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桐乡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共洲泉镇委员会,洲泉镇人民*府主办;东田村村民委员会、影上书房承办的《东田的度过》影像展,于年1月1日在桐乡市洲泉镇东田村赵汝愚纪念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的座谈会,由主办方邀请到乡贤代表:洲泉镇*委副书记、镇长俞国斌,原青石乡*委书记吕文福,佳源集团董事长、原青石乡*委书记沈玉兴,之江商学院执行院长、浙商杂志创始人朱仁华,浙报数字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张雪南,北京哈瑞斯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楚鹤,浙江华腾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沈建平,影上书房创始人王新妹及专家学者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越峦,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友国,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高初等人参加。
精彩发言回顾
乡贤畅想文化东田的无穷魅力
(下文皆为现场录音节选)01洲泉镇*委副书记、镇长俞国斌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在元旦假期中来到洲泉,来到东田村。共同参加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东田的度过》影像展开幕式,在这里谋划东田的未来。
东田村一直以来是我们洲泉镇的一个明星春村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乡村振兴下农村发展的典型样本。东田从一双小小的皮鞋出发,走出了中国,迈向了世界。目前,东田村还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村,要打造新时代新农村文明高地,在各位老领导、各位乡贤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东田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效显著。
光影承载过去,奋进开启未来,《东田的度过》影像展就是一个承接过去启未来的原点,过去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未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会面临新挑战、新要求,我们要以东田为范本,打造更多的小康村、特色村,实现洲泉镇乡村的全面振兴。
02之江商学院执行院长、浙商杂志创始人朱仁华
今天见到那么多小时候听到过名字的村书记,这么多的老支书都还很健康,我很高兴。我小时候听说过要去江苏学习做皮鞋,记得我们洋口村开一个全体村民大会,我搬了小凳子坐后面,那是年的时候。今天看到几位老书记,使我想起这件事。
我们这一代人成长时接受的乡土教育很少,我们不知道村里历史上出过什么人。所以我觉得新妹所做的事情就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我在《浙江日报》做过浙江的文化和历史方面的报道,像洲泉镇上很多古代的大户人家,这些人当年都是从安徽过来的,他们做生意在这里留下来,就在这里经商的徽商。所以每个地方得发展都有很多的历史人文在,以前太穷了,没有时间去挖掘,随着经济的振兴,东田村下一步就是文化振兴。
03浙报数字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书记张雪南
我和朱主任也是有缘,两个人是同一个村,在《浙江日报》同一个单位工作过,今天参加这个活动是非常高兴,也是谈一点感受:
今天看了《东田的度过》这个展览后,实际上触动了我的心。我谈两个期待:东田村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几十年前东田村在全国成名是靠乡镇企业和经济这张牌,但是下一步东田村要继续发展,确实要把文化做强,洲泉镇名片很多了,特别是经济的名片。但是文化名片不够亮,不够响。期待洲泉镇,包括桐乡市,能够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东田村更好、更集中力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响这张金名牌。
第二个期待是今天疫情的情况下,全国各地赶来那么多摄影家,我刚才想东田村发展文化有什么资源,怎样做呢?所以我代表东田村期待今天来的摄影家,能不能更好地与新妹一起,为东田村,至少是摄影的文化,能不能做一点文章,可以做成一个大事业和大产业。如果东田“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成为摄影家的拍摄基地,全国摄影家以及全国摄影爱好者的拍摄基地的话,我觉得旅游也是有卖点了。尽管文化需要传承,但是也是可以无中生有的,所以也是期待洲泉镇再一次的腾飞中,文化这张金名片能够擦得更亮。
04
北京哈瑞斯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楚鹤
