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豪杯中外诗歌散文年度赛入围展号张 [复制链接]

1#

戳下方大赛标题—

文豪杯中外诗歌散文年度赛征稿()

张桂婷《父亲的散文诗》

经年以后,蓦然回首,才发现那默默无语的注视,饱含了多少凝重隽永的温暖;那洗去铅华的深沉,掩藏了多少含蓄厚重的深情;那铿锵有力的话语,蕴藏了多少豁达质朴的大爱……——题记父亲的“散文诗”“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当听到筷子兄弟的这首《父亲》,我眼中盈满了泪水,不由想起了那个隐忍而坚强的父亲,那个默默无闻却懂我、爱我的父亲,那个已经离我而去深埋心底的父亲。他虽然不善言谈,但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坚强、有骨气、正直、善良的品格,谱写了一首真挚精彩的散文诗,陪我们度过了生命中最绚烂的时光,留给我们比金子更宝贵的人生财富,也成了我生命中最厚重的记忆。父亲是一首铿锵的诗记忆中的父亲是那样坚强,有骨气。父亲总是在我们睡前讲起他光荣的当兵经历。他于解放济南的隆隆炮声中参*入伍,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江浙沿海岛屿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有一次父亲在作战中,左腿被弹片击伤,血肉模糊,为了战争早日取得胜利,他不怕疼,不怕苦,经连队卫生员简单包扎处理后,就选择冲锋向前,继续战斗,尽管他身上、脸上布满了伤口,尽管流出的汗水都变成了红色,但父亲却流露出坚定而自豪的微笑。这样的他不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么?父亲是个知道感恩,不忘本的人。他总是怀着对战友的缅怀和崇敬。他总是说:“我们现在的辛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他们从敌人的炮火和枪林弹雨中抢回来的。只是这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却永远长眠于他国大地上,再也享受不到幸福的生活了。我们要心存感激,知道感恩。”是啊,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正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么?父亲拥有忠于*、忠于人民的铁*精神。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父亲常说:“国家的安全、百姓的幸福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拼出来的!”战争期间,父亲率领全排战士,在“想办法、找窍门”增强战斗力号召下,集思广益,依山、依地制宜,钢钎凿、炸药炸,敌机来了拉进去,随行战斗拉出来,即保证了非战斗减员,又保持了装备完好,父亲所在炮团人员伤亡全*最少,牵引车、火炮损失最少。父亲荣记过三等功两次,出席了全团先进代表立功表彰大会,受到前线首长的接见。这份荣耀不是铁*精神的见证么?父亲是个无私的人。原本父亲随部队驻防浙江,被安排在浙江制糖厂工作,但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的号召和家庭需要,放弃了优厚的工作待遇,带着对部队无限的留恋,毅然打点行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父亲就这样结束了六年的*旅生活,将心事和眼泪掩埋在了装着“三等功”功劳证及*功章的木匣里。这样铁血柔情的父亲不是无私的么?父亲一是篇精彩的散文如果说父亲的*旅生涯是一首铿锵激昂的诗歌,那农村的奋斗生涯则是一篇厚重精彩的散文。父亲转业以后,当上了村革命委员会主任。那个年代,鲁北平原盐碱地多,父亲带领村民治理盐碱地没黑没白打井、挖河,改良土壤,搞副业创收。在一次打井时,我给父亲送饭,找了一圈没见到人,听说在十几米的井下挖土,等了好久才上来,看到父亲的脸和手冻得像泥人雕塑,父亲披上棉衣,喝了两口他们赶快递上来一瓶白酒,才缓过劲来。这么拼命的奋斗精神一看就是经过血泪洗礼的人。父亲热爱集体无私奉献。