越过来找我,
经典三连发,biubiubiu!
范蠡VS文种
范蠡和文种,在史书上一出场,
便是他俩效力的越国快被吴国灭了、
直属领导勾践直想抹脖子的时候。
但这俩超级谋臣没有认栽,
联手导演了惊艳春秋史的翻身大戏,
前前后后用了20多年时间,
成功协助勾践忍辱负重、灭吴称霸!
演出大获成功!
翻身当上大Boss的勾践大分票房,
给两位导演升了大官,赏了各种顶配。
面对铺天盖地的荣华富贵,
六十多岁的范蠡选择了“身退”,
麻溜地向老板勾践递了一封辞职信,
打点好行囊,两袖清风地走了。
之后,给好基友文种发了e-mail:
蜚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
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
意思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大王需要我们的时候已经过了,
兄弟,事儿办成就该退啦,
越王勾践这个人,长相就很薄情,
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
你千万别心存幻想,赶紧闪吧!
文种没在意,留了下来。
但没多久,就被污蔑为谋反作乱,
昔日情同手足的老板勾践,
果然一点情面不讲,
特赐宝剑一口,命他自裁。
文种真的是被污蔑死的吗?
当然不是。是越王勾践怕了他——
当初,你提案灭吴七策,
我只用了其中三招,就把吴国灭了,
谁知道日后你会不会用剩下的招数,
来对付我呢?还是先下手为强吧…
文种从功成名就,到一朝身败,
弹指不过一年。
再来看看范蠡后面的精彩故事。
离开越国后,范蠡秘密来到齐国,
隐姓埋名,大干实业,
不久就登上了当地富豪排行榜,
齐人仰慕其贤能,荐举他为相,
范蠡掐指一算,又推辞了: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
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发财发到千金,还要去做官的话,
恐怕超过了一个人的福分,
嗯,不是啥好兆头。
于是归还了相印,将家产分给乡邻,
挥了挥衣袖,又撤了。
这第三站,来到了宋国陶地,
继续研究生意经,
没多久,又牛逼哄哄地发财了~
还写了很多生产和经商的书籍,
帮助中小企业发家致富,声名远播~
老时无疾而终,享年88岁。
从越国,到齐国,再到宋国,
三段经历,三个传奇,
屡屡功成身退,智以保身,
放下名利,躲着名利,
可名利却总是跟在后头穷追不舍。
史学扛把子司马迁高度评价范蠡:
“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
2.张良VS韩信
张良,刘邦集团的“最强大脑”,
战略型选手,IQ、EQ双高,
在很多战略节点上立下了重量级功劳,
帮刘大大扭转了历史的走向。
比如,协助刘大大第一个攻入咸阳,
拿下秦王朝,登上头条;
鸿门宴上,掩护刘大大溜之大吉;
在刘大大被项霸王发配到巴蜀时,
自掏腰包贿赂项王的叔父,
多拿了一个战略要地——汉中郡;
汉*撤退时献计烧毁沿路的栈道,
放烟雾弹麻痹项王,赢得反攻时间。
这些都是大功。
再如,刘大大被项王压制在荥阳时,
一时智商下线,
打算大封六国后裔,来孤立楚*。
关键时刻,又是张良出手,
紧急叫停这馊主意,
避免了后面剪不断理还乱的大祸乱。
这些,又双叒叕是大功。
这一桩桩,刘大大都看在眼里,
江山拿下后,论功行赏时也很大气:
你功劳大,封你个万户侯,
齐地归你,给你三万户收租!