我是年冬天进了东田皮鞋厂,年的10月到足佳皮革公司,负责跑江苏市场,那个时候沈玉兴领导整个集团。年12月份我去了北京自己做点小生意,从广州采购一些皮鞋,后来与江苏森达皮鞋也合作了一段时间。
今天回到东田,说句心里话还是要感谢沈总。我们知道皮鞋厂改制以后,整个东田不是那么好过的,我是见证了皮鞋厂碰到困难然后改革改制。当然改制以后,整个东田村每家都开皮鞋厂,而且整个总量比集团公司的量大了很多。沈总搞房地产开发做到全国房地产前50强,而且一直关心支持东田村的发展,加上王新妹办这个摄影展,真的是精神可嘉,我们也想将来有机会能为东田村做点贡献。
05
浙江华腾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沈建平
我们家祖籍就在这个地方,以前很穷很穷的,永远都是讨救济的。整个成长的过程是到了我这一代好一点了,每一任的村书记对我们家帮助都是很大的。
我第一桶金就是我们村上有一个鱼塘,是一个废弃的鱼塘。然后我租了过来做了两年。原来鱼塘是养鱼的很荒废,然后有很多的杂草,我就改种水稻,那一年就卖了一万块钱,那时候我才18岁,当时的一万块钱是不得了,所以就是从那里开始慢慢起家,所以东田村的所有书记都是很厉害的,我很佩服的。
东田村是一个有创新、有创意和很开放生态的一个地方。东田从足佳皮鞋起步,当时先从一个草帽厂,后面到木跟厂,我在木跟厂打过工,拿工资的23块钱,现在东田发展得这么好,我真的很开心。我到现在为止,各个地方都没有买房子,就在我老家旁边还没移出去,就是想永远到老都住在东田村。
06
原青石乡*委书记吕文福
当年我到乡里来工作,县委有任务的,一个是要解放思想,一个是要培养干部,一个是要改变落后的乡镇企业面貌。这几个任务交代清楚,让我围绕来做的。
调查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东田有足佳皮鞋厂还有其他的小企业,根据支部书记的反映,沈玉兴这个小青年是有作为的,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公扑在事业上。我们就找玉兴问,现在的发展靠什么?他建议我把足佳皮鞋做强做大,我也听了他的建议。
我谈两点感受:一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二要解放思想,无中生有。足佳做皮鞋就是无中生有。东田到现在做得这么好,历任书记是有很大地功劳,但是玉兴始终是有功劳,村里发展与玉兴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东田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不断地解放思想。
07
佳源集团董事长、原青石乡*委书记沈玉兴
大家都讲过了,我也有感而发,讲三句话:感谢、故事和未来。
第一个关键词:“感谢”。这是套话也是所有人要讲的话,但也是我的真心话。因为我在这片土地上长大,作为东田村这个地界上的人,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我始终觉得是这片土地成就了我。首先要感谢的首先是我们村的历届书记,他们的努力成就了我们的现在。第二要感谢这么多的专家学者今天的到来,也是东田村的荣幸。第三要感谢东田村的人民。这些勤劳的人民我们都是很感谢,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非常好,感谢!
第二个关键词——“故事”。今天我们的展览用的语言叫“度过”,就是东田村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发生,第一是归功于改革开放正确的路线。中国真正做到习大大所讲的“富起来”,没有富起来永远强不起来,所以我们要感谢一个伟人——邓小平。这个富起来的故事一定是这个时代造就的,所以这个故事是改革开放的故事。第二个这个故事是各级领导想改变贫穷面貌的故事。因为贫穷太伤我们了。当时我的感觉是村书记,公社书记都是迫切想改变贫穷的现状。还有青石公社人民伟大牺牲精神的故事。现在习大大一天到晚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觉得太对了。为什么呢?这个创业的时候真像赵志忠所讲,我们是没可能挣钱的。每年下来报销补贴的钱肯定不够用,真的是没有一点私心。我开厂初期,我去上海出差,在郑鹏路师傅家打地铺都住了快一年,为了省旅馆费。说到这啊,东田办皮鞋厂,我们大家都不能忘记郑鹏路师傅。我记得年,我和我老婆明天要结婚,晚上九点钟还没到家。我妈急坏了,这个小鬼明天要结婚人都不在。我真的是在和上海方面谈生意,我们的木跟厂也要和皮鞋厂谈判。我认为现在的人可能做不到的,明天要结婚你还在出差?所以这种忘我的精神,是东田这块土地上的故事,也是中国老百姓的故事。
第三个关键词——“未来”。今天我听专家们的发言,觉得东田村太有未来了。我觉得现在可以讲两位伟人的两句话。一个是毛主席讲“农村是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我觉得现在的文化、艺术也是在农村,因为现在农村的经济富裕程度已经不比城市差了。但是农村富了以后精神文明或者说文化生活还是很缺失的。没有文化的话,我们这个富裕就太没有根基了,因为两极化一定是对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是有反作用,这是马克思的话。
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农村就没有城市,中国的一切变化都是农村开始。毛泽东是“农村包围城市”,邓小平搞改革开放也是从农村大包干开始,现在习大大讲“农村强才国家强”。所以今天到会的大牌专家学者,你们可以在东田村继续研究。所以文化这个事情要继续。并且我相信未来的文化在农村一定比在城市更有成长力!