那年雨下的特别大,学校房子漏雨,父亲在家扛着梯子,拿着篷布到学校房顶上和郎老师遮雨,在雷声震响的煞间,父亲从梯子上滑下摔成右腿胫骨骨折,休息不到一个月,又操心筹建村建筑队的工作。为了能承包一个建筑工程,父亲拿着姐夫送来的两瓶好酒和自家正在下蛋的两只老母鸡疏通关系,尽其所能为村民创收致富。父亲的正直善良人人称赞。记得那年,村里一家男人去世,妻子带着小儿子去了泰安,留下个十几岁的孤儿,父亲就领回家如儿子般抚养,不仅长大后送到部队锻炼,复员后安排了工作还给娶了媳妇;为了这事,姐姐好有怨言,外人的婚事父亲可以花大钱操办婚礼像亲儿子一般,为何反而到了自己的女儿出嫁时倒吝啬得像个外人呢?父亲说:“娃儿没了父母,真是可怜,我作为村长,就是他最大的依靠。”父亲的做法村里人交口称赞,为有这样的村主任感到自豪。父亲三十年如一日,深受村民和领导的爱戴。为了让村民吃饱饭,托关系,找门路,修路、建学校、建筑队、面粉厂等副业创收。虽没多少文化,但他靠智慧和一双勤劳的双手,为村民开辟了幸福之路,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是公社和县里的劳模代表,并多次被公社、县*府评为先进村庄,先进村支书荣誉称号。县领导给父亲很高的评价:“回村办厂富乡亲,创新引领打头阵,一心一意跟*走,革命征途敢打拼,实验田里搞革新,振兴农业文明村。”父亲是一首温情的散文诗父亲对待儿女严格要求。他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年种的粮食都不够吃,吃穿拮据,一分钱掰成几瓣花,更不必说读书上学买笔墨纸张,何况我家有兄妹好几个。用小的铅笔头拿不住再装芦苇桶里接着用,三五分钱的白粉连纸割成写字本,打上格,正面写完反面写。为此大姐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决定不上学了,没想到父亲异常生气地说:“没文化,是一辈子会吃亏的!书一定要继续读!认真读!家里再难,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让你们上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父亲的爱深沉而浓烈。那年我怀女儿时,孕期反应特别厉害,先生在部队,又赶上每天加班加点,累得恨不得一直瘫在床上。父亲听说后,经常骑车几里地来给我送鸡汤,有时下不了班,就在我门口等着,当我看到父亲那头发花白,苍老的目光,心里酸酸的。父亲说:“吃饱饭,才能干好工作。”一句话,却代表着何等无价的父爱。不幸的是,父亲在一次感冒时检查出了肺癌,但他没有丧失活下去的勇气,一声不吭地顽强的同病魔作斗争,不停地化疗放疗,没有折磨垮父亲,他还谆谆地教导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不过,父亲还是带着一辈子的革命热情离我们而去了。他一辈子和敌人斗,和贫穷斗,和病魔斗,斗得轰轰烈烈,走得风风光光。只是超凡岁月,无法刻画出父亲的风霜面容;重重山峦,无法勾勒出父亲的伟岸身躯;悠悠流水,无法映衬出父亲的铁骨柔情;苍翠青松无法凸现出父亲的正直善良;千言万语,无法描绘父亲的拼搏年华……我笨拙的笔触无法诠释父亲的一生。唯有父亲的话语,所做的点点滴滴,在儿女的心中交织成一首多情的散文诗,刻画着青春的文字。作者简介:张桂婷,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理事,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签约作家、编辑,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禹城市报》《禹城文萃》《德州晚报》《德州日报》《鲁北文学》《德州史志》《齐鲁文学》《山东老年》《老年生活报》《山东老干部之家》《书香三八》《精短小说》等等。作品:《书香浸染的岁月温情芬芳了流年》荣获全国第六届“书香三八征文”优秀奖,《老家的年味》荣获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述怀》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庆祝建*95周年诗词大赛三等奖。《书报伴我度夕阳》荣获德州市“老少共筑中国梦”老年组三等奖,多项作品获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