此时的集团里,大家都在争功劳,
唯恐少拿了一块地,一吊钱。
可张良一张嘴就给自己打了三折:
老板啊,能跟着您一展平生才学,
我这辈子就很值了,
如今打下这江山,是大家配合得好,
功劳神马的,不能乱刷。
三万户太多了,一万户已是足够,
您赏的齐地,是块风水宝地,您留着,
我与您最初相遇的留地,虽然没人要,
但对我深具纪念意义,您就留给我吧…
这就是张良,
面对复杂的*治风云,始终头脑清醒。
同为汉初“三杰”,
韩信谋反不成被诛,萧何一着不慎被囚,
而张良,安度余生,寿终正寝。
说韩信,韩信到。
韩信,刘邦集团“最强战神”,
战术型选手,蔑视千古的*事天才,
汉朝大半个江山,都是他拼下来的,
论功劳,随便哪一笔都亮瞎眼。
比如,楚汉刚交锋时,
刘大大的正面战场败得一塌糊涂,
韩信带兵先平了魏,又打残了代*,
然后挥师东进,攻下了赵,
接下来,继续战斗力爆表,
又以少胜多,果断拿下齐,
成为了刘大大团队里的MVP明星。
但这位韩大咖,名利心过于大了点,
这就把心眼给遮住了,看不见生路了。
就说那次刘大大被困荥阳,
大大眼巴巴地等着救火的时候,
韩童鞋却翘起尾巴,敲起了竹杠:
领导,先给个齐王当当呗。
气得刘大大差点吐血,
虽然被迫答应了,但这笔账算记下了。
还有一次,在垓下大决战前,
刘大大再次被困,韩童鞋又不动了,
直到老板又给他划了一块地,
才南下灭了项霸王。这又是一笔账。
当刘家天下大定后,老板开始算账了,
先把韩童鞋封为楚王,暗暗把兵权收了,
然后再安个谋反的罪名,降为淮阴侯。
面对这些危险信号,
韩童鞋还没睡醒,还想把名利争回来,
甚至不顾功高盖主的大忌,
和老板口头PK带兵能力-_-
野心不断膨胀到最后,惨遭诛灭三族。
一代神人,
封过王、当过候、领过将、为过相,
还没奔四,就这样挂了。
3.曾国藩,永不下坡
曾国藩,晚清*坛“一哥”,
在摆平了太平天国之后,
官爵直达清廷汉臣最高职,
轰轰轰走上了人生最巅峰。
当声誉、权力、荣华富贵,
接踵而至时,
曾哥看到了“微明”,嗅到了危机:
提高警惕,到顶就是下坡路!
“自削三连发”,马上走起:
第一发,
给胞弟曾国荃上了道折子,
请辞浙江巡抚,让他回家“养病”;
第二发,
再递一道折子,请求裁撤湘*,
扔掉手握重兵这块烫手山芋;
第三发,
转移工作重心,远离权斗圈子,
重修江南贡院,和读书人为伍,
闲来写写家书,养个花种个瓜,
收敛锋芒,名利两淡。
就这样连砍三刀,
削兵权、去利权、斩羽翼,
自个儿滴水不漏地做完了全套,
压根不用领导费心,
圆满躲过功高震主的千年巨坑。
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审时度势,知进退,明得失,
把自己活成*坛少见的常青树,
谁能如此?唯有曾师。
古代案例,大白老师还有很多,
现代案例,大白老师也有很多,
后续见缝插针再和大家细掰哈~
▼
六问
持守躯体,能够达到形神合一吗?
聚合精气归于柔顺,能够回复到婴儿般的状态吗?
洗涤心境,能够做到一尘不染吗?
爱民治国,能够做到自然无为吗?
沟通外界,能够做到守柔守弱吗?
智照四方,能够做到大智若愚吗?
教室大屏幕上,亮着今天的主题:
六问
瓜众们眼睛一顿眨,
托着腮帮子,脑袋里问题乱飞:
纳尼,今天玩“你问我答”?
是我们问老湿答,还是老湿问我们答?
为毛只有六问?不是五问也不是七问?
这六问,难道和六艺课程有关?
回答正确,有奖金瓜分么?
……
1
上课铃声响起,老子站上了讲台:
最近,很多童鞋私信问老朽,
说越来越认识到修身养性的重要了,
每天都会坚持静坐一会儿,
有空就会复习几页《道德经》,
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上道没上道。
为此,老朽整理了六个问题,
简称“内三问,外三问”,
各位可以拿它反问下自己,测测状态,
如果身心找到了它说的那种感觉,
那么,恭喜,你基本就在道上了。
老子的话还没说完,
台下的腰背一秒就坐直了,眼神贼亮,
全宇宙超级无敌的道家养生独门秘籍,
快到碗里来!
2
关于内养身心的自我三问
(简称:内三问)
一问: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你能把持住身心,
让肉体与灵魂合一,始终不分离吗?