(以上为现场发言顺序)
摄影:徐建荣
开幕式回顾
俞敬忠精彩发言回顾
(下文为现场录音节选)
乡贤代表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俞敬忠在开幕式上的发言获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我离开家乡整整70年了。解放以后就到杭州上学,后来到南京读书,毕业以后就留在江苏工作了。但是不管在哪里,都为我们的家乡而自豪。
我们的家乡在历史上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是中华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乡镇企业率先在东田村突起,成为乡镇企业一个样板。那时候沈玉兴18岁就当了足佳皮鞋厂的厂长,企业搞得很出名,在当时与鲁冠球、步鑫生齐名。乡镇企业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乡镇企业是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求生的。在当时有不少非难:不务正业,以小灭大,挖社会主义墙角……是在一片质难声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农村的发展家乡的变化,可以说是三把火点起来的。第一把火是联产承包责、包产到户,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第二把火是乡镇企业打破了原来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就像邓小平同志所说,乡镇企业异*突起是农民的创造。第三步是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现在我们洲泉镇即是制造业的基地,有全国化纤龙头企业桐昆,又有东田村这样的美丽乡镇,制造业基地与美丽乡镇相得益彰。我认为我们家乡有两个优势基团,我是学农业的,搞遗传学的。一个是创业基因,从乡镇企业到民营企业遍地开花。第二是文化基因。这次摄影展生动的反映了文化基因。我是昨天到了家乡才知道,王新妹从个人爱好上升为艺术创作,记录了我们东田村的历史变化,反映了东田村的生活面貌,又创办了影上书房。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在起作用。我们家乡有著名的文化名人矛盾、丰子恺,我相信,今后还会涌现出更多的人才,科技人才,文化艺术人才,各种人才。当年全村只有我一个大学生,现在大学生不稀奇了,留学生、硕士生都有了。这就是文化基因发扬光大。
我年纪越大,乡情越浓,乡愁越浓。家乡的事总在我脑子里浮现,很多小事历历在目。比如——解放前我在崇福上小学,路途很远。一位大嫂看到不能走远路,就留我在她家住了一个晚上。我上大学要打个证明,当时东田村干部二话不说就把证明开给我了。更不要说,沈玉兴的奶奶是我干娘,我每次假期回来都到他家,玉兴奶奶都把好东西留着给我吃。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感恩家乡!感恩乡亲!感恩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祝愿东田村更加富强、更加美丽、更加文明,迎来*金的的新时代!
影上书房,创办于年,作为一家非营利公益图书史料馆,致力于收藏摄影图书。馆藏的余册中外图书,涵盖国内外艺术史、摄影史书籍及众多摄影家画册。
一年一度的中国摄影图书榜在这里诞生并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包括高校青年摄影教师研修计划、艺术家驻馆计划、摄影书籍展览及出版计划等。
馆长王新妹认为,任何文化都需要有载体来传承,摄影图书的记录和展示功能恰恰使之成为一种合适的文化载体。影上书房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帮助下,探索出一条中国摄影文化生态的独特发展道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