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06.html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06.html作者:
南希·福布尔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性别与照料工作项目主任。研究方向:照料经济学、社会性别。
译者:
宋月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儿童健康、照料经济学。
摘要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照料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重新认识照料的价值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照料供给的经济学相关问题,在阐述照料、照料工作等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指出照料之价值所在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亦从照料的经济特征指出照料惩罚存在之理论根源,就两类照料惩罚——家庭照料惩罚、有酬照料惩罚展开讨论,并就照料经济与性别平等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探讨。本文认为,照料工作创造、发展和维护了人类能力,是整个经济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照料的经济学外部性特征,其价值往往被低估,引致照料惩罚;照料惩罚也往往与性别问题相互交织,加剧了性别不平等。我们应当认识到,对更大规模照料经济的公共投资有利于长期发展,必须以更公平的方式分配社会再生产成本,才能让所有人都从中获益。
一、引言
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照料行业从业者多为女性的现象,开始探讨其与性别不平等之间的联系,并对之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但照料行业女性聚集与性别不平等之间关系背后的逻辑尚未得到深入探究,一些和性别不平等直接相关的问题尚未得到解答。例如,照料工作属性与性别,何者才是薪酬水平较低的原因,即“是因为照料工作者多为女性,所以薪酬才较低,还是因为很多女性从事低薪的照料工作才导致女性整体薪酬水平低下”?又如,女性从事照料服务工作是因其个人偏好,还是社会规范,抑或是女性进入其他行业机会受阻?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则涉及整个经济领域:照料工作的生产效率比其他经济活动更低吗?追本溯源,照料工作的“产出”究竟是什么?它们的价值该如何衡量?本文将简要地回答这些关于照料供给的经济学相关问题,并就照料经济与性别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照料服务市场化相关策略通常被认为与追求经济效率的*策意旨相一致,然而,公共部门对照料经济的忽视最终可能会对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以照料提供者(女性为主)做出牺牲为代价来增加市场经济产出的*策可能会在短期内刺激GDP增长,但从长期来看,会阻碍一国通往繁荣之路。本文首先将明确相关定义,阐明“照料”“照料工作”等概念的含义,其次会总结一些有关“照料惩罚”与性别不平等之间关系的研究,并简要讨论近期中国在照料供给方面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整个经济体系还包括创造、发展和维护人类能力(humancapabilities)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等,而照料的核心价值恰恰在于创造、发展和维护人类能力。从这个角度理解,应提倡*府加大对照料经济的公共投入,并强调这种投入的作用虽不是立竿见影,但对改进经济效率而言是基础且至关重要的。
二、照料和照料工作
对于“照料”(care)这一概念,相关文献呈现了很多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力图解释作者所理解的照料,而并不对定义间的差异性做出点评。“照料”一词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做出某些行为(照料行为)的动机,它暗指对他人福祉的关切——用经济学术语解释就是相互依存的偏好,也就是“你的福祉能影响到我的福祉”。在演化生物学术语中,照料意指利他主义,也就是即便要做出一些牺牲,也乐意为他者的福祉做出贡献(当然牺牲也可能并非必要)。“相互依存的偏好”和“利他主义”的存在——尤其是扩展到家庭单元之外的此类现象——需要更深层次的分析,这其中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建立在利己的经济理性人假设之上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相应地,“照料工作”的定义如下:在广义层面,它指的是这样一类工作,其提供的服务质量极可能受到对照料接受者福祉关切程度的影响。很显然,这是从上述对“照料”一词的定义引申而来的,同时,它在经济学理论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对反映市场失灵的研究进行了重要补充。在教科书经济学的程式化假设下,消费者拥有完善的信息,他们所需的商品被一丝不苟地标准化,如同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这使得消费者不用考虑商品间的质量差异性,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获得所有的供给选择(这有时被称为“消费者主权”)。然而事实上,许多形式的交易过程远比这种简化理论更加复杂。