很多人以为,对于活人而言,
灵肉肯定是合一的嘛,
分离了,那就不是活人了…
但事实上,
很多时候,它们真被你分离了。
长期虐待体力,累到精神涣散,
人生不如意,心有千千结,
吃饭的时候,还想着打仗的事,
夜夜笙歌,魂不守舍,
感官刺激到死,心里却阵阵空虚…
以上这些时候,
灵魂和肉体,就不在一块儿了。
二问: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你能聚合精气,让它柔顺下来,
达到婴儿那种状态么?
说到调和精气这种事儿,
我们大人都比不上婴儿宝宝。
婴儿的身体是最柔弱的,
但其内在的生命力,比壮汉都强健。
为什么呢?
因为婴儿,
纯真质朴、形神相合、自然活泼,
所以他的气非常和顺,
专一饱满,柔而不刚,润而不燥,
流遍周身,柔软筋骨,毫无损耗。
一个人,当气血充盈,筋骨柔软时,
身心就强健。反之,则虚弱。
婴儿强大的生命力,就是源于此。
三问: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你能洗涤心境,不被妄念蒙蔽吗?
修身悟道,讲究“虚空”二字。
成见太多,就不空了;
杂念太多,也不空了。
只有空了之后,心才能纯净清明如镜,
心如明镜,才能深入观照,
才能照见心性,才能照见万象。
当老子讲完“内三问”,
瓜众们情不自禁地做了个长长的深呼吸,
虽然,还没有找到老湿说的那个感觉,
但感觉已经找到了那个感觉的感觉啦。
3
关于外修格局的自我三问
(简称:外三问)
四问: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施惠百姓,治理国家,
你能做到自然无为吗?
这一问,
之前已经掰过很多遍了。
各位大权在握,
最怕控制欲膨胀,妄作妄为,
滥用*令、智术等手段,
耍虚头巴脑的花枪愚弄百姓,
无休止地施加劳役、兵役,
压根儿不管老百姓吃不吃得消。
爱民勿扰,施*勿滥。
多想想天道,再推推人事。
五问: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沟通外界,能够做到守柔守弱吗?
我们的五官与心灵,
是我们用来与外界相通的渠道,
可称为“天门”。
你的眼睛在看,耳朵在听,
你的嘴巴在说,鼻子在闻,
你的心,在感受。
当你的天门开合、与外界相处时,
你展示的是哪一种姿态?
激烈,争胜,倨傲,炫耀,
是“雄态”,
温和、卑让、谦恭、藏拙,
是“雌态”。
雄态往往趋祸,雌态往往趋福。
所以,处世立身,
你能永远以柔雌为态吗?
六问: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明达事理,通达四方,
你能做到大智若愚吗?
外修格局时,
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愚”。
你洞若观火,智无不照,
你明察秋毫,一切尽在掌握,
即便如此,你是否还能,
对万事万物保持一种谦虚谨慎之态?
你是否还能,
对真相抱一颗未必尽知的敬畏之心?
4
“六问”问到了尾声,
台下的面部表情,又有了变化,
从开始时的兴奋,到中途的神清气爽,
再到现在,变得有点纠结了。
学生的那点小心思,
先生还能不一眼看穿?
各位,以上六问,
内养心性,问合一、问至柔、问无疵,
外修格局,问无为、问为雌、问无知。
容易做到么?
其实每一问,都很难完全做到,
而时时刻刻完全做到,则是难上加难。
但,且行且近。
台下的瓜众们,这才豁然开朗,
又情不自禁地做了个长长的深呼吸,
这感觉虽然不好找,
迈开腿,方向对了,节奏对了,
感觉不就慢慢来了嘛~
5
[大白乱入]
本章的“内三问”,
讲的就是道家修身养性的三大“养”:
养神,养气,养心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养的是神,要求形神合一、魂魄不离;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养的是气,要求精气柔顺、阴阳调和;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养的是心,要求少欲去妄,明心见性。
这三养一出,
修身养性的目标和方向就有了,
但,如何落地呢?
老爷子留了个白,给了后人动脑空间,
道家后人们也不负所望,
前赴后继捣鼓出一大摞操作指南,
大白就来具体介绍其中一本:
《太上老君养生诀》
这本养生诀,
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据载,是由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研发,
后传授于弟子吴普,由他撰写成文的。
该书包含养身真诀、服气吐纳的方法、
以及五禽戏的具体操作等内容。
其中的“养身真诀”为基础干货,
有兴趣的童靴我们一起来学学。
文言文看起来有点头大?
