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点击上方五千年演义免费订阅
相传刘伯温从小好学,聪敏过人,曾一条妙计救乡亲。
十岁那年他的家乡浙江青田县(今文成县)一带遭遇旱灾,粮食歉收,百姓交不出赋税。县令不但不如实上报灾情,反说百姓抗交皇粮,意图谋反。皇帝遂要中书省派官员前往当地查访核实。
却说豪绅地主因佃户不交租,正心急如焚,如今见皇帝派人下来,个个喜出望外,连忙请客行贿,谎报乡情,说什么这一带刁民为非作歹,对抗朝廷。他们还把交不起田租的佃户统统列为土匪,造了一本厚厚的花名册。刘伯温的父亲刘爚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暗想,这名册一到京都,不就要人头落地吗?眼见穷乡亲大祸临头,怎好坐视不救。可他想来想去却想不出个好法子,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刘伯温见父亲一连几天愁眉苦脸,不顾人小立即献策,刘爚听了之后思忖半响,也别无他法。几天后,朝廷官员来到刘伯温的家乡。
刘爚装着十分热情地样子,硬是把那官员让到家里,先是敬茶,随着又摆上丰盛的酒饭。席间,他特地叫儿子出来一同陪客。那官员见刘伯温面白唇红,知书习礼,益发高兴,左一杯,右一杯,不大一会儿就喝了个烂醉如泥,被刘伯温父子抬到了床上。趁那官员昏睡之际,刘伯温父子和几户邻居一起,先放火点着了附近的一处破草房。火势很快蔓延到刘爚家。看看将要烧到客房,刘爚和一个邻居一下子跃进火海,推开房门,背起那官员就往外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那官员从沉睡中惊醒过来。他睁开惺忪睡眼,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待到惊魂稍定,他猛然想起了花名册还在里面,正挣扎着要闯进去取,忽听??“呼啦啦??”一声巨响,整座房屋倒塌下来。那官员失去了花名册,也来不及补救,只好如此回去复命,刘伯温一条妙计,救了穷乡亲的命。
出山
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闻知刘基(刘伯温)及宋濂等人学识渊博,于是不惜钱财,予以招用,起初刘基坚决不答应,后经总制孙炎两次写信邀请,刘基才决定出山。到了应天,刘基陈述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马上命人建造礼贤馆让刘基等居住,荣宠备至。
朱元璋曾向刘基询问征战之计,当时陈友谅正攻陷太平,谋求东下,势力发展甚速。朱元璋的下属,开始出现动摇的局面,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往钟山,只有刘基瞪着双眼不说话。朱元璋便将他召入内室,刘基愤然说道:??“主张投降或逃走的,应该斩首。??”朱元璋便问:??“先生有什么计策???”刘基回答:??“陈贼气骄,待其深入,伏兵拦击,将其打败,这很容易啊。天道轮回,后来起事的会取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就在此举了。??”朱元璋深受鼓舞,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引诱陈友谅*,取得了胜利。朱元璋以克敌之功赏赐刘基,刘基辞谢不受。
不久,陈友谅*又一次攻陷了安庆,朱元璋打算亲自率*征讨,以此询问刘基,刘基极力赞成,于是朱元璋率*進攻安庆。从早晨一直到暮色降临,仍未攻下,刘基请求速趋江州,直捣陈友谅的巢穴,于是全*西上。陈友谅始料不及,只得带领妻子儿女逃往武昌,江州遂降。其龙兴守将胡美派他的儿子前来表示诚意,请求朱元璋不要解散他的部队,朱元璋面有难色,刘基从背后踢床暗示,朱元璋顿时醒悟,应允了胡美的要求。胡美投降后,江西诸郡全被攻下。
刘基丧母时,正值战事紧张,所以一直没敢说,直到这时,才请求还乡为母亲举行奠礼。朱元璋多次写信到刘基家中,询问*国大计,刘基逐条地详细作答,均能切中要害。不久,刘基返京,朱元璋正要亲自率*支援安丰,刘基劝说道:??“汉、吴都在伺机進攻,我们现在不可轻举妄动。??”朱元璋不听,而陈友谅知道后,乘机率*围攻洪都,朱元璋这才说道:??“我没听你的意见,险失大计。??”
一次,朱元璋坐在胡床上督战,刘基随侍身旁,忽然跃起大呼,催促朱元璋赶快转移到别的船上去。朱元璋仓促转移到另一小船上,还未坐定,飞炮便将他原来所乘御船,击得粉碎,站在高处的陈友谅见御船被毁,大喜,而朱元璋所乘之船只進不退,汉*都大惊失色。当时湖中战斗相持了三日,未决胜负,刘基请求移*湖口,以扼住汉*出口,在金木相克的这一天,与陈友谅*决战。结果,陈友谅战败,在逃跑途中毙命。
吴元年(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上奏制定*卫法。当初确定各州粮税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惟独青田县除外,太祖这么说道:??“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
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现在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便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畏惧刘基,遵纪守法。
刘基妻亡,刘基请求告辞还乡。太祖正在营造中都,又积极准备消灭扩廓。刘基临走上奏说:??“凤阳虽是皇上的故乡,但不宜作为建都之地,皇上万万不可轻视。??”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扩廓逃往沙漠,从那时起一直成为边患。这年冬天,太祖亲自下诏,叙说刘基征伐之功,召他赴京,赏赐甚厚,追封刘基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并多次要给刘基進爵,刘基固辞不受。
后来,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却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
后来,李善长辞官,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无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象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做不到。??”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又说道:??“这样看来,只有先生你最合适做我的丞相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目前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刘基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料事如神。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经常与人发生冲突。隐居山中后,只是饮酒下棋,从不提起自己的功劳。县令求见,避而不见。后来县令便穿着便服,装成乡野之人去拜见刘基,刘基当时正在洗脚,便让堂侄将他引入茅舍,以*米饭招待。县令这时才告诉刘基:??“我是青田知县啊。??”刘基大惊,马上起身称民,然后谢罪离去,终不相见。
回忆从前,朱元璋很信任刘基,对他委以重任。每次召见刘基,都要避开他人進入内室,单独与刘基长时间密谈。刘基自认为自己得不世之遇,所以在太祖面前知无不言。每到紧急危难的关头,刘基总是勇气奋发,计策立定,人莫能测,闲暇之时,便敷陈为王之道.而太祖每次都洗耳恭听,常常称刘基为老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并说:??“你就是我的张子房啊。??”又说:??“老先生多次以孔子之言来劝导我。??”所以,太祖与刘基的帐中秘语,世人所知不详,而世间所传为神奇的,大多是一些阴阳风水预测之说,并非刘基学术的全部。刘基的文章气势浩大而奇妙,与宋濂同为一代宗师,他的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犁眉公集》等流传于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