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功夫七先学做人,再求 [复制链接]

1#

作者简介:马世琦,尚派形意拳传人,11岁师从北平国术馆副馆长许笑羽弟子文肇楠先生学习形意拳,21岁由文先生推荐至陈子江、王茂斋高徒关秉公先生处深造,学习尚派形意拳和吴式太极拳,并得韩来雨先生传授式太极拳。22岁开始教授形意拳至今,弟子遍及中外。

本文原文“关于中国武功之管见”,曾在《全球功夫网》杂志上连载

配图:先知不如先行

(接上文)

先学做人,再求真功

这句话听起来很愚腐,与现代思想格格不入,但你求的是传统文化,如果为了演戏挣大钱,只要拼命练套路就可以了。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先学一些长拳套路和基本功,文先生反复强调“练武必须修德,有德者必有得”,直到16岁时才让我学站三体势。当时我见过文先生的许多师兄弟,我对他们都很敬畏,同时也获益匪浅。

修德先学能舍、不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易懂难行,贪念难舍,对身外之物极力贪求,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这种心态,练习桩功必然不能心静,烦燥不安,难以坚持,如果能做到敬天敬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兄友弟恭,夫妇和顺,存仁义,有诚信,这样先会做人,自然合于道。

二十四孝之“孝感动天”

我们不仅能舍身外之物,自身固有的东西也应舍,包括偏见、错误认识都要舍,在技击实战中,如不能舍,必是以力相争,如你仅有百斤力,全力拉我,我随之跟进,不但不对抗,反而顺你力的方向再加很少的力,取胜易如反掌,如你推我,我仍退让,能做到舍己以从人,才是功夫。

对抗就是争,是以力求胜。我们反复讲水,也是象水一样不争,例如,你用力推水,水顺你力的方向而进,你的手背后面,水随之而进,决无一点空隙,如果你能练得似水之柔,则可调动全身的力聚于一处,发力整,速度快,你的力就像海浪一样,不可抗拒,正如“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势不可挡,这里讲“舍力”是舍拙力,内力是由舍拙力而不求自得,做人如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求道不止,锲而不舍,总有一天会开悟。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诚能悟道,中国传统文化就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要只把几千年前的便盆尿壶视为珍宝,其实无形的文化遗产也是无价之珍。“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难得之货是有形之物,故可盗;无形之物则不可盗。

我国称为中华,一个“中”字恰合于道,因此我们的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儒家尚“中庸”,道家讲“守中”,佛家倡“中道”,经云:“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练内家功法,一定要守中,调形时百会与会阴一线贯穿,与地垂直,做到“守中”、“放松”、“虚空”,只有能舍才能做到,才是真正的身心享受,方可健康长寿,健康长寿非身外之物,然而要获得也不容易,须修到无我,这要下多年功夫。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人能后其身即是舍“我”,即是不争。荀子说“积德积善是成就一生的根本”。

站桩充分体现了“守中”对健康的意义

我国有许多名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些人师颇有创造性,由五行拳之五行演绎出劈拳属金,金克木,崩拳属木,木克土……如此对练,如循环之无端,不可穷也。其实五行拳只不过是手脚齐到,以气帅形的训练方法,如以五行练法为实用方法,实在太困难了,曾见一位“大师”在电视上讲解十二形用法,讲蛇形时以右手挑对手右腋下,对手应声飞起,我自愧不如。我少年时听师父、师伯论拳,讲到“千斤不压梢”,“千斤”不是指千斤力,是钓鱼钩下面的铅坠名千斤。如我们把臂伸直,不要说用手挑飞一个成人,就连婴儿也挑不飞,所幸“大师”的徒弟会飞。我见过一个外国人,学日本功夫,学韩国功夫,学“先天”八卦,再学“后天”八卦,八卦掌只有三盘功,而这个外国学生学四盘,完全下蹲,艰难地一圈一圈的转,转到最后,两膝都要做手术,十分可怜。我这样议论肯定是口德有失,必遭众人唾骂,但我非常同情那些刻苦求学的年轻人,我亲眼见到过练八卦掌、练形意拳的患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希望求学者能够明白我上述的肤浅见解,也希望大师们爱惜求学者,以真功传授,因时间对有些人是金钱,对有些人则是生命,大师们能舍真功,对自身修为更为有益。莫误人自误!

说到最后,其实只有四个字——顺乎自然。

(全文完)

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内功养生文化。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