大白用“逗逼风”口译一下,
保你看得开心。
本养身真诀,上士修了,可保全真性,延长生命条;中士修了,可没病没灾活到老;下士修了,可免遭飞来横祸;蠢蛋嘛,不懂还乱鄙视,只能早嗝屁早超生。
太上老君说过:人的身体,好比一个国家。胸腹,好比城中宫殿;肢体,好比国之郊境;骨骼关节,好比百官;各种肌理之间,好比四通八达的道路。心神,好比是国君;血液,好比是百官;元气,好比是民众。能把身体这部机器管好、带好、运转好,就好比明君能治理好国家。国君要爱民,才能国泰民安;人要宝贝元气,才能保全身体。民众累残了,国家就得完玩儿;元气散尽了,身体自然要停机。
所以,得道的至人和上士,会在疾病没找上门之前,就先主动保养起来,而不会等到疾病缠身再去寻医问药。要知道,生命这东西,留起来难,溜起来倒挺快的;元气这东西,清起来难,浊起来也很容易。国君知轻重,江山社稷就能安稳,同理,人能节嗜欲,身家性命就能保全。
再有,养生高手都知道,要想长命百岁,先要除六害。怎么除?一,淡泊名利;二,禁绝声色;三,看淡钱财;四,减少厚味;五,戒除妄念;六,掐断嫉妒心。消灭了这六害,养生百分之百成功。反过来,这六害不除,麻烦就大了,就算心中念念不忘修身养性,嘴里真经叨叨不停,吃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呼吸的都是大好空气,也,没,得,救!这些舍本逐末的做法,都是反面教材。
要保全真性,就得少思虑,少欲念,少大笑,少废话,少狂喜,少发怒,少淫乐,少忧愁,少嗜好,少憎恶,少多事,少心机。
为什么要走“少”这个路子呢?因为:思虑重,就会伤神;欲念多,就会劳心;大笑过头,脏腑容易翻腾;说话过多,有损元气;大喜过望,膀胱容易进风邪;怒气过盛,肌理会虚浮松弛;淫乐过度,心神就放荡;忧愁成灾,毛发就枯*;嗜好过剩,志气就颓废;大憎大恶,元精容易测漏;烦事多了,筋脉就涩滞不通;心机深沉,大智慧就会被埋没。这些都是自残行为,比杀猪刀还厉害,会慢慢吞噬人的本性,凶残程度完胜豺狼虎豹。
另外,不要久坐、久行、久视、久听。吃东西不能强来,明明不饿还硬塞,就会伤脾;喝东西也不能乱来,明明不渴还牛饮,就会胃胀。身体要多动动,但不能过度,吃饭半饱就好。冬天早上不要空肚子,夏天晚上不要吃太饱。早上起床,不要起得比鸡早,但也别晚于太阳公公。
总之,内心澄净,则元神各归其位,元气内守,则邪物没法近身。身不正,行不端,好争强,斗狠勇,受伤的永远是元神。随便侮辱他人,必折阳寿,轻易杀生害命,必然短命。做一件善事,阳神笑开花,做一件恶事,阴神偷着乐。守住宽和安泰,耐住恬淡静寞,形神自然归于安静平和。做到这些,长生簿上,必有你的份儿;死亡簿上,也会少记你一笔。养生的奥妙,尽在于此。
的确是好货!
但,光看没用哦,你懂的~
▼
你正在自残
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五音纷杂令人听觉失灵,五味混杂令人口味败坏,纵马围猎令人心思狂荡,金银珍宝令人图谋不轨。
因此,圣人只求温饱生存,不求纵情声色。所以,抛弃物欲奢华,选择平静温饱。
踏进教室,抬眼看屏幕,
艾玛,几乎人人都抖了一下,
今天的主题很惊悚,像道催命题:
你正在自残
瓜众们下意识地
看了看手和脚,摸了摸五官,
嗯,零部件各就其位,没毛病呀,
老爷子今天搞笑吧,
我们个个四肢健全、耳聪目明,
日子也过得壕壕的,
山珍海味吃着,荣华富贵享着,
哪个吃饱了撑着搞自残?
1
[大白乱入]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