在有些情况下,消费者无法切实了解所获产品的质量,等到获悉之时可能木已成舟,为时已晚。例如,一个病人去看医生,除非他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否则无法真正判断所接受的照料服务质量。购买糖果的人不会因为尝试不同的消费选择而蒙受过多损失,但是在选择医生、学校甚至婚姻对象的时候,试错成本很高,因为这些选择的后果难以估量。(在市场失灵状况下)当部分交易涉及熟人关系时,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可以提高交易的效率。陌生人交易和熟人交易之间的界限是较为模糊的。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大多数交易都是完全熟人性质的;相反,网络购买则通常是完全公开、疏离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一条较为复杂、难以区分的“熟人度”谱带。例如,许多人与他们定期做交易的店主、餐馆老板或调酒师是直呼其名的好友。此外,人们还很可能会与提供托育服务的工作者、教师或卫生保健工作者维系私人之间的往来。除此之外,并非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交易。例如,对孩子以及患病、残疾、年老体弱的家庭成员的照料通常是一种“赠予”。虽然可以期望互惠,但并不一定真的会有回报。无论是否有偿,照料家属都是照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照料工作的人,例如教师、护士、保育员和养老护理员,通常会展现出很强的内在驱动力。无论照料提供者的技能水平对照料服务的质量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点,即他们的同理心、所付出的努力和对照料对象的关切程度在其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可见,许多照料服务的私人化特征定义了一种特殊的劳动过程。照料工作的“产品”也较为特殊,它有时是有形的,例如一顿精美的饭菜或干净整洁的房屋;但通常来说,它最重要的价值往往难以直观察觉或感知,即照料工作创造、发展和维护了人类能力。这些能力的其中一部分(即影响未来收益的那部分能力)通常被称为“人力资本”。不过除人力资本外,其他能力(有时是capabilities,有时也用capacities一词)在经济上也很有价值——包括合作和提供照料本身的能力。人类能力并不完全只是个人决策的产物。除了本人的天赋和努力,它还由家庭成员、教师、医生、护士和许多其他人一起维护。于是,我们很难确定某一位照料者所做出的贡献,或者说很难从经济角度衡量该照料者的“附加价值”。这种共同贡献模式意味着结果难以标准化。没有父母会真正知晓他们到底为孩子的成功(或失败)立下了多大功劳(或帮了多大倒忙);对于某些特定的学生,有的教师工作会做得更好;对于愿意配合、决定明智、遵从医嘱的患者,医生的工作也会开展得更为顺利。由此可见,人类能力具有经济学家所说的“公共物品”属性,照料所创造的人类能力,不仅会回报于照料提供者,也将回报于他人和社会,具有强大的外部效应,即照料工作者的产出远大于其获得的回报。一个被悉心照料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一名尽职的工作者、尽责的社会公民以及尽心的照料提供者。与未曾被悉心照料的人相比,他们更快乐、更有生产力,也更具创造力。这种公共物品属性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成年工作者和纳税人为年轻一代的教育提供资金;而年轻一代长大后,会为老一辈的退休生活和医疗保健提供资金。现代的公共教育和保险制度将许多传统家庭的经济功能高效地社会化,增加了对年轻一代的投资,并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作为一种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照料可以是无偿的(如照顾家庭成员),也可以是有偿的(如有偿护理工作)。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提供照料服务,尽管女性被认为更擅长此类工作。照料工作者生产并维护着对经济增长来说最重要的投入品——人类能力。但是,他们从创造的价值中获利的能力很有限,并且这种获利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府和社会机构在支持,而不是市场交易。家庭内部照料者的收入通常取决于家庭收入,尤其是男性户主的收入。有偿照料工作者的薪资——无论是儿童保育或老年照料之类的低薪工作,还是教育或医疗之类经济回报相对更高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子收入”,即照料服务者凭借其能力资格在其他行业和岗位获得的收入,而不是基于照料本身所创造的附加价值。这种报酬机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照料工作者的报酬往往低于其贡献的社会价值。
三、照料惩罚
越来越多的文献提到两种类型的“经济惩罚”或者说终生收入折损:(1)“家庭照料惩罚”,该说法源自家庭内部承担照料工作的成员的低就业率和低薪资水平;(2)“有酬照料惩罚”,该说法源自那些涉及有偿照料服务的工作。这些惩罚不同于性别歧视产生的直接后果。例如,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成为母亲的女性的收入比其他女性要低得多;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从事照料工作的女性(事实上,照料工作从业者多为女性)的收入亦要明显低于从事其他工作的女性。照料惩罚通常会放大性别不平等对收入的影响,也可能有助于解释性别不平等。(一)家庭照料惩罚目前有关家庭照料惩罚的实证研究大多聚焦美国和欧洲的情况,也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